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虚拟社区分项思维训练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的两个自然班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探究基于虚拟社区的分项思维训练和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所谓分项思维训练就是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几个分项设计成与课堂内容高度融合的思维训练任务,写作前在虚拟社区围绕以上任务展开同伴提问的互动方式进行训练。研究发现该训练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实验班学生的文章观点和语言表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支撑材料和逻辑结构方面有所改善但不显著。
  关键词:虚拟社区;批判性思维;英语写作;同伴合作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11.019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11—0084—04
  一、前言
  2010年5月5日,我國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应当营造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并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近十年,许多学者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展开了一些探索,然而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由许多分项技能组成,如何将其分解并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至今,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Paul和Elder(2008)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为了提高思维能力而分析、评估思维的过程”。自有关认知发展研究的出现,语言教师和语言学家都公认语言学习与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且思维能力可以在外语或二语课堂上进行教授。国外已有研究关注二语写作课堂对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国内,外语教育领域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于21世纪开始出现,黄源深(1998)在文章中尖锐地指出我国外语专业学生存在“思辩缺席症”的问题,随后不断有学者开始探讨该问题。文秋芳为首的团队对外语专业学生写作中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行了考察,构建了思辩能力的理论框架和量具。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英语写作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这个概念,它有以下几大特点:(1)共同的目的、兴趣、需求和活动,这也是归属某个社区的主要原因;(2)参与者反复主动参与、高密度交流、亲近的人际关系和共同活动;(3)共享资源以及相应的资源获取政策;(4)共同遵循的社会规范、语言使用类别和协议。虚拟社区有利于激发学习者进行持续学习,培养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因而使其自身与临时虚拟教室有所区别(Whittaker, et. al.1997)。有研究认为参与虚拟社区的学习者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主动二语作品的创作者(Liu & Zhang, 2012)。在虚拟社区,教师可以发布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和任务要求,有序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由提问、评论和发布信息,因为在虚拟社区中的不“露脸”能让平时害羞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大大提高了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互相协作促进学习。
  大量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与学习成绩。有学者将合作学习应用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现合作学习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Wass et al. 2011)。 这些研究大都关注传统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对学生思辩能力的培养。领域内尚无有关在虚拟社区通过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动进行思维训练来提高学生二语写作水平的。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背景
  本研究选取了浙江外国语学院非英语专业2个班的学生,实验组为小语种专业38个学生;对照组为汉商专业40个学生,根据入学分级考试两个班处于同一英语水平,在A、B、C三类中属于B类(前测和后测各收到有效作文篇数:小语种33篇、汉商专业36篇)。通过一学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共32 课时),教师需完成概述文、描写文、记叙文、议论文、读书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授课。前测与后测,各一篇议论文,难度相当。
  (二)实验方法
  我们选取网络虚拟空间的分项思维训练为教学干预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微信群针对学生写作作品以提问的方式开展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促进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根据支架理论,当初学者单靠其自身能力无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达到目的时,可以通过与成人或能力更强的同伴交互,帮助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社交媒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通过同伴互问互答的形式,来同共完成写作任务。
  为了构建良好的虚拟社区,本研究选用微信小程序——社群运营助手,将其嵌入实验班级微信群内。在这个虚拟空间可以实现微博、朋友圈及即时互动的效应,所有微信群成员也是虚拟社区的学习成员。教师通过社群运营助手可以统计学生在微信群的互动数量,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奖惩,可以翻看学生互动记录、学生作品等。在本研究中虚拟社区的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本研究主要关注批判性思维的以下几个方面技能:理解作者观点,在分析综合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观点,用数据、事实或经历支撑自己的观点,以及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逻辑一致性)。本研究将这些技能融入到写作前(pre-writing)的各项线上思维训练任务中,随着文体越来越学术化,其学习任务难度也呈现螺旋式上升,批判性思维技术也是逐项叠加,问题也不断重复增加。   基于文秋芳和刘润清(2006)对外语专业学生议论文思维能力的评估维度,并结合本研究的思维训练内容,将评估维度设置为:立意、内容、逻辑、表述等四项,其中每项5分,共20分。
  立意——是否提出鲜明的观点
  内容——综合各类数据、事实或经历支撑自己的观点
  逻辑——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表述——词语选用和语句表达等的准确性、适当性和丰富性
  (三)实验步骤
  实验分以下几个步骤:(1)学期第一周写一篇议论文,通过评阅了解学生议论文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评分由两位研究者分别完成。(2)培训学生针对范文作者观点、提出观点、支撑观点的材料以及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提问。(3)教师将讨论主题或写作任务发布在虚拟社区,学生通过留言方式提出问题进行互动、协商、评价。(4)学期最后一周,让学生完成后测,写一篇议论文,难度相当于前测。由同样两位老师对后测议论文进行评分。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到学生在微信群互动的内容和学生议论文。本研究用SPSS统计软件对学生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一)量化数据分析结果
  为了检测虚拟社区的分项思维训练是否对实验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所作用,我们将学生前测和后测的四个维度的成绩进行统计,即检验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实验班学生在以上提及的四個方面也就是评分标准的立意、内容、逻辑和语言表述方面是否有所改变。
  如表1所示,前测中对照班(汉商班)学生的写作平均成绩(12.08分)略高于实验班(小语种班)的平均成绩(11.88分),而且对照班学生的最高分也比实验班的要高。这几个评分标准的前三个维度都是检查学生思维能力的,所以平均成绩也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说明了外语类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其他文科专业弱一些。在后测中对照班学生平均成绩有所提高但不明显,但是实验班学生平均成绩从11.88分提高到了13.58分,超越了对照班的后测平均成绩。总体上说,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实验组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下面从四个维度的分项评分成绩统计来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将两组学生前测和后测四个维度的成绩进行了卡方检验来分析他们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2。
  由表2可知,实验班的莱文方差齐性F=3.336,P=0.072>0.005,可认为实验班(小语种班)前后测方差相等,不必进行校正。t=-3.541,df=64,P=0.001<0.005,说明教学实践前后实验班级学生在立意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实验班的内容、逻辑和表述分别进行了t检验,内容P=0.188, 逻辑P=0.047,表述P=0.005,表明了实验班级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内容和逻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对照班(汉商班)在四个评分维度上的莱文方差齐性和P值可知,前测和后测方差相等不必校正。研究对照班在立意、内容、逻辑、表述进行了t检验,立意P=0.384,内容P=0.421,逻辑P=0.367,表述P=0.699,说明了对照班学生在这四个评分维度的前后测成绩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也说明了传统写作课堂对学生思维和语言都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实验班学生经过训练后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前后测中学生的立意和表述有了显著差异,在内容和逻辑层面有了改善但不明显。
  四、结语
  本文基于前测分析学生英语议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联系批判性思维的某些分项技能,将这些技能转化成可操性的线上任务,并使这些线上任务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现实课上和课下联动,线上和线下联动,思维和语言联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为了营造良好的线上学习氛围,本研究借助微信小程序构建虚拟学习社区,通过同伴之间的“支架式”互动学习认识到自己的思维盲区并加以改进。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基于虚拟社区的分项思维训练对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种网络背景下的交互型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进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水平。由于每次线上任务都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范文和撰写概述,所以学生语言输入量大大增加了,虽然没有特意去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但是实验后测数据显示,小语种班学生的表述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本研究存一些局限性,如在实验前培训学生提问的方式和方法,由于只关注批判性思维的三个分项技能,因此所涉及到的问题不够有深度和广度,限制了学生进行创新性提问的可能性。此外,本研究在评分维度设置时主要将思维训练的几项内容和学生作文内容进行联系,还没有细化到具体的语言表述方式,如提出观点用英语应该如何表述等。后续可以就以上提及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Liu, X. & Zhang, J.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Energy Procedia, 2012,(17).
  [2] Paul, R. A. Binker, D. Martin, C. Vetrano. Critical Thinking Handbook: 6th-9th Grades. A Guide for Remodeling Lesson Plans in Language Arts, Social Studies and Science [M]. California: 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 1995.
  [3] Whittaker, S., Issacs, E., and O'Day, V. Widening the Net: Workshop report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hysical and network communities, SIGCHI Bulletin, 1997,(29).   [4] Wass, R. T. Harland & A. Mercer. Scaffold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1,(3).
  [5] 陈亚平.教师提问与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
  [6] 黄源深.思辩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3).
  [7] 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2).
  [责任编辑:盛暑寒]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Based on The Training of Subentry Thinking                 in Virtual Community
  YING Jieqiong1,DING Ning2
  (1.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China;                                       2.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0083,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78 students from two natural classes of non-English majors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 item thinking training based on virtual community and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level is explored by us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 The so-called sub item thinking training is to design several sub items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to a thinking training task which is highly integrated with the classroom content. Before writing, the virtual community carries out interactive training of peer questioning around the above task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is train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level. 2) The experimental class students' opinions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le the supporting materials and logical structure have been improved but not significantly. 3)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students' articles and the sufficiency of argumentation, thinking training can be extended for a long tim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virtual space thinking training based on peer cooperation can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level.
  Key words: virtual community; critical thinking; English writing; peer cooperation
  收稿日期:2020—05—15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背景下‘支架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2019SCG335)。
  作者简介:应洁琼(1983—),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二语语用学。
   丁    宁(1988—),女,江苏南通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翻译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2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