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学生礼貌语语用失误看汉语课堂语用能力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礼貌是制约语用的重要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留学生由于缺乏对汉文化礼貌特征的了解而常常出现表达不够得体、让人感到“无礼”的尴尬状况。留学生礼貌语语用失误主要是由母语文化负迁移、汉文化礼貌原则未内化、文化认同矛盾三个方面造成的。课堂教学是培养留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渠道,我们要做到:以语用学理论为指导,以点带面,找准语用教学的切入点;融会贯通,语料展示与语用知识介绍相结合;学以致用,交际性训练不可少;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礼貌语;语用失误;语用能力培养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4.02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4—0095—04
语用失误指的是交际双方在交流中,说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听者所感知的意义并不相同,进而产生交际障碍或引起误解。这一概念由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首次提出,其在1983年发表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将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主要体现在语言本身,即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对语言符号和结构理解不同造成的失误;而社交语用失误则是由于礼俗习惯和文化心理不同造成的,说者在遣词造句上即便完全正确,也会因其言语行为违反了某些交际准则,而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礼貌是制约语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礼貌语,是维持交际者之间友好、和谐关系的基础,也是达到最佳交际效果的保证。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他们对礼貌的理解不同,对汉文化礼貌规则也一知半解,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言表达也日趋流利,但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常常出现说话不合时宜,表达不够得体,甚至让人感到“无礼”的尴尬状况,这充分说明,对外汉语课堂中系统有效的语用教学迫切而必要。
一、汉文化礼貌特征
文化不同,人们的交际行为和礼俗规范也不同,有关礼貌语言的文化特征西方有系统而又完整的一套理论,如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威胁论”等。这些理论并不能解释和指导中国文化的交际行为,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中国文化交际实践,归纳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礼貌特征。顾曰国在1992年发表的《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五条礼貌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毕继万通过语用调查研究,认为中国文化礼貌具有四点特征:自谦尊人、相互关切、互相体谅、以诚待人。前人的归纳为汉文化礼貌特征的概括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虽然学者和专家的概括不尽相同,但汉文化礼貌特征离不开这几个标签:“谦虚”“守礼”“体谅”“正己”。“谦虚”是中国文化礼貌的核心,指的是做人要谦恭、谦和,尽量放低姿态给予对方最大的尊重;“守礼”就是彬彬有礼,注意自己在交际关系中的身份和地位,说话力求文雅、委婉;“体谅”就是宽容厚道,多为他人着想,处处显示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照;“正己”就是要严于律己,时刻端正自己的言行,由内而外做到礼貌待人。
汉文化礼貌特征与礼貌准则的归纳总结为我们正确使用礼貌用语、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进行语言文化教学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标准。
二、留学生礼貌语语用失误分析
留学生礼貌语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文化负迁移导致的失误
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各自遵守的礼貌原则也不相同,他们在中国学习、生活,与中国人进行交际,努力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但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无时不在。使用汉语时,他们常常会不自觉地使用与母语文化接近的表达方式,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感谢一位替大家服务的同学,他客气地应答:“这是我的荣幸。”这句话显然是西方普遍使用的“It’s my pleasure”的汉语翻译,但在汉语中却很少以此作为对感谢的应答语。在食堂遇到正在吃饭的中国朋友,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的留学生总是热情地打招呼:“祝你好胃口”,而这种情境下中国人更多的是说一句“吃饭呢”或“慢慢吃”。初次见面时,中国人的问候语一般比较简单,说句“你好”,然后简单寒暄或交谈,突出对对方的尊敬和关切即可,而欧美留学生常常会加上一句“认识你很高兴”,日本留学生则会说“请多多关照”,这些表达都是受了母语文化的影响,如果学生不去有意识地学习和调整,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需要调整自己的文化态度,以适应汉语言文化环境。但不管他如何调整,总是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主,以汉语言文化为补充,直到他们被汉语言文化所同化的那一天,才会彻底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二)汉文化礼貌原则未内化产生的失误
至今汉语教学领域一直未形成系统而有效的语用教学体系。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论处理词汇还是课文,都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对语用的关注,特别是礼貌原则的介绍简单而随意,教材中涉及到的打招呼、请求、致谢、称赞、致歉、拒绝等礼貌语言表达方式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这种情况下,留学生往往对汉文化礼貌原则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难在头脑中构建出完整的语用知识系统。另一方面,留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化,有一个从感知、了解到接纳、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终极目标便是知识的内化。留学生需要通过反复模仿、练习、实践,将与中国人交往所必需的礼貌原则与自己原有的观点、准则、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身内在的一部分。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愿意接受到真正内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而留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产生种种语用失误在所难免。
比如,一位剛果同学在课堂上展示妈妈制作的小工艺品,老师和同学纷纷称赞做得漂亮,这位同学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显然她已经了解到中国人重视“谦逊原则”,单纯地表达谢意以接受赞美会让人觉得不够谦虚和礼貌,于是便选择使用婉拒称赞的表达方式。但是,她并未考虑到礼貌行为实施的合适性条件,中国有尊老的文化传统,当称赞对象是自己的长辈特别是父母时,接受称赞并表达谢意则显得更为得体。又比如,中国人在送客时一般会说“慢走”“路上小心”,而留学生并未理解其中的关切之情,误以为中国人做什么都喜欢慢慢来,所以将送客的客套话变成了“您走慢一点儿”。产生这样的语用失误主要还是因为留学生对汉文化礼貌特征以及中国人社会文化心理并未充分理解和真正内化。 (三)文化认同矛盾造成的失误
还有一种语用失误,并不是因为留学生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和礼貌原则,而是在他们完全自知的情况下出现的“主动失误”。作为成年人,在母语文化的潜意识作用下,留学生对汉文化的某些礼貌原则和特有表达方式有一定的认同距离,这种文化认同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语用失误的出现。以泛亲属称谓的使用为例,中国人习惯将亲属称谓引入社交场合,对相识者或陌生人都喜欢使用“大哥”“大姐”“阿姨”“老大娘”等称呼来拉近彼此距离,表示友好。而大多数留学生对此都表现出较低的接受度和适应度,他们往往有意回避泛亲属称谓的使用,采取零称谓的方式来开始交际。
三、汉语课堂中的语用能力培养
传统汉语课堂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师的讲解重点往往在词汇和语法上,有时会涉及到某些语用知识,有的教师也会帮助学生修正一些语用失误,但课堂上很少会对某种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这样的模式无法切实提高留学生的语用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留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渠道,我们要以语用学理论为指导,改变传统汉语课堂重语法轻语用的做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增强学生语用意识、提高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点带面,找准语用教学的切入点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无论教材编写者如何定位,教材内容中或多或少会涉及到语用知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有跨文化语用教学的敏感意识,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以点带面,精心选择适于该层次的语用教学内容。例如,《新实用汉语课本》第3册《礼轻情意重》一课,课文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中外学生的对话,展现了中西方授礼习俗的不同。教师在教授该课时,一定要抓住授礼习俗这一切入点,设计相应的语用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人在赠送礼品、接受礼品时的礼俗规范、表达方式以及中西方的礼俗差异。有的教材偏重语言知识的介绍,涉及交际性文化的部分一点而过,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适当补充学习材料。
课堂内外,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中,也可以找到语用教学的切入点。留学生来到中国,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由陌生到逐渐熟悉,相识者或熟人之间见面必然会打招呼,留学生最常使用的是“你好”,而中国人往往只对不熟悉或刻意保持距离的人才使用“你好”作为招呼语,熟人见面更多的是关切式地就事问事:“出去啊”“才回来啊”“擦车呢”……以此表示关切之情。对于共同学习汉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老师和同学,见面时再用“你好”未免会让人觉得生分和不够得体。而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关心式招呼语“去哪儿啊”“干吗去了”或者没话找话似的大实话“买菜呀”“散步呢”也表示不能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介绍中国礼俗文化中招呼语的使用特点,并带领学生比较不同文化招呼语的差异,探究其隐含的文化信息。精心选择语用教学切入点,以点带面,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语言文化知识,也提高社交语用能力。
(二)融会贯通,语料展示与语用知识介绍相结合
找到语用教学切入点后,教师接下来应准备好需要展示的语料。从教材涉及到的例句或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发生的语用失误入手,教师以此带出与该言语交际行为相关的语料信息,向学生做出较为全面的展示。语言材料的选择要真实且具有代表性,要能展示日常交际中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语境的敏感度,提高语境识别力。仍以“打招呼”为例,教师搜集现实生活中、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例子,以文字或音、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些语料必须包含以下几种类型:1.普通问候型招呼语,如“你好”“早上好”“早”;2.询问型招呼语,如“吃了吗”“上课去啊”;3.评论型招呼语,如“起得真早啊”“扫得真干净”“这么晚才回来啊”;4.称谓型招呼语,如“杨校长”“宋老师”。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与这些招呼语相伴随的身体语言,如点头、招手、注视等。通过语料展示并结合自身经验,留学生对汉文化招呼语有了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这时教师要进一步讲解与此相关的社交语用知识和深层的文化根源:1.打招呼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是说话人肯定自己与被招呼者之间的关系、愿意与对方交往的一种礼貌表示;2.根据交际双方身份和关系的不同,招呼语使用亦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对长辈、平辈、陌生人、熟识者使用不同的招呼语和招呼策略;3.中国人重视礼貌,即使无事,遇见熟悉的人也要打招呼,不打招呼是失礼的行為,有时单纯的称呼语也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4.汉语中,询问型招呼语使用频繁,这种招呼语重在关心,充分体现了汉文化中“相互关切”的礼貌原则。
介绍语用知识时,除讲解以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对比、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中外文化差异造成的礼貌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理解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有实例,有理论,有分析,有归纳,语料展示与语用知识介绍相结合,让留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三)学以致用,交际性训练不可少
在充分介绍相关的语用知识后,教师需要根据语用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情境,借助情景会话、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交际性训练,这是一个帮助留学生从理解到输出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实现语用知识向语用能力的有效转化。仍以“打招呼”为例,教师可设定不同交际场景,让学生根据人物关系选择合乎语境的招呼语,通过角色扮演完成情景会话:
1.你是一名大学生,早上在去教室的路上遇见了认识不久的中国同学小张;
2.你在食堂看见了正在吃午饭的听力课孙老师;
3.你迷路了,想找路人问问,迎面走过来一位中年妇女;
4.你弄丢了校园卡,去办公室找工作人员补办;
5.你是一名公司职员,在办公大楼的走廊上,你看见了人事部赵部长。
交际情境的设计要具体、真实,尽量贴近现实生活,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入境体验,积极思考。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根据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熟悉程度等因素调整语用策略和表达形式。为增强代入感,教师还可以利用背景布置、图片、PPT或其他多媒体手段,营造相应的语境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交际性训练中,反馈环节至关重要。学生按要求进行会话表演后,教师要适时进行评析,评析者也可以是作为观众的其他学生。首先要肯定表演者语用得体的地方,同时还要结合学过的语用知识探讨是否还有其他合理的表达方式,认同答案的多元化;其次要剖析语用中存在的不当之处,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并纠正语用失误,寻找恰当的交际策略;最后还要适当关注实际交际活动中伴随语言存在的点头、对视、微笑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得体运用。
(四)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的言语行为作为主要方式的一种交际活动,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除了讲解汉语言文化知识、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外,还要组织教学、进行课堂管理,其中涉及到一系列的言语行为,如打招呼、指令、寒暄、感谢与应答、道歉、提问、评价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时刻树立礼貌教学意识,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传达得体的表达方式,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无形中习得礼貌用语,间接促进语用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走进教室后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早上好!”“你们来得真早啊!”接着寒暄几句: “周末过得怎么样?”“今天天气真不错!”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能展示相关的日常交际用语。如果我们把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的语用教学称为显性教学,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言语行为,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供语用输入的方式,就是一种隐性教学。隐性教学是对显性教学的有益补充,对外汉语课堂是教师与留学生交流互动的主要场所,汉语教师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的言语行为间接传递了语用信息,是留学生主动模仿学习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四、结语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汉文化中谦逊守礼、严于利己、宽以待人的礼貌特征,影响了中国人的礼俗习惯和交际规则。这些对本民族来说习焉不察的规范,却最易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因而语用教学对于汉语课堂意义重大。广大汉语教师要树立语用教学意识,丰富语用学知识储备,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切实提高留学生语用能力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04).
[2]毕继万.“礼貌”中的文化特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6(01).
[3]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03).
[4]施仁娟.对外汉语课堂语用教学探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5]王帅.汉语语用教学探索——以“请求”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6(01).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Chinese Class Based on Overseas Students’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 Language
WANG Duan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Liaoning 116044,China)
Abstract:Politeness is a significant constraint factor to pragmatics. Lacking awareness of “the feature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culture, overseas students would be in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such as making improper and impolite expressions. Overseas students’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 language is caused by three factors, mother language negative cultural transfer, non-internalization of politeness principle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ure identity conflicts.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ost helpful approach to develop overseas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The teachers should locat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n pragmatic teaching ,combine language material and pragmatic knowledge introduction and identify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apply them to broader areas by using the theory of pragmatics. Also, the teachers should set a good example in practicing what you learned and social language training.
Key words:polite language ;pragmatic failure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責任编辑:周海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2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