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组织学习与绩效的关系: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资源基础观构建一个反映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以及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我国广东珠三角地区317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的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是组织学习可以通过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企业如何运用组织学习以增强动态能力和最终改善绩效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组织绩效
  [分类号]F271
  
  近年来,基于环境的动态变化与核心能力本身所存在的刚性缺陷,动态能力理论逐渐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动态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高组织绩效的基础,组织学习则被认为是推动动态能力进化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可以合理地设想,动态能力也可能在组织学习影响绩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同时考虑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以及绩效的情况下,组织学习如何影响动态能力,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组织绩效,国内外学者尚没有公开发表以我国企业为调查对象的关于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在当前越来越动态和复杂的环境下,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研冤假设
  1.1.1 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由流程(Process)、位置(Position)和路径(Path)所构成。其中,流程是最基础的部分,位置与路径都需要通过流程来发生作用。组织学习改变了组织的流程,从而对动态能力的进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具体来说,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组织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改变自身行为、质疑既有假设修正心智模式、建立新的心智模式三种学习方法,调整和改变组织现有流程,从而推动动态能力进化。
  动态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学习机制是动态能力不断进化的根本手段。在适度动态的市场中,动态能力的进化强调相似条件下的差异化,即主要通过适应性学习修正组织策略和行为错误来适应环境;而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动态能力的进化则强调不断调整成长路径,即主要通过创造性学习和再学习,对组织既有的假设产生质疑,进而修正甚至建立全新的心智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机制引导了动态能力的发展,并作为路径依赖的基础。学习机制甚至可以视为“次级的动态能力”,它如同动态能力的中介角色一般,能够直接地塑造营运例规。
  因此,学习机制决定了动态能力的进化,动态能力是经验积累、知识表述以及知识编码三种相关的学习活动的结果。Zott同样认为动态能力植根于企业组织学习的流程之中。
  综上所述,本研究就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假设。
  H1:组织学习有助于提升动态能力。
  1.1.2 动态能力与绩效动态能力是组织在动态环境中产生的,且主要是为了应对动态环境的一种能力,其内部结构的模糊性、形成的特殊路径依赖性以及在组织流程中的嵌入性,使得其本身具有价值性、专属性、持续性、难以复制、难以交易以及难以模仿等特点,从而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与更高绩效的重要来源”。
  在实证研究方面,Menguc与Barker研究发现动态能力对于销售绩效有积极的影响,Arthurs和Busen-itz的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能够改善公司股票市场收益率,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动态能力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国内学者代虹的研究也表明动态能力可以直接提高企业国际经营绩效。
  综上所述,本研究就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假设,拟加以检验:
  H2:动态能力有助于提高绩效水平。
  1.1.3 组织学习与绩效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以知识和能力为代表的要素越来越获得广泛的关注。作为企业获取、充分利用和更新知识与能力的重要工具,组织学习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组织学习过程不仅能实现显性知识的转移,更重要的还能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与此同时,它能够帮助企业提供出色的顾客价值、难以复制以及能够发展多种应用。总之,通过组织学习,企业可以不断调整和改进其基本假设、价值观、思维模式、目标、战略以及管理模式,从而与环境的动态变化相适应,最终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与高水平的绩效。
  综上所述,本研究就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假设,拟加以检验:
  H3:组织学习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水平。
  1.1.4 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综合上述文献回顾,本研究尝试就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以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推论,认为组织学习有助于动态能力的提升,并通过动态能力对绩效水平产生影响。即提出以下假设拟加以验证:
  H4:组织学习有助于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1.2 研究模型
  综合之前的文献研究结果以及随后的个案与小组访谈。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测量
  本文采取李克特5点量表法测量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以及组织绩效,其中5代表非常同意,1代表非常不同意。
  其中,组织学习问卷借鉴了Baker与Sinkula、San-tos-VDande等的研究,包括学习承诺、分享愿景与开放心智3个因素,修订后共12个项目。动态能力问卷借鉴了Jantunen等人和Wu的研究,包括协调整合能力与重组转型能力2个因素,修订后共12个项目。组织绩效问卷借鉴了Lee与Choi、谢洪明等的研究,包括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2个因素,修正后共9个项目。
  
  2.2 研究样本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样本,在高层管理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华南高校EMBA、MBA、ME以及研究生课程班学员中进行调查。同时,也采用E-mail方式向华南高校符合条件的毕业校友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 451份,收回544份,其中填答不全的无效问卷227份,有效问卷317份,有效回收率9.19%。
  样本企业中,知识密集型企业(信息技术和电信类、医药生物和化工类、金融保险和咨询类企业)154家,占总数的48.6%,非知识密集型企业163家,占总数51.4%;企业成立时间超过1年小于3年的18家,占总数5.7%,超过3年小于10年的共148家,占总数46.7%,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的151家,占总数47.7%;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下的共165家,占总数52.1%,500人以上的企业共152家,占总数的47.9%。
  
  2.3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的信度以Cronbach’s a系数来检验。各问卷的Cronbach’s a值达到了可接受水平,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效度则从两个方面检验。首先是内容效度,本研究问卷来自国外比较成熟的量表,预试对其进行了修

订,由此保证了较好的内容效度;其次是结构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 研究结果
  
  3.1 理论模型检验
  本研究的整体理论模型,并以基本拟合标准与整体模型拟合指标来对其适用性进行验证。基本拟合标准结果见表4,均大于0.5,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本研究理论模型符合基本拟合标准。整体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说明整体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3.2 假设的验证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路径系数为y12=0.89…,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表明组织学习对知识创新存在直接影响,假设H1获得支持。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p23,=0.79…,也达到显著的水平,表明知识创新对动态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假设H2获得支持。
  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在同时考虑组织学习、组织绩效以及动态能力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时,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不存在直接影响,假设H3未获得支持。由此可知,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只存在间接影响,其间接影响效应为0.70(y12×B25=0.70),动态能力在两者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H4获得了支持。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并不直接作用于绩效,而是需要通过动态能力才能间接影响绩效水平。这与代虹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动态能力影响组织绩效的结论不一致,其原因可能在于代虹是以跨国经营的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与一般企业相比,这些企业较早就参与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资源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动态能力发展水平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动态能力并不完全构成组织学习影响绩效路径的瓶颈。于是,组织学习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动态能力影响绩效。而对于国内一般企业来说,其动态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因而在组织学习影响绩效的作用路径中构成瓶颈。因此,组织学习就无法表现出对绩效的直接影响,而需要有一个动态能力提升的中间过程,方可间接改善绩效水平。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刻理解动态能力在组织学习影响组织绩效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首先,是组织学习的基础和先导作用。组织学习是动态能力的前置变量,为了让学习更有效率和效果,企业应该加强共同愿景在成员之间的分享,增强对学习的承诺以及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组织成员心智的开放。其次,是动态能力在组织学习影响绩效的路径中居于关键位置。由此说明,组织学习若想获得理想的绩效结果,必须有一个动态能力提升的中间过程。如果动态能力存在着瓶颈约束,企业学习做得再好也不会产生良好的绩效结果。这也给当前大陆一些企业在学习方面投入甚多但绩效欠佳的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因此,对于中国大陆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并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就必须加强动态能力培育,并将其建立在组织学习的基础之上。
  本文得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结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①基于时间和资源限制,在研究中采用的是横向调研而不是纵向(Lon西tudinal)调研设计;②没有针对不同行业进行比较研究;③样本主要来自于广东珠三角地区,结论尚未在我国其他地区得到验证。本研究不足和局限性的存在,应当是后续研究的一个方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