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型综合医院科研公共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医院中临床科室与实验室和科研院所是运用科研公共平台的三大主体,科研公共平台是由这三大主体衍生出的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为了提供适用的载体以服务于科技类公共活动和行为。该文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公共平台建设及作用为例,探讨其在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具体作用,以期为医院及各科室及实验室,科研院所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服务。
  [关键词] 科研;公共平台;实验室管理;大型综合医院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2(c)-0112-03
  [Abstract]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laborator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hospitals are the three main bodies that use the public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public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s a technology-based public service product derived from these three main bodies. Its functions and effects are mainly for appropriate carriers ser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 activities and behavior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nstruction and role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c platform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explores its specific role in integrating innovation resources, cultivating innovation subjects, and improving service capabilities, providing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services.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c platform;Laboratory management; Large general hospital
   目前隨着一些新的医疗应用技术及高精尖设备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广泛应用,综合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实验室建设是保障医院医疗、教学、科学研究进展的最基本要素,实验室基础条件的优化与改善成为综合型医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备工作。搭建一个高水平的科研公共平台,已成为综合型医院发展的趋势。这对增强综合性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将以该院科研公共平台建设为例展开探讨。
  1  综合医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1.1  设备管理相对分散封闭
   大部分综合性医院的实验室都由科室或学科牵头而设立,即因学科需要而组建而成,实验室归属于科教研室管理。这种模式导致实验设备管理差、重叠设置,仪器设备无法全院共享、实验工作缺乏专业指导,管理薄弱对仪器的保养维护不够等。部分科室及实验室在设备购置时追求高、精、尖,且相互攀比,但很可能在实际工作中设备使用频率低,更有甚者连部分功能都没开发出来,这就会导致全院实验室的建设成本增加,造成财、物浪费,实验室的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1.2  缺乏结构合理的实验室人员
   目前综合性医院的实验室大多由一些非专业人员管理,这些非专业人士通常被看作为“教学辅助相关人员”,工作累、待遇低、常年实行坐班制。这些管理人员往往仅负责实验室的卫生、设备使用管理、以及实验室的开放与关闭等工作,医院没有形成一套行而有效的人员培训考核规章制度,使大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这样会导致部分实验工作缺乏专业指导,实验人员只能自己在一次次失败中摸索前进,可能会影响科研课题的进展,严重阻碍了课题的开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阻碍了医院医学教研的全面提高。
  1.3  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经查阅,该院实验室管理文件拟定于2013年,发现实验室准入门槛低,缺少过程监管评估。实验设备完好率较差,使用记录不完善,文件保管不齐全,综上原因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离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验室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4  人员梯队结构不合理
   受传统实验室旧的管理体制的影响,许多综合性医院及科研院所的实验人员在整体教学队伍中的地位相对低下,在实验人员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业规划发展等方面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一部分有能力有技术的实验人员纷纷离开工作岗位,而一部分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不愿意投入到实验室岗位上来,甚至还有部分领导的裙带关系都被安排在不需要资质的实验室工作,使实验教师的队伍成为“水货”。
  1.5  信息资源封闭,缺乏网络建设
   该院缺乏实验室的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封闭,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可开展的项目、可提供的技术、实验室的地点及开放时间等都无从得知,资源无法整合与共享,降低了仪器的使用率。
  1.6  标本库规模小而散
   目前该院的标本库主要是由各个科室或者各个导师主持建立和管理,普遍存在规模小,缺乏规范、统一的标本收集、管理和使用流程,无法将宝贵的临床标本资料加以高效利用,甚至付出相当的代价储存废品。   2  科研公共平台的建设及管理
   科研公共实验平台相比其他医院的普通实验室,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公共”二字,特点在于开放性,为全院员工以及全校员工所服务,其服务的涵盖面包括医教研所有涉及人群,因此平台的规划设计目标需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科研公共平台应作为一个业务部门单独建制,集中管理,建设内容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2.1  硬件建设
   依托该院新科教大楼的建成,对科研公共平台场地进行的统一规划设计,实施集中管理制度。构建以公共中心实验室为主,各个专业实验室为辅的实验室分布新格局。该院大型、贵重、精密、前沿的实验设备应安置在科研公共平台提供的场所集中管理使用。对于价格低廉且常用的实验仪器,如小型离心机、烘干机、高压蒸汽灭菌机等,可由各个专业实验室自行配置,这样可以避免公共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过多,占用空间,浪费人力的弊端,又可以缓解部分专业实验室经费紧张的困难。还应在科研公共平台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面向全院的冷链和标本管理系统,以改善目前规模小、缺乏规范的使用流程,避免将宝贵的临床标本资料变为废品。
  2.2  软件建设
  2.2.1 网络化建设及实验操作资源的共享  在医院科研网站上建立服务平台信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可开展实验项目、提供的技术服务、实验地点、开放时间、联系方式、大型精密仪器预约系统、收费标准、相关规范制度发布、问题意见反馈、培训等,可供本院及外院人员在线了解实验室的概况、进行网上预约查询。网络化建设还包括实验操作资源的共享,包括涉及各类专业、不同学科实验内容及原理讲解的学习课程、学术交流、学术探讨、实验改进、实验室安全培训、入室培训等提供捷径。
  2.2.2 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在组织构架上,依托新科教大楼的建成,成立该院科研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分管科研的副院长兼任,副主任由科技部部长以及分管科研的院长助理兼任,委员包括部分院级科研专家、公共平台负责人、国资科代表、人力资源部代表等。科研管理委员会要建立明确的科研公共平台的制度及程序,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及任务。科研公共平台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一般技术人员三部分组成。应明确实验平台中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在协同一致的基础上,各司其职,专、兼职身份明确,分工明确。行政管理人员与医院人事处合作,科研公共平台工作人员将根据学历、专业、职称等统一进行工作安排与组合。定期对平台的工作量进行统计汇报,高级技术人员要负责科研带组,带领平台其他技术人员申请课题、指导设计实验方案、撰写SCI论文等。一般技术人员负责科研实验准备、实验技术操作、承担项目或者课题中的实验任务,仪器的调试和维护,人员的培训等。
  2.2.3 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完善科研平台的管理  科研公共平台采用注册制度:实行严格的科研公共平台注册制度,对公共平台出入严格管控,以解决部分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因为责任意识不强,安全操作意识及公共卫生意识差,不遵守实验原理和操作规程所导致的整个实验环境杂乱无序,实验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注册内容包括:指导教师、起止时间、实验需使用的仪器等。出入公共平台的人员需佩戴有照片的胸牌,标明其所在科室及个人身份,离开平台时必须归还。新进的研究人员注册后必须进行公共平台规章制度学习并通过考核才能使用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考核的形式:申请培训和考试后,在网络系统中自行学习,之后参加实验室平台管理系统的网上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正式进入平台参加实验工作。对于违背相关规定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应按相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处罚是最好的教育。
   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管理制度:对于中心实验室某些价格昂贵,需要一定操作经验及技术的大型精密仪器,如流式细胞仪,应由专人管理,并进行日常维护,调试使用、培训试验人员。精密、大型实验仪器使用前应提交书面申请并参加培训,研究者提交书面申请后,应进行预约登记,在主要负责人的指导和监督下正确完成首次操作后,方可独自操作。试验完成后,要及时在该仪器使用记录本上登记使用日期和时间、仪器运行情况、使用人具体信息。所有公用试剂均實行集中放置、统一管理,使用试剂时要登记使用者的姓名和日期,确保试剂在有效期内有效使用。所有公用试剂均有备份,初次使用者要向实验室科研秘书报备,以便及时进行调整补充。
   公共平台安全管理制度及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及电器的操作,要有标准的操作流程(SOP)要严格按照SOP执行;强酸、强碱、剧毒药品、致突变试剂等危险品,必须实行双人双锁专人管理,使用时要在合规的实验区域内进行操作并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剩余试剂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处理;实验室内安装安全防护设备并备有应急预案;实验室安装灭火器材,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引入“5S”管理理念。5项活动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整理”是指清楚工作区域中的不必要物品;“整顿”是指对工作区域合理规划和布局;“清扫”是指清除脏污;“清洁”是指保持工作环境、设备清洁;“素养”是指坚持上述活动,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个人品质。
  3  结语
   医院作为创新主体,是资源共享体系中最重要的利益主体,综合性医院所拥有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是服务性科研公共平台的重要资源供给者。通过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科研管理平台,使医院现有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得到了充分、均衡、有效利用。科研公共平台为该院的科研场地配置、科研设施集中管理、科研数据搜集整理、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等提供了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创新保障,改善了临床创新环境、优化了创新资源的品质、降低医院的科研创新总成本,促进该院科研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提高该院的人才建设和学科建设水平,为学科冲A提供平台支撑。
  [参考文献]
  [1]  温镕博,李松声,何林峰,等.依托信息化网站的医学公共实验室标准化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7):137-140.
  [2]  吴舒雅.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探究[J].科技风,2019(21):37-38.
  [3]  王颖梅.浅谈高校大型仪器平台建设与共享模式构建[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2):102-105.
  [4]  樊冰.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2):3228-3330.
  [5]  陈宪明.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1-23.
  (收稿日期:2019-1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