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课堂为载体,结合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融合道德、法律等内容,与时俱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道法认同、科学精神、生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 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贴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设计,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法治观念,具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成为真正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素养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等因素,以追求自我价值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驱动,体现核心素养培养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地位和作用,聚焦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整合,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帮助学生融入社会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从实际出发,结合身边的见闻,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形式进行探究,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综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问题的针对性、选择性和趣味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形式,深入感知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关注时代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引入各种信息技术,确保学生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增强其辨识不良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
  3.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能
  如何将课堂知识有效地教给学生,是每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教师要深入钻研,优化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互动以及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和融合,在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真善美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1.理论研究不够
  由于各个学者对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角度不同,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支持尚显不足。
  2.实践操作缺乏实效性
  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实践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社会实践操作存在一定难度,流于形式,学生无法全面、深入地参与,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3.教师未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
  部分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迷茫和不适应的问题,固守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缺乏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中未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无法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应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他提出教育生活与教育创新的重要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探索
  1.立足教材,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注重教材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深入地挖掘和提取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资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
  教师要对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整合,学会兼收并蓄,对不同学科教材进行取长补短,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深度解读学科教材内容,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和创新。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法律知识为例,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单元的学习要求,注重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整合:(1)成长中的我:我与法律;(2)我与他人和集体:权利和义务;(3)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
  同时,教师还要对校本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开发,树立开放、融合的大教材观,开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材资源,尤其是当地本土的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其道德与法治教育内涵和育人功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以学生的爱国、爱家乡情怀培养为例,可以提取与当地相关的战争历史背景或重大政治事件,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2.注重多元的课堂教学方法
  (1)善用多媒体导入
  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对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也不容易接受和吸收知识点。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图像、声音与文字相结合,让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变成学生的体验,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导入的体验感,使学生获得特定情境下的体悟性学习和感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短片进行导入,详细描绘场景。例如,在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一课中,通过一段小猪佩奇的视频进行导入。学生津津有味地看着小猪佩奇的一日生活故事,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意识到不遵守规则对自己、他人、社会的不良影响,从而形成“人人守规则,社会更和谐”的自律意识,增强了自身的规则意识。又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一课时,可以采用问题情境设计的策略,提出下述问题:你怎样理解“青春有格”的“格”?应当怎样在行动中做到“青春有格”?“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应当如何做到?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素养。
  (2)注重生活化教学
  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学习《体味亲情》一课为例,可以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①亲情第一碰:让学生写下家中成员的生日、身高、体重、爱好等。②亲情第二碰:回忆并写下家人互相关心的事例,增强学生对亲情的体味,进而让学生明白亲情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另外,还可以围绕教学知识开展实践活动。以《深深浅浅话友谊》一课为例,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体会知识,明确自己在交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学习交友的方法和技巧,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交友实践。另外,生活化教学氛围的营造也必不可少。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做到因势利导、平等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以學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立足教材文本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采用多元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会英.如何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 J].甘肃教育,2019(16):179.
  [2]李兆海.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1):63-64.
  [3]陈桂芳.使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几点体会[J ].甘肃教育,2019(16):142.
  [4]郭新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小探[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0):73-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1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