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中医临床专业,在针灸推拿专业中探索和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很有必要,通过校院(即学校和医院)共同制定育人机制、实施双导师教学、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营造校院双文化氛围等,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针灸推拿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6(c)-0206-0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对于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现代学徒制主要特点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学生在学校有讲授知识的导师,在企业有传承技艺的师傅,通过工学轮替,实现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形式优势互补,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正式进入到國家政策层面,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和发展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政策,先后有500多个试点单位开始探索和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成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本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针灸推拿专业为试点,探索适合高职医学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1  针灸推拿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针灸推拿是中医学科的重要分支,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业,它源于临床也回归于临床,学科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的需要,都要求针灸推拿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3]。然而,高职院校的针灸推拿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前二年在学校接受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学习,学习任务繁重,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度不够,学生见习的机会少,存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与岗位工作任务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第三年进入医院实习后,依然采用传统的科室分组轮流,带教老师对培养目标和责任义务不明确,实习安排不尽合理,导致学生对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技术掌握不系统,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与行业要求和期望有一定差距。因此,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可以尝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校院合作,使学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实施轮替实训、工学结合、协同育人,实现职业教育与岗位标准对接,临床技能与工作要求相匹配,对于提高技能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过程
  2.1 构建校院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与医院签订《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制定了《校院协同育人管理办法》,明确校院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及工学结合、双导师育人、多方评价的管理机制,确定校内实训场所、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医院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及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双主体育人过程和制度。选择1个班率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班级人数40 人,以三年为1个试点周期。
  2.2 “招生-拜师-跟师-出师”一体化
  学校与医院共同协商生源类型和招生规模,组建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给每一位学生安排一名校内指导教师、一名医院临床技能传承师傅,并举行拜师仪式,负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本技能、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共同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对学生在医院跟岗临床实习过程进行管理和考核,成绩合格即可出师,从而实现“招生-拜师-跟师-出师”一体化,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
  2.3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标准
  校院共同制定《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分配学校教学与医院跟师实践教学的时间,即第一、二、三学期在学院接受思想文化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安排见习接受医院文化熏陶,体验针灸推拿临床诊疗技术,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力;第四学期安排临床综合实训类课程,聘请医院师傅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模拟临床情景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训练;第五、六学期签订临床实习协议书,进入医院跟师进行临床实习,实习期间对师傅人才培养与学徒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2.4 校院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人才成长规律以及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实际工作能力要求,校院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执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校本教材,制定《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针灸推拿专业核心课程岗位技术标准》,建设《针法和灸法》、《推拿手法学》、《针灸治疗学》、《经络与腧穴》四门突出岗位特色的课程,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措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5 校院共同制定双导师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师傅配制标准》、《针灸推拿专业师傅考核与激励机制》,明确双导师的职责和待遇,学校选派专任教师前往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将指导教师的临床实践纳入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医院选拔优秀专业骨干担任师傅,承担教学任务并纳入考核,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学校老师和医院的师傅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延伸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校成立1个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定期开展专业教学与医院临床实践交流活动,实现学校与医院的互通互联。   2.6 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
  校院双方共同制定《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与督查管理办法》,在校期间,思想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采用平时表现、卷面考试、学习心得或者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专业技术类课程主要采用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核,如针法灸法、推拿手法等核心课程,参照岗位职业技术标准,设置技术技能考核项目,同时邀请医院师傅作为评委,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现场评价,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操作的指导。进入实习期间,医院负责安排进出科室的临床知识和技能考核,采用临床案例分析、治疗技术选取、动手操作水平以及医患沟通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2.7 加强校院文化融合与发展
  通过板报、宣传墙等多渠道,对专业文化、医院文化、工匠精神等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医学专业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教学楼、实验楼等场所文化的建设围绕医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特点进行设计,教学楼大厅悬挂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庄严誓词和中医诊断基本方法“望、闻、问、切”的墙贴,教室张贴了“张仲景”、“华佗”、“李时珍”、“孙思邈”等医学大师挂画和标语,实验楼楼道也悬挂多幅康复、针灸等学科经典诊疗技术的宣传画,让师生能時刻受到医学人文的熏陶,为学徒制试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  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成效
  随着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校院双方的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合作育人有了初步成效。通过师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学生表示在“双导师”指导过程中,自己对专业更加了解,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更加明确,自己在专业技术操作中问题和不足,能够得到“双导师”的帮助,不仅提高了操作技能,而且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以及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学校教师也有更多临床锻炼的机会,弥补临床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老师和医院师傅共同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四项,共同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志愿服务大赛等,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共同指导学生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自信心。
  4  结语
  在我国几千年的中医医学教育模式中,学徒教育或者师承教育一直影响深远,师傅言传身教,有利于学徒掌握医学精髓和治疗技术,但是一对一的带徒,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目前,规模化的学校教育可以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学科知识并形成医学思维,再结合传统师承教育形式,探索和实践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又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也面临导师配备不足、学生管理与评价任务重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学徒制,我们的思考是:一是加强校院的沟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强导师的选拔与培养,举办校院师资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学校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医院师傅的教学管理能力,落实激励机制,让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专业骨干加入导师行列,打造一批“双师型”的导师队伍;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在线教学平台建设,让学校、医院、学徒、导师实时开展教学和互动交流[5],提高教学管理和评价的效率。总之,通过现代学徒制探索和实践,实施工学结合,双导师育人,共同制定人才方案,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高职技能型医学人才的塑造和培养。
  参考文献
  [1] 崔钰婷,杨斌.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综述及反思[J].当代职业教育,2018(2):71-18.
  [2] 王辉,李岷.我国现代学徒制政策研究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7):55-57.
  [3] 蒋利群.针灸推拿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分析与思考[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78-79.
  [4] 王明强.古代医学教育模式与当前中医教育模式的建构[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8):27-29.
  [5] 赵鹏飞,赵琼梅,魏敢,等.现代学徒制智慧平台构建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64-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8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