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营造家校联动氛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家庭教育特别是亲子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在对高中学生的亲子关系调查中,我们发现亲子沟通和交流情况不容乐观。作为学校和教师,有必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使亲子之间有效沟通,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教育保驾护航,达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双向互动
  1问题缘起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摇篮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注定了家庭教育的情感性和依赖性。这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的,也是极其深远的。家庭教育往往影响了孩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具有连续性,能贯穿人的一生,有些人到白发苍苍还会记得父母曾经教育过自己的话。家庭教育是全方位教育,父母与孩子之间长期相处,父母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孩子的脾气、性格、优缺点等,子女以后的生活、事业、家庭都会留下家庭教育的烙印。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有着法定的义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父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有些家长不重视教育,平时除了过问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成长,还有些家长甚至采取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过失,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酿成悲剧的发生。前段时间,上海一职高学生与母亲争执跳下高架桥的悲剧引发了哗然舆论。平常的沟通交流缺失,亲子情感淡薄冷漠是整个事件的元凶。
  2高中阶段亲子关系现状调查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趋向成熟,心理发展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对人生对社会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但是一般来看,这时候的孩子生理发展走向成熟,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他们往往缺乏理智的判断,容易产生冲动的情绪,在情感方面,也相对脆弱。很多高中生害怕挫折,意志薄弱,感情用事,在外显上往往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逆反心理,表现为以审视和质疑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甚至公开反抗父母的权威。
  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用亲子沟通心理问卷的形式,选取我校高一高二高三1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90名(30名一个年级),女生90名(30名一个年级)。通过问卷考察,了解高中生对自己与父母沟通质量的评价,得出如下结果。
  2.1亲子沟通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如表1。
  2.2父母文化水平在亲子沟通上影响较大
  父母大学以上学历的明显比高中、初中学历的沟通水平高,亲子沟通质量跟父母的文化水平高度成正比,父母的文化水平越高,越能接受新生事物,与孩子的共同话题就会越多,交集面积越大,亲子沟通就更加无障碍。
  2.3亲子沟通最大的问题是父母的不理解和干涉过多
  2.4家庭教育方式对亲子沟通的影响很大
  基于上述问卷调查,我们归纳出以下结论:高中阶段,很多家庭存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沟通问题。其中,父母的不理解、过多干涉、沟通方式不当等是造成亲子关系僵化的主要原因。高中为寄宿制中学,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时间长,学校对协调亲子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如果在学校教育中能渗透一部分家庭教育指引的内容,为家庭教育助力,必定能大力改善亲子关系。学校有必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使亲子之间有效沟通,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也能更好地促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教育保驾护航,达到双赢的目的。
  3学校帮助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策略探究
  学校是学生和家庭之间的纽带媒介,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引领和疏导作用,我们通过举办讲座、开设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举办亲子对话等多种途径,一方面让家长懂得科学沟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让孩子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担起责任,从而达成亲子交流沟通的目的。
  3.1指导家长,提升亲子沟通水平
  3.1.1举办讲座,延展科普知识的纬度
  学校开设家长学校课程,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开展网络授课培训,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升沟通技巧,帮助家长更为有效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学校利用家长学校这个平台,举办亲子知识讲座,主要内容有:“关注孩子的青春期引导”“如何预防孩子的逆反心理”“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引领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引导家长用科学的理念审视评判自己的孩子,俗话说“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让孩子逐渐成长和完善自己,尊重孩子的隐私,不以“过来人”的资格帮倒忙,转变传统家长制“包办”的观念,相信孩子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只在孩子要求你给出意见时参与,只有用平等的态度和身份与子女相处,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也才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3.1.2进行家访,改善亲子沟通关系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班主任进行一次家访,班主任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定时地进行家访。家访能搭建一座心桥,拉近老师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有利于互相交换意见,面对面的交流也有利于沟通家长、孩子的思想,排除教育中的消极因素,化解隔阂,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家访不失为一种最能帮助家庭找到孩子问题所在,发现孩子成长“最近发展区”的途径。但是家访比较费时费精力,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访前,班主任必须做好“功课”,了解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家长基本信息以及家长和孩子的各自述求等等,只有事先做好预案,才能让家访达成最佳效果,不虚此行。
  3.1.3微信交流,拓宽亲子沟通渠道
  在建班之初,我们就创建了一个名为“一切为了孩子”的班级微信群,开辟了家校互通、家长互动的新渠道,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有效沟通和家校教育的通力合作。每天,老师会把学生学习、生活的日常照片和班级的一些活动用照片、视频等形式上传到微信群,尤其是学生的优秀作业、获奖证书等在群里展示给家长看,让家长和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产生“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效果。孩子如此,家长更是如此,微信群里风气正,每天传达展示的是一种正能量,不仅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而且也极大地增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互动交流的频率,为家长拓宽了家庭教育的途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引导学生,指引孩子懂得感恩
  学校积极推出感恩主题活动,每年9月份是学校固定的感恩月。学生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与父母朝夕相处后刚刚返校学习,正是引导他们体察父母恩情的好时机。在这一月中,学校通过诸如感恩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出一期感恩主题黑板报、给父母写一封家书等活动形式,切切实实地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父母给予的恩德,在这场感恩的饕餮大餐中,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然后,老师也会布置一些回家作业,比如:给父母烧几个家常菜,帮父母洗衣服,制作生日贺卡、节日贺卡等,要求学生能把对父母的爱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习惯,构建更为和谐的亲子关系。
  3.3举办活动,促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亲子训练对父母与孩子双方都有情感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孩子,能完善他们各方面的品质,对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有明显的效果。学校倡导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作为桥梁,组织亲子对话活动,促进亲子感情交流。
  3.3.1学校组织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
  倡导家长和孩子共同享受阅读的快乐,由学校推荐书目,一个学期内完成其中一本的阅读,要求读完后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写下读书感受、心得体会。这样的活动能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加大交集面积。在相互交流中,既沟通了感情,又从书中受益。
  3.3.2学校组织开展“感恩亲情”主题演讲活动
  邀请参与演讲的学生家长到场,演讲结束后,老师还设计了“向父母献花”“向父母行九十度鞠躬礼谢父母恩”“给父母一个熊抱”等肢体环节,用这样的活动点燃家长和孩子内心的激情,并让爱的教育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触动每一位参与者的内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3.3学校布置亲子作业,要求孩子与父母一起完成
  每学期学校都会布置一些要求孩子与父母共同完成的亲子作业,比如说,共同完成一首理想中的家庭关系的小诗,孩子和父母各写一段,写完后,看一看有没有违和感,以感觉很和谐作为评判标准,在家长微信群中晒一晒。再比如,共同做一份家乡小吃(有很多家庭来自外地),带回学校分给其他人尝一尝,在这样的活动中,父母与孩子有更为紧密的交流,能大大提升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尤其是亲子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学校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帮助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家长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助力家长构建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大部分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获得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为他们在学校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完成学业做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孫彦,周喜华.家庭教育孩子习惯养成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2).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 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吴先东.学校引导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实践对策[J].中国德育,2017(03).
  [5] 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易春丽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5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