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分析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对护理风险事件、护理舒适度的影响

分析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对护理风险事件、护理舒适度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在ICU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运用ICU护理风险管理对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以及提升护理舒适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该院ICU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18名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起开展ICU护理风险管理,分别抽取风险管理前后的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纳入到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对于护士开展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开展ICU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护士在ICU护理风险管理开展前后在护理操作水平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在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护患沟通能力、病房管理方面的得分均较管理前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25%,对照组25.00%(P<0.05);观察组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环境层面、社会层面等各层面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84.38%(P<0.05)。结论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护士开展ICU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率,并提升护理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ICU;风险管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6(b)-00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sing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in the ICU to reduce nursing risk events and improve comfort of care. Methods 18 nursing staff working in the ICU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June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32 case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before and after risk management were selected and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nd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during patient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Results The nurses' scores in nursing operation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he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were no statstically signifantly difference(P>0.05), but the nurses' scores in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risk awareness, nursing 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ward manage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P<0.05). The nursing risk event rate was 6.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5.0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omfort level scores in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6.8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4.38%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work of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 nursing risk event rate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nursing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level can be improved by implementing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for nurses.
  [Key words]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CU; Risk management; Value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是临床中常见的危急重症,此类患者多是由于受到各类肺内因素与肺外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诱发的急性弥散性肺部损伤,同时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快,若不能有效治疗和干预,容易诱发急性呼吸衰竭等严重性病发症。此类患者的症状通常表现出呼吸衰竭、呼吸窘迫以及顽固性低氧血症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目前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方式较为成熟,可实现短期内的理想治疗效果,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由于护理措施不当或缺乏针对性而影响其康复效果,使得患者的预后情况不佳,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升预后,还需要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1]。该文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的18名护理人员开展研究,将着重探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护士开展ICU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以及对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提升护理舒适度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ICU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18名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3~42岁,平均(29.4±0.3)岁;工作年限1~14年,平均(6.4±0.2)年。ICU科室自2018年6月起开展ICU护理风险管理,分别抽取ICU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依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2例):性别比,男∶女=17∶15;就诊时年龄38~72岁,均值(54.6±0.3)岁。对照组(32例):性别比,男∶女=14∶18;就诊时年龄37~74岁,均值(55.2±0.5)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疗标准;②患者或其家属对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语言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心源性病症者;③合并重要器质性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2017年5月—2018年5月)患者在接受ICU护理期间对于护士的护理管理方法为常规管理,即严格依据ICU内的护理流程及制度等进行护理工作的指导、人员排班等,同时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病房内的清洁和消毒,并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机械通气和纠正酸碱中毒等相应治疗;观察组(2018年6月—2019年6月)则在该基础上对于护士开展ICU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如下:①首先,组建ICU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主要由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所组成,并以护士长作为小组长负责对小组护理工作的统筹监督和管理。同时由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做好护理风险评估,并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并积极落实。同时,在护理开展之前,全体小组成员还需接受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以及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相关知识、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ICU护理技巧与理论知识水平,对临床护理操作进行规范,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②提升护士的护患间沟通能力,ICU属于医院内的重点科室。特别是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来说其病情十分危重,指导护士在相关护理操作和治疗操作的执行过程中均需要用简明扼要的、浅显易懂的语言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同时积极主动地向患者普及疾病知识、相关治疗操作的目的和作用等。同时指导其配合要点并重点向患者讲解ICU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和作用,使患者能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能够积极有效的配合。同时指导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于存在恐惧、烦躁和不安等一系列负性情绪的患者,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开导和心理疏解,不断提升患者的康复自信心,并改善其医护依从性。③加强护士培训,确保能够做好ICU患者的气道护理工作,由于此类患者患病后的机体免疫力较低,易产生院内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等情况。因而在提供护理期间需要特别注重对病房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对温度和湿度进行严密控制,确保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无菌的病房环境。叮嘱护士协助患者维持半卧位并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可利用氯已定溶液对其口腔清洁,同时在导管的辅助下对分泌物进行有效引流。对于湿化器内的无菌液以及呼吸机管路等进行定期更换,对冷凝水进行彻底清理。同时还需要做好护士手部消毒,并对患者相关感染控制指标进行实时密切监测,避免发生院内感染等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
   (1)护士层面:护理结束后由护士长和ICU临床医师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分,包括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护患沟通能力、操作水平及病房管理5个维度,均为0~100分。(2)患者层面:①统计两组ICU治疗和护理期间发生的主要护理风险事件,包括院内感染、非计划性拔管、压疮、坠床等;②利用GCQ舒适性评估量表对患者护理期间的舒适度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环境层面和社会层面4个不同维度,满分均为40分,得分与患者各维度的舒适度成正比;③利用问卷法对两组患者关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工作质量评分
   护士在ICU护理风险管理开展前后在护理操作水平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在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护患沟通能力、病房管理方面的得分均较管理前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25%,对照组2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舒适度评分
   观察组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环境层面、社会层面等各层面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当中对于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9例(59.38%),满意12例(37.50%),不满意1例(3.13%),护理满意度为96.88%(31/32);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31.25%),满意17例(53.13%),不满意5例(15.63%),护理满意度为84.38%(27/32),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2,P=0.001)。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属于ICU科室的常见病,患者患病后多表现出口唇发紫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同时还伴随血痰、咳嗽和胸闷等一系列症状[2-3]。同时在病理层面上患者易出现炎性反应,使得炎性因子对其肺部微血管产生侵袭,使得通透性不断增强,容易诱发肺水肿等不良情况,甚至可能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病死,为了确保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积极地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有报道指出[4]仅仅采取常规护理通常无法发挥促进患者机体尽早康复的干预效果,反而会由于护理干预不当或者护理操作不当而诱发相关并发症。在护理风险管理中能够对既往发生的各类不良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全面性的回顾性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于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的各类不良风险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患者自身的防护措施不到位、环境因素、护理技能差、疾病因素和药物管理不当等,护理风险管理本身就属于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而正是由于通过积极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够规避各类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对于提升ICU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以及确保患者的安全性等均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来说积极开展ICU护理风险管理,也是确保患者ICU病房内治疗效果以及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在ICU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还需要相应采取下述措施,首先需要通过培训和典型示范等一系列方式来调动广大ICU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技能;其次还要强化护士的理论知识培训与学习,确保护士能够掌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原则和护理原则,并能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法律意识,并提高护理工作中的应变能力。通过开展ICU内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同时强化其风险管理意识,有效规避患者各类风险事件的危险因素,并更好地维护患者安全性。同时在患者的护理期间加强环境护理以及心理疏导等,从而改善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对于提升护理效果至关重要[5-6]。从该次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护理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该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运用ICU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维护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护士开展ICU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率,并提升护理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曹帅军.ICU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健康大视野,2018,34(22):268.
  [2]  胡海丽.ICU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家庭医药,2018,36(10):291.
  [3]  马骁啸.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的影響[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10):1193-1194.
  [4]  赖文华,吴鸟青,赵贤.ICU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8,39(11):2184-2186.
  [5]  何春雷,胡颖颖,项俊之,等.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7):885-888.
  [6]  贾晓慧.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其罹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 17(3):237-238.
  (收稿日期:2020-0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6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