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三教”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薛东亮

  现代学徒制强调岗位育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设双向实训基地,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高度契合,学徒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并最终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注重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双元育人,是一种符合当代职教发展规律、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教法和教材的改革。“三教”改革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二是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式;三是要在教材中引入典型的企业生产案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笔者以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详细探讨一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三教”改革实施意义及路径。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做法
   经过前期申报,2017年8月,河南信息工程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与河南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制订了《基于物联网应用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任务书》,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管理及实施机构,校企双方达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实现了招生招工一体化,签订了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协议,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教学中予以实施,还制订了部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师傅标准等,建立了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
   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试点任务,启动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提升试点工作质量;创新招生招工一体化,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建设,推行“三工三学”育人模式;建设校企双导师团队,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健全了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保障试点任务落实;发挥示范引领带动效应,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根據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学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已顺利通过验收,这得益于教师、教法和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三教”改革探索
   (一)校企构建双导师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校企制定双导师管理办法与激励机制,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学校人事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定《双导师管理办法》《双导师培养激励制度》《校企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合作研究及校企横向联合技术项目管理办法》,按照“制订方案—组建—发展—考评”的过程进行具体实施和认真选拔,组建了由11名学校导师和10名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双导师教学队伍。教学团队成员既有企业技术骨干,也有学校专任教师,做到专兼结合;既有资深学科带头人,也有青年骨干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教学经验丰富,年经教师接受新知识速度快,便于优势互补;既有专业课教师,也有文化基础课教师,在所有课程中体现专业特色和工作岗位特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依据双导师考核激励制度,校企双方定期对导师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对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并在评优评先和职称薪资晋升中优先推荐。
   2.校企双向培养,双导师具备双技能
   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的不同需求,制订不同层次的培训方案,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促进所有的教师能够全面成长。一是对所有任课教师(包括基础课教师、企业师傅)开展全员培训,培训专业知识和现代学徒制,使教师转变理念,深入领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内涵,并在教学中贯彻实施。二是针对全体专业课教师开展企业技能培训,使教师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岗位要求;建立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挂职锻炼的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担任具体职务,承担具体工作,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更新、设备改造等,使其专业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学校导师的岗位操作能力。三是对企业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使他们了解中职学徒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提升企业导师的带徒教学能力。
   (二)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大力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法
   我们在教学中实施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徒为教学主体,引导学徒进行自主性学习,以行动为导向,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即学习,重在培养学徒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程设计一方面从实际工作任务出发,利用真实有效的工作问题或情境,以激发学徒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徒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进行,引导学徒独立地制订工作计划,独立地实施评价。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6个工作步骤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学徒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整体提升,促进教师(师傅)与学徒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学徒“学、练、训、评”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项目教学、引导教学、头脑风暴、讨论和小组汇报等方式,承担引导、激励、演示、检查、指导、评价等任务。学徒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合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徒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徒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校企协同共研,创新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倡导“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这些理念要从教材中体现出来。学徒制建设过程中,学校导师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企业导师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校企双方的导师通力合作,探索出具有“案例项目引领、活页式学材驱动、标准化教学设计、适时动态调整”特点的教材内容。
   1.典型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深化工作过程理念
   由企业导师选择典型生产案例,双方导师分析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精心组织编排,转化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项目。每个项目都涵盖完整的工作过程,所有项目遵循“改变的是学习内容,不变的是工作流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和创设职业情境,缩短学习与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工作过程,使学徒深化记忆,形成系统的工作过程概念。如图1所示,这是“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教学项目,选择了三个递进式的项目设计,以设计流程为主线,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工作过程,把知识点、技能点按设计要求分配于各个项目中,使学生通过简单产品的成功设计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励其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过程。
  2.积极探索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
   学校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就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提出任务要素和完成标准,组织教师编写任务书,使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任务书,每节课都有具体任务。任务书中制订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有利于学生养成按标准要求自觉完成任务的好习惯,而这些标准正是由企业的标准转化而来的,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现代学徒制试点期间,校企双方借鉴企业工单和作业任务书的形式,开发出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任务书,使师生每次课程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明晰的任务完成标准、多方参与的评价讨论和总结反思,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确保学习内容有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结语
   总之,实施“三教”改革,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进“三教”改革是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必然途径,是建立校企共生共长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系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中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JA19102)
  (责编  李光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4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