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聂华玲

  [摘 要] 校本课程资源纷繁复杂,构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在选择、设计和使用时更加清晰、全面、有针对性。基于已有研究和相关课程理论,分析课程方案,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初步提出关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主要包括建设和完善课程组织、评估课程需求和课程资源、选择开发模式、高效利用资源、形成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改进几个环节。
  [关 键 词]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122-02
  一、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当前,从国家层面提出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都有提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从实际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考虑,也需要我们树立起“大资源观”。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课程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在少数。吴刚平(2001)提出,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徐继存等人(2002)认为课程资源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兹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已有的对课程资源的界定,主要从教育目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以实现课程计划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满足这些需要为目的所囊括的资源来考虑。总体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来源的因素之一,也是课程开展的重要条件。
  通过对已有课程资源的定义,本文认为:课程资源指来源于自然、人文环境或实践活动,以隐性或显性方式存在于学校内外,可以开发利用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一切教学材料和人、财、物等条件。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
  对复杂多样的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有助于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框架,在选择、设计和使用时更加清晰、全面而有针对性。
  在学者吴刚平(2001)给出的课程资源的定义下,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它們都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此外,还有根据性质、存在方式等不同而进行的分类。本研究主要基于学者吴刚平的分类。
  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要
  从国家层面对课程资源的要求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都提到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管理,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从保障课程实施和满足学生需求来看,也需要我们树立起“大资源观”。学者吴刚平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此外,还有其他根据性质、存在方式等不同而进行的分类,本文认为学者吴刚平的分类是比较全面合理、公认度较高、在实践中易操作的。
  新课程中的一大亮点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它规定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占总课时的16%~20%。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和教师能根据学校理念、教育目标、教师能力、学生需求等,自主进行策略性开发的课程。广大教师面临的是如何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建设好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突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资源是为课程和学生服务的,它的开发利用情况会对校本课程的建设产生影响,应当充分体现自主性、探索性、灵活性、针对性,因此这也是学校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
  张春利(2014)指出,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包括:课程资源理解的缺失、缺乏开发课程资源的人力支持、课程评价理念和标准的制约、缺乏开发课程资源的物质和制度保障。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资源观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和改变的,提供一种参考的机制,有助于逐渐转变课程资源观。笔者基于已有相关研究和课程开发理论,结合北京部分学校课程方案建设文本,分析并提出关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的初步构想,形成如下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的组织制度
  1.要有相应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从组织层面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机制提供保障,负责决策、筹划、督导、评估等,应当包括理念层、组织领导层、实施保障层、实施管理层、评价反馈层以及修正完善层。
  2.建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制度,包括经费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审议和评价制度、校际交流联系制度等。
  (二)评估课程需求和课程资源
  需求评估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说,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调查和分析学生的现状和需要以及既有课程的实施效果,进一步评估和明确学校的育人目标。同时,研究好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对校内外课程资源和师资来源等进行初步的归纳、分类和评估。
  (三)选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模式
  1.目标模式是指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对所需要的各类课程资源形成大致的构想,根据这些设计来寻找学校辐射圈中能够提供的资源,或者可以创造一些新的资源来满足,例如,提供设备仪器或设施。教育目标关注学生发展的社会性和教育性,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直接方向,因此目标开发模式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
  2.条件模式是指学校和教师发现已有的、可利用的条件,对所面对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寻找这些资源与校本课程需要的契合点、融合点。比如在科技类、国防类的校本课程中,学校多是先根据周围所提供支持的资源来开发和设计学校的校本课程。此时已有的资源为课程开发提供导向,被划分到相关领域,学校和教师设计对应的课程。   3.需求模式基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为了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所以在需求导向下,根据对学生兴趣、发展需要的调查和分析,寻找能满足需求的资源。这种模式和目标模式有相似之处,都是先分析和确定方向和大致内容之后,再去积极地寻找、开发与需要相符的资源,但是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
  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既不能一种模式到底,也无需追求形式的多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多种方式和路径,各有优势和侧重,在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中或者同一门课程的不同阶段,资源开发模式的需要不尽相同,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运用,尤其是要考虑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的特点。同时,学校和教师不应当忽视学生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已有的经验、兴趣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应该发挥学生在课程中的能动性和主体性。
  (四)基于领域和主题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要让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服务,需要将其与课程有机融合。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学校和教师根据已有的资源,进一步确定其领域和蕴含的内容,设计具体的主题和学习形式,将资源整合到整个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在这个过程中,要高效地使用资源,可以设计系列的学习活动,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校本课程基于不同方面共同使用同一资源。要注意的是,建立资源与课程、学习活动的联系时,不能偏离课程初衷,课程开发组要共同讨论,结合专家意见。之后,可以将校本课程设计和所用资源建立成库,便于日后使用和交流。
  (五)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评价体系
  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热情和动力,有利于引導校本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向科学、规范、系统的方向发展。
  在评价模式方面,对校本课程资源的评价本身也属于课程方案评价的一部分,基于已有研究,可以借鉴的模式包括CIPP评价模式、外貌模式等。在评价方法方面,将质性与量化评价相结合,每学期或每学年定期进行,面向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内的主体展开。
  评价时可以考虑纳入以下指标:(1)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否有规范系统的流程,是否有相应管理组织制度;(2)所开发课程资源是否充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要,是否合理利用了学校、家庭、社区、地方资源;(3)是否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提供结构合理的经验要素,兼顾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比例,知识、技能等要素的比例;(4)课程资源在课程中是否有实效,是否有助于达到课程目标,是否有证据表明学生在认知、情感和心理动力上有所提高;(5)作为校本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校的教育和课程理念,是否体现学校的优势、办学特色或校园文化;(6)是否对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归类保存,在使用次数、开支上是否经济合宜。
  (六)及时反馈与改进
  基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系统论的视野来看,学生是变化发展的、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课程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需要在完成评价之后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及时的反馈和反思,进行一定的调整。根据一些优秀学校的做法和经验,一般来说,学校会确立校本课程的几大领域,因此在利用评价结果对校本课程及资源的开发进行改进时,可以保持领域相对稳定,调整部分主题和活动设计,据此开发和利用新的课程资源,或者基于新角度对原有资源进行运用。
  本文提出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主要是基于北京部分学校课程方案,结合相关理论所构建的。对各个学校来说,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持续的,需要结合学校情况,重视对教师培训,通过文献综述、行动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进行进一步探索,以此完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使得资源开发与利用成为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59-63,71.
  [2]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26.
  [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30.
  编辑 尚思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2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