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实例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推进课堂研究与改进教学实践的新视角。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聚焦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过程设计、学习活動评价落实入手,以学生为主体,着力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教学,努力呈现一种能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形态。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 地理核心素养 河流
  教-学-评一致性一直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理念,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学评价活动要一致。这一理念反映了课堂教学需要面对的三个问题,即“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学得怎么样”,这也是课堂思维的本质要求,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例外。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体现地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下面,笔者从教-学-评一致性出发,对高三二轮复习课《河流专题——破译河流摩斯电码》进行阐述。
  一、“教什么、怎么教”——确定学习目标,明确素养培养要求
  本节课以河流为背景,围绕河流的相关考点,结合各种地理图像资料,把复杂图像简单化,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在简单图像上逐层叠加地理元素,宏观整体构建知识结构,从而形成分析河流相关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二、“如何学”——设计学习过程,落实素养培养
  本节课打破了原有的教学顺序,以“河流”这一主题为线索进行优化组合,视野从“点”——河流水文特征到“线”——河流的水系特征,再到“面”——河流地貌、流域的开发,让学生感悟河流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使宏观层面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又使每一项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富有弹性,进而优化教学效果。
  本节课教学以问题为主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主动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逐步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综合素养。
  1.创设情境,问题引导
  从社会热点与课程内容的衔接点切入,具有客观、翔实、典型、有启发作用、有趣等特点,让学生置身于热点现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感悟地理事物的规律和特征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设计也符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即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例如,本课以中国应越南要求开闸放水,缓解越南旱情这一时事情境引入新课,针对这一事实,向学生提问:你能从中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向我国借水?位于湄公河流域的越南、缅甸等国,近年来为什么旱情严重?景洪水电站的开闸放水是否能够彻底解决该区域的旱情?这样以真实情境引入课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其开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图层叠加,综合分析
  空间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着重培养的重要能力。因此,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空间-区域的尺度认识湄公河流域,感悟时空差异,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综合各要素从时空角度解读多种图像信息叠加分析河流特征,提炼方法。以“图层叠加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所学地理知识层层叠加到头脑中,并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利用“脑地图”分析解决问题。
  以本课为例:
  (1)图层叠加,分析河流水文特征
  ①教师引导提问。首先,教师给出资料不完整的图示,即中南半岛简图,图中仅标注国界和湄公河上游A河段。教师提问:你能说出A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原因吗?学生面对信息不全的图像材料,无法全面完成任务,从而产生怀疑,并向教师寻求帮助。
  例:
  师:河流水文特征由哪些要素组成?
  生:包括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要素。
  师:还需要添加哪些资料才能进行分析?为什么要添加这些资料?
  生:分析流量及水位变化,需要有该区域位置、气候特征等信息。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需求,完善信息,添加经纬网、等高线信息、中南半岛地形图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结合各种地理图像资料,分析A河段的水文特征,整体构建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思维品质,提升从地理视角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对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
  ②迁移应用。教师追问:与A河段相比较,你能分析出B河段(位于湄公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吗?在前面分析方法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各要素变化分析B河段水文特征。通过分析,学生明确了河流的不同河段因地理要素不同,水文特征差异明显,呈现“点状”分布特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地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归纳、概括的程度越高,规律性越强,迁移的相对性就越大。知识的概括化过程就是对主干知识的提炼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
  (2)分析河流水系特征及河流地貌成因,明确空间差异
  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是对河流整体特征的“线状”分析,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地貌关系较为密切,相互影响。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的地貌形态,包括沟谷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不同河段的地貌,明确其空间差异及成因,综合河流流域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3)河流治理与开发,关注人地协调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出示资料:
  材料1:澜湄合作是指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6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实施可持续开发和开展互惠务实合作,以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作及农业和减贫为优先合作方向。
  材料2:除中国外的湄公河五国人口合计2.3亿,经济总量5900亿美元,分别占东亚和东盟经济总量的3%和23.6%,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之地。目前,中国已成为湄公河五国最大的海外旅游客源地,是除越南外的最大投资国、除老挝外的最大贸易伙伴。
  材料3:景洪水利枢纽位于我国云南省澜沧江干流,其建设对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防洪、抗旱及提供灌溉水源的效益。
  提出问题:
  ①结合图文材料,你能分析出景洪水利枢纽上述效益显著的原因吗?
  ②结合图文材料,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河流域应该如何治理和开发?你认为澜湄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结合前面分析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培养其发散思维。使学生理解河流的利用方式最终是由自然背景和人类自身的需求共同决定的,在流域自然背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河流的利用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使学生理解河流的利用是区域合作,实现区域联系,最终达到区域间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网络,总结提升
  学生自主建构以河流为主题的知识网络(如图),统揽全局,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考虑问题全面化。这一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创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创造力。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技能的能力和意识,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明确河流相关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三、“学得怎么样”——学习活动评价,诊断素养培养水平
  教师对本节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态度和表现,采用了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为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采用了课后检测的终结性评价方式。
  终结性评价试题的选取主要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高考说明的要求,重点从知识的运用方面考查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既注重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读图析图等基本技能的考查,又重视对学生学习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人地协调观,致力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除终结性评价方式外,针对学生自主构建河流知识体系的环节,本节课还采用了表现性评价方式,并设计了学生素养发展评价量规(见表1)。其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学习策略。
  四、教-學-评一致性有助于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从“教学目标”入手,着力解决教师如何把课程标准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需要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解读力、转化力和执行力,教师要能正确把握“学习目标”,并予以落实。
  从“学习过程”入手,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特点,选取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生活体验的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素材,采用灵活的方法,科学设计地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促进学习的发生,不断提高应对现实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真实任务的能力,真正落实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从“学习评价”入手,教师要提高评价与反馈的意识,探寻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教师应着力探讨针对学生倾听、质疑、表达等能力的行之有效的表现性评价标准。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运用,使教师通过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再实施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和坚持。相信只有教-学-评三者保持一致,才能理清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学得怎么样”,才能使核心素养真正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3(4):15-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朱伟强,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个实践模型[ J ].江苏教育,2012(7/8):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1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