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冉青灵

  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当下,信息技术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全民关注教育,教育更要面向生活,为社会生产服务。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这对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信息技术都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4-00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10
   为了充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应该鼓励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之走进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课本安排、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必须要有趣、生动。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例如,课堂主体不够明确、教学方式死板、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服务、为教学服务,是促进课堂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理由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信息技术自身的优势
   信息技术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及时、敏捷地获取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一条消息可以在几秒钟内传播到各个与互联网相关的设备里,人们总能获取第一手的信息。也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获取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还是课后复习,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查找资料。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时,通过信息技术的搜寻可以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名校教师的讲解。从这个方面来看,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对于课堂体制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课堂管理体制更加开放化、规范化、民主化。互联网是一个信息集聚地,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固定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其次,通过信息技术给每一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进行编号,方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小学生比较多,教师不可能牢牢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常常因为在课堂提问环节不能正确叫出学生的姓名而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对学生进行编号,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通过叫编号的形式提问,就会避免叫错学生名字而影响教学活动。这种方式使得课堂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方便教师对学生听课情况的检查。
   从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创新精神。例如,教师在开展语文朗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设备进行配音,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体会文本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从课堂测评方式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常规利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模式。通过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测评的方式不再仅局限于期末的成绩考核,更加注重对学生过程性和创造性的测评,形成了全面性测评体系,对培养全面性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堂教学的弊端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单一是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授课,第一课时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简单的字词与句子,在布置作业时,第一课时主要以字词和基础的知识为主。在第二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内容,同时通过阅读练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巩固。这两个课时的教学看起来是符合常规的,但是这种常规又限制了学生发挥能动性。学生也是具有独立思考的个体,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限制。从学生发展的长期性来看,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学习氛围不强。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里,受到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堂缺少一定的文化氛围。在对小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安排上课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对外界环境充满兴趣与好奇心,另外一方面却又害怕交流。大多数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一味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讲课,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忽视了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于事物的观点与大人不同的特点。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问题,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这个整体环境里,一名学生的情绪可能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学生缺少主动性。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都占据着重要的核心地位,因此,学生的主动性会受到严格的限制。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总是利用各种方式盡可能地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对于学生掌握的内容,教师可能没有时间去关注,只能通过课后的练习来考查。一个正常的课堂不应该仅仅只有教师,还应该有学生的参与。新的教育改革内容中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著名的教育学家史宁中教授说过,“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特点,主动去探究,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工作。    二、利用信息技术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一)启发思维,调动参与
   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启发性的原则。所谓的启发性原则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相关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主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重点是教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探究问题。例如,讲授五年级课文《钓鱼的启示》,教师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时,可以立足故事的整体进行总结,在教师总结之后提出“从父亲的角度来看,你们认为文中这位父亲的做法对不对?”“同样的,当你们是文中的主人公时,你们又会怎样?”“通过这件事,该如何评价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式?”等问题。通过分别研究课文中的人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问题的重要途径,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运转。
   (二)营造氛围,发挥主动性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氛围的创建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对视觉、听觉的冲击比较敏感,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里,仅仅熟悉课本上的图片是不够的,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补充更多颜色丰富的图片,还应该播放音频,调动学生多感官共同参与。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可以使学生全面感知图片上的内容,集中精力听课和学习。在播放完音频之后,教师可以播放事先搜集好的课本里没有提到的植物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来模仿课本的结构续写。通过启发学生写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知识,合作探究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的任务,还应帮助学生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特殊的方式。但是,由于思维导图具有概括性,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利用投影播放是比较方便的。教师在上课时应该提前播放思维导图,让学生提前适应教师的讲课思路。由于思维导图有不同的方式,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分组,选择想要表达的方式或者熟悉的方式进行绘画,最后一阶段内容的填充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这也是培养学生进行合作探索的方式,这种方式应该以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为主。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点内容
   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路,要采用新的方式讲课。教师必须对信息技术有正确的认识。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授课绝不是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利用互联网中的教学视频进行授课是不正确的,必须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一些教师过度利用互联网组织教学活动也是不可取的。总之,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原则。最后,为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熟悉信息技術的使用。只有熟悉了信息技术的使用才能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在为教学服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长久的问题。通过国家、学校、教师的努力,信息技术一定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推动力,推动学生的发展。这也提醒每一位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教学模式应该有所区别,而不是一直采取一种模式从事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授课,图片和音频的搭配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龚明菊.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学周刊,2019(28).
  [2]官职业,周立,谭宗芹,张黎,汪峰.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自主——探究——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0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