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生几何推理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81-02
  一、几何推理表达能力问题现状分析
  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题目的解决方法似乎有所了解,却不能较好地将解答过程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推理论证,数学符号意识差的现象。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其一是现行教材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不重视,对逻辑推理表达能力强调和要求不高。现行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相比,进入公理化体系较晚,到八年级上册最后一章“平行线的证明”,才强调比较规范的严格的推理证明,在书上没有证明规范表达严谨的例题,不利于学生在几何说理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其二,初中生抽象思维未完全形成,需要依赖关于具体事物的形象,往往只注意直观的结论,不会写过程,忽略推理依據和证明的严谨性;在证明过程中只重视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的应用,对几何符号语言的应用、有条理的表达、富有逻辑性的推理认识不足。其三,教师对七年级学生的几何语言重视不够。把不会做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于知识掌握不牢,解题技巧不熟练,重视分析题目解法,梳理知识脉络,忽略理解数学语言,渗透思想方法,淡化几何推理方面的教学。因此出现上课会,老师讲过会,自己会分析,但不会做,不会写过程,没有几何推理表达能力。
  二、几何推理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中学数学解题除了要能探求正确的思路,找出解题途径,还要简洁明了地写出解题过程,做到书写有条理,表达清楚,有根有据。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推理能力:
  一是尽早介入,循序渐进。几何推理表达对于初中生是新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善于挖掘数学素材,逐步渗透,落实强化表达能力的培养。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开始学“基本的平面图形”的教学就要渗透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用文字语言对基本概念,点、线、角进行辨析,会用图形语言来补充,用符合语言来描述他们之间的和、差、倍、分等数量关系。如讲直线,线段,射线这节引入课时,课后用图表展示三种线的文字,图形,符号描述方法,第一节课开始形成对几何定义的理解方法。再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公理,应用广泛。为什么,怎么用,都是应该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清楚直观观察不一定准确,帮助学生归纳第一章的知识点作为后面的推理依据,理解几何推理的三段论,才能为推理打下基础。
  二是加强画图能力,强化定义理解。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会做题、会算结果,不需要记忆,理解就行。但数学是自然科学,其中的定义,公理,定理性质必须用专业语言,规范准确地描述。所以我们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准确记忆。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表达能力方面,首先是画图能力。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几乎描述了所有几何体的生成过程,画图直观,学生易接受,从个体感官上接受知识。再进一步用符号归纳概括,有了第一步,后面就不难了。几何逻辑推理过程就是学生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进行表达,让一切文字语言符号化。因此几何第一章,入门教育非常重要。强调学生画图,借助圆规和直尺规范准确画图,通过图形明了线段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线与线,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图形语言解析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一下三种语言的互译教学:
  定义:在一条线段上,且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点叫线段的中点。(文字语言)
  在学生入门阶段,强调了几何定义的三种表述方式,把图、符号、字句有机结合,养成转换互译习惯,可以写出完整的推理过程。
  三是推理三段论和证明过程。几何要求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了解各种演绎推理的表达形式。其中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基本事实、定义、定理进行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的证明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演绎推理方法。其中三段论是综合法基本的推理形式,是最常见的演绎推理形式。运用三段论表述,学生易接受、易理解、实用性。它的基本模式为:
  因为……已知、已证、图形中看出的条件等……;根据……定义,基本公理,定理,运算性质等……;所以……结论……。综合法可以理解为多步三段论的有机结合,学习初期,先具体写出整个过程,再进行缩写,解决学生在表达推理时没有方向,无迹可循,没有条理,不易掌握的问题。
  例:已知:如图AB//CD    求证:∠1=∠2
  分析:要证∠1=∠2,需要先证∠1=∠3,和∠2=∠3,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1=∠2。学生在本题的思考过程容易出现以下几点错误:①跳步证明,直接得出结论。②把条件罗列在一起,直接写出结论。③没有按因为.......根据.......所以........,给以规范的证明。教学中强化三段论的证明方式,把大题分割为三段论式的组合。
  组合一:先证∠1=∠3.  因为 AB//CD (已知)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可得∠1=∠3。
  组合二:再证∠2=∠3。因为∠2和∠3是对顶角(图中的条件),根据“对顶角相等”,所以可得∠2=∠3。
  组合三:再证∠1=∠2。因为∠1=∠3(已证),∠2=∠3(已证),根据等量代换可得∠1=∠2。
  这样证明过程既步步有据,又反映推理表达的条理性,再省略去大前提(根据)和重复的内容,体现几何表达的简洁条理,这样就写成了,一篇完美的文章。
  证明:∵  AB//CD         ∴  ∠1=∠3
  ∵ ∠2和∠3是对顶角  ∴   ∠2=∠3
  ∴  ∠1=∠2
  学生既想少写,又要做对,不想通过严格反复训练,就能表达清楚。所以几何要从入门开始,从定义、定理、性质入手进行三段论教学,让学生养成推理表述习惯。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几何推理表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都要注重适时渗透,重视学生用正确、简洁、清晰的几何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和推理过程方面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灵活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熟练的表述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5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