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云南省25所高职院校的42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对职业角色认同度高,但专业发展满意度偏低;专业培训不足,缺乏督导;科研能力整体偏弱,專业硬实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心理健康教师个人方面提出提高自主发展意识,进行专业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学习,提升科研能力的建议;针对环境支持方面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探索有效的培训途径,完善督导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师 专业发展
  一、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工作中越来越受重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有不同的育人目标,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差异,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我们通过问卷对云南省25所高职院校的42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进行了调查,从专业发展满意度、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学习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解,结果显示当前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如下。
  (一)专业发展满意度情况
  专业满意度调查由7个问题组成,采用五级计分方式,将选项分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五个等级,分别计1—5分。经过统计,参与调查的心理健康教师在专业发展满意度7个方面的总均值为2.99,表明专业发展的满意度总体较低。其中,满意度最低的为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视程度(均值2.29),其次为专业发展顺利程度(均值2.55)及职业发展机会满意度(均值2.57)。
  (二)专业能力情况
  1.专业能力自评情况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日常开展工作的情况,将教师的专业能力分为教学胜任力、团体辅导能力、个体辅导能力及管理、宣传、组织能力4个维度,各维度分别由8—10个题目组成,采用五级计分方式由被调查教师进行自评。从表2中可以看出,教师们对于自身专业能力的整体评价处于中间偏上水平,在专业发展的各项能力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胜任力(均值4.13),其次是个体咨询能力(均值3.87)和团体辅导能力(均值3.85),较低的是管理、宣传、组织能力(均值3.69)。
  2.参加课题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师中,近三年来,有28.57%的老师从未参加任何课题研究,有52.38%的老师参加过1到3次课题研究,其中仅参加过1次校级课题研究的占了一半以上,有19.05%的老师参加过3次以上课题研究。从参与课题的级别来看,有50%为校级课题,26.92%为市(区)级课题,23.08%为省级课题,没有国家级课题,其中有6个横向课题,占课题总数的7.69%。
  发表论文方面,有47.62%的老师近三年没有发表过论文,40.48%的老师发表了1到3篇论文,11.9%的老师发表了3篇以上论文,发表论文共63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的4篇,占发表总篇数的6.3%。
  3.参加专业相关比赛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师中,近三年来,有42.86%的老师从未参加任何级别的专业比赛,有50%的老师参加过1到3次专业比赛,有7.14%的老师参加过3次以上专业比赛。从参与比赛的级别来看,有39.29%为校级比赛,8.93%为市(区)级比赛,51.79%为省级比赛,没有老师参与过国家级比赛。
  (三)专业态度情况
  专业态度调查由9个问题组成,采用五级计分方式,经过统计,调查的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态度的总均值为3.7,表明大多数被调查教师的专业态度整体情况为中间偏上水平。从表5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有责任感(均值4.24),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兴趣和热情(均值4.1),喜爱心理健康教师这一职业(均值4.00),体现出对目前工作的角色认同感较高。
  (四)参加专业培训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师中,近三年来,有19.05%的老师从未参加培训,有61.90%的老师参加过1到5次培训,其中有一半的老师只参加过1至2次培训;有19.05%的老师参加过6次及以上专业培训。从参加的专业培训级别来看,有30.71%为校级培训,11.02%为市(区)级培训,53.54%为省级培训,4.71%为国家级培训。
  二、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角色认同度高,但专业发展满意度偏低
  当教师将职业与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较高的职业认同,调查显示高职心理健康教师多数热爱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职业,内在的工作认同水平较高,也对本职工作显示出较强责任心,这能够促进其专业的主动发展。但与此同时,大多数高职心理健康教师普遍对自己的工作现状不满意,认为专业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有61.9%的心理健康教师认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边缘地位,54.7%的心理健康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遇到了瓶颈,52.3%的心理健康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不如校内其他专业教师。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师本身对工作有兴趣和热情,但专业发展满意度却偏低,这可能主要受到工作机制不完善、外界环境支持不足、缺乏职业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二)科研能力整体偏弱,专业硬实力有待提高
  从参加课题研究、发表论文的情况来看,高职心理健康教师多数有参与科研的意识,能够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反思,这也会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的发展,但参与的课题级别普遍较低,取得的科研成果较少,总体来说科研能力较为欠缺。
  多数心理健康教师对自身教学胜任力、团体辅导能力、个体辅导能力及管理、宣传、组织能力的评价基本处于均值偏上水平,在教学胜任力方面自我评价较高,说明大多数教师能够胜任当前工作。但很多教师并未参加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在参赛的教师中没有人能参加国家级的比赛,在专业硬实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专业培训不足,缺乏督导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师资队伍培训,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仅有不到20%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师每年参与的专业培训次数能达到教育部要求。当前社会上心理学相关培训良莠不齐,很多盈利性机构组织的培训费用高昂而不正规,而主管教育部门组织的正规培训往往培训时长较短,缺乏课程系统性,通常以理论培训为主,缺少辅导技术的实操培训,且不对培训对象分层次。因此,有些心理健康教师虽然经过了一些培训,但仍然缺乏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在调查中还发现仅有28.27%的心理健康教师定期接受督导,很多教师缺少针对个体问题的个别化辅导,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三、对策与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师个人方面
  1.提高自主发展意识,进行专业发展规划
  专业发展问题,首先是教师自身有无发展的观念和意识的问题。没有自主性,就会从根本上缺乏前进的动力。调查数据表明高职心理健康教师普遍缺乏明确的专业发展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处于“杂务缠身”的境地,不能有选择有侧重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同时,因其工作对象较单一,所解决的问题也有较大局限性,不利于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的全面发展,容易形成专业瓶颈。因此,高职心理健康教师首先应当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专业发展规划,为自己设定专业发展阶段性目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动拓展交流平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以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2.加强专业学习,提升科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时代性很强的工作,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方面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理论和观点,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点和关注点,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术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及时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反思、总结、归纳和升华,有助于促使自身更快地提升专业理论,提升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同时,科研能力也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对教师的职称评定等个人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重视科研,积极提升科研能力有助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内外职业生涯共同发展。
  (二)环境支持方面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也有相应的工作制度,但在教育实践中,制度保障仍然不足。各高职院校的学校领导、相关部门基本都能够支持协助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工作,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工作中的地位基本不能与其他专业学科教育相提并论,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隶属关系混乱,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外部工作环境的保障对教师工作认同满意度有很大影响,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客观因素。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隶属关系,明确心理健康教师岗位设置,建设“教学、服务、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化组织机构,同时完善针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考评体系,在薪酬待遇、工作保障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
  2.加大培训力度,探索有效的培训途径,完善督导机制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有扎实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知识,同时熟练掌握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实际处理问题的技能,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仅靠教师从业前的在校学习去获得显然是不够的,亟须通过有效的专业培训来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针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应当以官方组织为主,可以采用分层培训,对处于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有针对性的展开不同层次的培训,而不是简单的组织大规模全员培训,这样既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最大限度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尤其是心理咨询工作中,督导的指导帮助对监控咨询服务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水平非常重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服务督导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行业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定期给心理健康教师做督导或提供短期培训,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师也可以多采用同辈督导的方式,通过与同行交流吸纳他人经验,進行自我审视,从而有效提高心理咨询水平并使自身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浩,赵凤青.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专兼职教师的认知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121-124.
  [3]康钊,万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7(5):25-30.
  [3]唐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9(9):196-1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7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