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德困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由于性格特点、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中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德困生,即指一类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品德素养较差的学生,是最令教师感到头疼的学生,也是最需要教师给予关爱的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德困生的基本前提,只有在学生感受到教师满满的关爱而非满满的敌意时,德困生才会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导,积极改进。本文将通过结合笔者个人的转化德困生经验,谈谈在关注德困生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小学 德困生 师生关系 策略
  不良习气、无视纪律、态度恶劣……由于德困生展现出了种种品德问题,有些教师在教育他们时都主要采取责骂、批评的方式。然而,这样的方式往往不能起到转化作用,从而导致许多教师在多次对德困生感到失望后也就放弃了对德困生的转化,停止了对德困生的关注。因此,为了帮助德困生改正错误的观念,教师应当采取“爱与宽容”的政策,才能够在德困生转化过程中坚定学生的信心,也坚定自己的信念。[1]
  一、爱心是路牌,用爱引导德困生走向正轨
  “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充满爱的氛围,德困生的思想转化也离不开爱的催化。既然长久以来的苦心说教、批评指导在德困生身上体现的作用都微乎其微,教师就应当开始思考,这一传统的转化方式是否仍旧适用。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不大,却往往经历过了许多事情,他们的内心情感较以往的学生也变得更加复杂且脆弱。因此,教师在帮助德困生改变观念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持着“爱”的理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判断,继而规划出合理的转化计划,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慢慢引导学生走回正轨。
  那么,如何具体实践“爱”的理念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始终保持耐心、客观与理解。[2]
  1.教师要有耐心
  德困生的转化与世上的大部分难事相同,不是努力就一定能立马看到成效的。在转化过程中,教师经常能够遇到顽固不化的学生、半途而废的学生,仿佛自己已经用尽了爱心,也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放弃,是许多教师在教导德困生时失败的一大原因。因此,教师应当坚定自己的信念,保持对学生的耐心,积极寻找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坚信只要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用苦良心,在拯救一个堕落的孩子的任务面前,教师不应该轻言放弃。
  2.教师要能客观
  在面对德困生时,教师往往带着主观色彩去评定学生的行为,即在教师心目中,德困生就是品行不端的学生,无论他们做什么事都应该受到批评。许多学生也因此变得厌恶会冤枉自己的老师,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因此,教师在面对每一位学生时,都应该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思考,该鼓励的鼓励,该批评的批评,不可一味排斥德困生,这才有助于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形成。[3]
  3.教师要会理解
  只有设身处地地为一个人着想时,才能够为他提出有效的建议,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对于德困生而言,他们有的是被家长娇惯出了坏性子,有的是因为自卑心理而急于表现自己,每一位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那么,教师在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处境,继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才能够帮助学生逐渐走出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上文提到的第一類学生,教师应当积极与家长沟通,从学生家长方面切入开展教化学生的工作。而对于第二类学生,教师就应该寻找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从根本处入手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自信心,并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采取各种方法来鼓励学生。
  二、形式要多样,用心开展德困生转化教育
  对于一些德困生而言,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认为自己没有天分,但他们往往喜欢体育、文艺类活动。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活动中入手,来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品质观念,再慢慢走入学习的道路中。例如,对于喜欢打篮球,经常为了打球而逃课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与体育教师沟通、交流,可以在课后开展篮球俱乐部、篮球训练营等拓展活动,并推荐该生参加。在篮球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鼓励学生,从而使他们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促进师生友好关系的建立。潜移默化中,也帮助他们建立了自信,形成热爱运动的精神,从而感受到坚持、努力带来的巨大收获,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观念。再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方面也建立自信,付出努力,感受收获。
  三、鼓励要及时,用肯定激励德困生逐渐转化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对于小学生而言亦是如此,家长、老师的鼓励能够对他们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鼓励下,学生也会更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来往,从而在与教师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与交流,解决自己的疑惑,改正自己的缺点。因此,教师在开展转化德困生的教育活动时,可以定期记录每一位德困生的相关情况,记录他们在每个周期中进步的点滴。在班会课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记录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德困生。在听到表扬自己的话语时,德困生就能够感受到到正确的德育品质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有多么重要,也帮助他们坚定继续转化的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学习德育相关知识,愿意同教师及时沟通。并且,通过这样的记录与表扬,能够让德困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关爱,来自同学的认可与鼓励,能够让他们在良好的关系、“爱”的氛围下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4]
  结语
  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他人耐心、宽容、理解的对待,没有人会为了得到批评、得到责骂而每天拼命闯祸,对于德困生来说亦是如此。因此,小学教师在转化德困生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注意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通过给予学生“爱”的关怀,耐心、客观与理解的对待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通过给予学生合理、有针对性的转化途径,来帮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通过给予学生密切的关注与及时的鼓励,来帮助学生建立转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自主自愿、积极主动地配合德育转化活动的开展,从而纠正学生过去错误的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品质观念。
  参考文献
  [1]刘玉芝.时光不语静待花开——探究德育工作途径之“实践育人”[J].名师在线,2019(25):44-45.
  [2]罗昊.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才智,2019(21):116
  [3]徐海红.墙上的斑点心底的斑斓——例谈学校、社区、家长三位一体化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7(Z1):96-97.
  [4]杨建英.让爱为学生撑起一片艳阳天[J].世纪桥,2011(21):107-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9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