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逆元推理的生成作战策略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逆元推理方法提供了一种基于“条件-策略-手段”逻辑模型解构复杂矛盾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工程化推理机制,能够有效激励创造性思维,帮助决策者突破思维限制、理清头绪、打开思路,帮助其发挥指挥经验和智慧创造性地提出最优解决方案和策略。逆元推理既适于指挥员个体使用,又便于指挥群体集成智慧,既可以用于生成总体制胜策略,也能够用于研究具体的作战重难点问题解决方案,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逆元推理;作战策略;工程化;设计
  战争是敌对双方活体的对抗,双方均以击败对手为目标。正是由于这种活体的对抗才使得战争中存在大量复杂的矛盾性问题。矛盾问题,恰恰是为了实现作战目的而必须想方设法解决的,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谋略思维去克服的。目前能够帮助人们创造性地解决复杂性问题的逻辑方法不多,我国学者蔡文提出的可拓逻辑是最有代表性的方法。可拓学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处理矛盾问题的规律与方法。但其局限性在于形式化模型难以被一般人掌握和运用,不符合通常的思维习惯,在军队指挥员中难以推广使用。
  本文提出了逆元推理的逻辑思维模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指挥员找出有效解决矛盾问题的策略。逆元推理法是根据逻辑学中的逆向思维和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以帮助指挥员和参谋团队创造性思考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逆元推理方法是一种矛盾性问题求解模型,能够有效地将复杂决策问题解构为简单的系列结构化问题,并能够有效帮助决策者突破思维的限制,理清头绪、打开思路,再结合具有不同背景知识的指挥或作战经验,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整体制胜思路。
  1 逆元推理的基本原理
  逆元推理法的核心思想是“元”和“逆”。“元”指的是运用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对问题实施抽象和还原并生成元问题,找到问题的本体,为创造性思维发挥提供前提条件;“逆”指的是运用逻辑学中的逆向思维对解决元问题所需的条件、策略和手段进行反向搜寻。
  1.1 定义元问题
  逆元推理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对矛盾问题进行元定义,所谓元定义,就是从本质上准确地、尽可能抽象地定义问题,而不附加额外的限制。通常以如下方式进行表述:
  作战目的=作战目标+相关要求(或效果)
  如德国闪击法国的作战目的是占领西欧大陆,辽沈战役的作战目的是全歼东北国民党军,伊拉克战争的作战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前者作战目标为东北国民党军,作战效果为全歼;后者作战目标是萨达姆政权,效果为推翻。作战目的元定义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作战构想的创造性。如作战目的定义为:使敌第X机步旅彻底失去战斗力。根据这一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消灭敌人,如可以用火力歼灭、用兵力歼灭;还可以用伏击战法、用围攻战法、用奇袭战法;还可以用心理战劝降或调动该敌远离战场等等。这样的定义是便于指挥者展开创造性思维的。进行元定义不能随意添加附加条件或方法,否则会对创造性思维产生制约作用。
  1.2 逆向推理
  在元问题定义完成之后,以元问题为逻辑起点,将问题解构为结构化的条件,并充分发挥决策者的智慧寻找满足条件的具体策略和手段,按照“条件-策略-手段”的逻辑模型进行迭代式逆向推理,直到得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手段。
  其基本的逻辑原理是,将问题解构为结构化的条件——寻找满足条件的具体策略——找出并评估支撑策略的手段——对不确定手段进行深度推理(在一轮或多轮逆向反推)——评估策略的可行性。
  如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军设计突袭巴列夫防线,其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在沙子堆成的巴列夫防线上打开通路。以当时制式的破障手段如破障坦克、爆破等都不能达到快速破障的要求。这里运用逆元推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
  经图1分析可知,用高压水枪这一策略是可用而且有效的,矛盾问题的充分条件CT1可以满足,矛盾问题解决。最后检验目标是否达成:经试验,该方法能够快速打通巴列夫防线。结论:通过矛盾问题流程找到了打通巴列夫防线的方法。
  1.3 形成策略
  在逆元推理的整个过程完成之后,一般会出现大量的策略集,决策者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梳理可用方法,形成方法集合。当出现针对多个必要条件形成多个策略时,需要进行策略综合,就是将所有的策略放在一起进行合并、融合、消解冲突,形成最后的综合策略;当针对不同的充分条件,均找到了可行策略时,则将所有策略记录下来备用。
  其基本步骤是,梳理可用方法,形成方法集合——优选组合方案——形成制胜策略
  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安全性、效费比等指标对所形成策略组合进行排序,筛选符合要求的制胜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说,逆元推理所得策略集基本涵盖了决策者所能考虑到的所有可能策略,其推理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比较大的,但其最大的优势也在于此,其工程化的推理方法能够弥补决策者在构想策略时可能会忽略的可能性或细节,而这有时在敌我对抗博弈时可能导致某次战役的成败。如果决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则可以在推理之前设置边界条件,以此来限制推理的扩展程度,以此提高决策效率。
  以上介绍了逆元推理的基本原理,下文将结合面向制胜策略的实际运用,详细阐述逆元推理各要素的规范化定义规则和推理规则。
  2 面向制胜策略的逆元推理规则
  由于在逆元推理的整个过程中,各阶段要素的表述都是使用文字语言,为保证逆元推理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防止使用者在要素表达上混淆概念,理解和掌握逆元推理各要素的定义规则和推理规则就十分必要。
  2.1 逆元推理各要素的基本内涵
  逆元推理法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理解该方法中各要素的基本内涵:
  因素:对元问题进行分析,按某项原则或某一视角得到构成复杂元问题的不同方面要素的集合。例如,研究一般作战问题,可分解为“敌方因素、我方因素、環境因素”;对于研究目标打击问题,可分解为“固定目标、时敏目标”等   条件:满足元问题(因素)求解或实施某一手段所需的条件集,其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有利条件,充分条件满足其中一条即可实现求解(手段可行),必要条件需要全部满足才能实现求解(手段可行),有利条件则作为综合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例如,实现导弹打击目标,要同时满足:1.目标被发现;2.目标被跟踪定位;3.具备发射平台;4.可适时传递目标与指控信息;5.导弹能准确命中;6能有效毁伤。这6个必要条件。
  策略:满足条件所采取的策略,此处的策略是实现条件所需要的行动和方法。
  手段:实现策略需要的具体措施。
  2.2 逆元推理各要素规范化描述规则
  “因素”的规范化描述规则。在对因素的描述中,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因素是复杂元问题的分解,是元问题的子集;二是各因素的性质(类型)是不同的,相互之间应有明显的边界。例如,对“防卫”这个元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的因素为:对人员的防卫和对武器装备的防卫。即,防卫=对人员的防卫+对武器装备的防卫。通常以如下方式进行表述:
  因素=元问题构成要素集合
  “条件”的规范化描述规则。条件是在描述事物存在的状态或具备的能力,其体现的是为实现因素(手段)背景下事物存在(发展)的状态要求。也就是说“条件”的语句构成是在描述一种状态(能力),而不能表述成一个动作或一个行为。通常以如下方式进行表述:
  条件=主体+状态(能力)
  如,导弹打击目标,其中一个必要条件为“目标能被识别定位”,该条件描述的就是“目标”这个主体处在“被识别定位”的状态。
  “策略”的规范化描述规则。策略描述的是一种计策或谋略,其描述表达必须体现行动性和指向性,行动性是指该策略以主行动展开指向某个目标要达到一定效果,指向性是指该策略是紧密围绕实现条件(目标)而实施的。通常以如下方式进行表述:
  策略=行动(主行动)+目标(概略目标)+效果(总体效果)
  如:围魏救赵=围(主行动)+魏(目标)+救赵(效果);又两翼夹击=(两侧)同时攻击(主行动)+守军(目标)+消灭固守之敌(效果)
  “手段”的规范化描述规则。手段描述的是实现策略的具体措施,一般而言,分析到手段这个层级,已经细化到可执行的行动和任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手段的描述表达必须具体到“谁”来实施,对“谁”实施,如何实施,要取得什么效果。在实际推理过程中,为了防止混淆策略和手段,区分策略和手段和关键就是,行动是否可评估。通常以如下方式进行表述:
  手段:谁(实施主体)+怎么干(可评估的行动)+目标(可落地的目标)+效果(可量度的效果:程度或者可否)
  如图1中所举例子,埃军突破巴列夫防线的手段为:(埃工兵)利用消防车高压水泵在巴列夫防线上打开通路。
  2.3 逆元推理的规则
  在上文逆元推理的原理中已经提到,在元问题定义完成之后,以元问题为逻辑起点,将元问题分解为“因素”之后,进行逆向推理,直到得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手段。
  其具体的推理模型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元问题经过分解为各个因素之后,逆元推理在各个因素分支展开,在后续更深一步的迭代推理过程中,按照“条件-策略-手段”的逻辑顺序进行迭代推理。在对不确定的“手段”进一步地推理过程中,如果矛盾问题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分解时,可将问题分解为因素,按照上述逻辑顺序进行迭代推理。
  3 作战策略设计流程
  在理解了逆元推理的原理并掌握相应推理规则之后,我们就可将逆元推理方法运用在制胜策略生成的实践当中,制胜策略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下面就潍水之战“水断敌军、分割围歼”该战例进行逆元推理分析。
  3.1 定义元问题
  在定义元问题时,一定要确保该问题没有被曲解或被限制,从本质上准确地、尽可能抽象地定义问题,而不附加额外的限制。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元问题的定义: (1)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你为什么要解决这个問题?(3)只有解决这个问题终态才能达成吗?如果不一定,那么该如何定义问题?(4)只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就能达成吗?如果不是还需要什么其他条件?(5)请重新定义你的元问题,如图4所示。
  3.2 设计策略手段
  在确定了元问题之后,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则需要把元问题进一步分解为各个因素,以便从更加直观具体的角度去进行条件的分析。在淮水之战中,影响战争的因素基本可归纳于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该元问题可以解构为因素:我方因素、敌方因素、环境因素。
  再通过逆向思维构想出实现因素(手段)所需的充分(必要)条件集并列举有利条件。
  最后针对条件提出策略并找出手段。我军条件“我能使敌精锐过河”与敌军条件“敌精锐愿意过河”,以及“我能控制水流切断敌军”和环境条件“淮河水深浅可控”,其效果相同,因此推理其中之一即可,得出表1。
  3.3 进行策略评估
  对得出的手段按照“可行性”、“有效性”、“效费比”,三个指标进行评估,对综合评估可行的予以保留,并分析是否需要进行迭代推理。对综合评估不可行的则说明该手段不能实现,予以删除。下面以环境因素为例,如图5所示。
  3.4 生成制胜策略
  对手段进行评估之后,将“不可行”的手段予以删除。将“可行”及“不确定”保留,对不确定的手段,可按照逆元推理的原理进行迭代推理,得出可行的手段,最终形成制胜策略集。
  逆元推理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以一种简单的推导方法来帮助决策者创造性地解决复杂性问题。这一逻辑模型是逆向思维与本体论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对于解决复杂性问题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而且对于提出创造性的谋略和行动策略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一般来说人类创造性思维的阻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约定俗成的定义问题,而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有可以遵循的经验,而不愿意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主观地认为没有利益或不可能实现,而放弃了新的方案。而逆元逻辑模型由目标的元定义出发,能够有效地克服上述三个方面的阻力,为了达成作战目的反向搜寻实现的充分条件,进而找到达成充分条件的关键态势,进而解决关键态势中的矛盾问题。从逻辑模型看,逆元推理既简化了矛盾问题的求解难度,又能有效激励创造性思维,帮助决策者创造性地寻找最优方案和运用谋略。相对其他逻辑方法,逆元逻辑完全使用自然语言推理解决矛盾问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强的可操作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3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