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职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众所周知,背诵在学习古诗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到了高年级后学生已具备较强理解能力,如果再一味要求其不求甚解地背诵,而不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而领会诗词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深厚情怀的话,其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笔者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还在学校成立了“我爱古诗词”社团组织。下面笔者就如何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诗词作品都是用来表现作者和其所处时代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的。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诗词的思想内容,就必须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否则,就很难理解诗词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来说,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苏轼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告诉人们一个相对浅显的道理,其真正要表达的可以从其创作背景找到答案。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开启了变法运动,但苏轼对变法有诸多不满,曾先后五次上书神宗抨击其弊端,他的谏言不但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反遭革新派排挤而被贬出京城。苏轼是个心胸旷达、有良心、有抱负、有责任心的士大夫,对于变法的得失,他不敢直说但又不得不说,因此就有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句,用以婉转地暗示打压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显然,如果把这首七言绝句纯粹解读为哲理诗,是有违作者意图和良苦用心的。
又如在讲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很多同学说它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笔者就反问学生们说“作者的意图仅仅是告诉读者西湖很美吗”,一句话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上。当时林子方担任直阁秘书,后来被调至福州任职,作为他的长辈和上级的杨万里却认为这不一定是件好事,所以才给他写了这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中的“毕竟”表面上强调的是时间,实际上强调的是“风光不与四时同”的京城重地,意思是“这里才是最美、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啊”。因此,这首诗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林子方的挽留之情,更重要的是想点醒林子方,让他权衡利弊得失,莫要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引领,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主动探究诸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不知不觉深入诗词的深刻意蕴中。
二、要让学生准确把握字、词和用典的深层含义
为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诗词中容易误解的字词以及用典的解读。否则,会影响学生对诗词完整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接受。
笔者在辅导学生时曾提出一个问题:“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什么意思,很多同学说是“坐着”的意思。笔者提点说,作者看到“红于二月花”的“霜叶”是非常惊喜的,应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才是人之常情,怎么会无动于衷席地而坐呢。显然,将“坐”翻译成“坐着”是不符合语境的,也破坏了原诗的品位。又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满天风雨下西楼”等句中的“西楼”就不能理解为具体的楼房,而是“悲苦寂寥”意象的代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春风”,既是指自然的春风,更是指“改革”的春风,也可指诗人心中“皇恩浩荡”的春风。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八百里”;“楚王好细腰”中的“细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西风”;“千门万户曈曈日”中的“曈曈”日等,都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只有准确理解了字词的含义,才能保证诗词的厚重性和原汁原味,这也正是古诗词虽跨越千年、仍发人深省的重要原因。
用典在古诗词中也极为常见,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都使用了典故,这些形象生动的用典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下面以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简述用典的作用。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此句通过对历史英雄人物孙权和刘裕的咏叹,表达了作者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元嘉草草”一句借古讽今,提醒主持朝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出兵。“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则通过描写沦陷区人民祭祀异族君主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国运的担忧之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重用人才的愤慨之情。学生了解了用典,必将对其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要让学生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意象
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学会鉴赏意象对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李清照的《聲声慢》是写愁的千古名篇,但该词除了最后用了一个“愁”字以外,再没提到一个“愁”字。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找出文中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愁”,同学们纷纷找出了“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表达悲愁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学生能够强烈感受到李清照的孤独、纠结、郁闷和凄凉。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意象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元素和符号,比如明月。中华民族对明月有着特殊的感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等中的“明月”都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在教学中,笔者又让学生列举出古诗词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意象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他们踊跃发言,纷纷举出了“梅花”“杨柳”“梧桐”“杜鹃”“寒蝉”“鸿雁”“中秋”“西湖”等意象,这些意象正是学生打开中国文化之门的“钥匙”。
四、要让学生领会和学习古人的人文情怀
学古诗词就是学做人。学习古人的博大情怀对提升学生品格修养、充实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笔者和学生一起领略古人的人文情怀,如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自强不息精神,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至高境界等。在笔者的引导下,不少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逐步把自己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情怀,于谦“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人格,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情怀,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牺牲精神,以及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政治抱负等融为一体,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学生学以致用,他们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常用诗词名句,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来砺志。
总之,以上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爱诗、学诗、读诗、悟诗、赏诗、用诗在“我爱古诗词”社团中也蔚然成风,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编 李光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8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