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运动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治疗的7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标准,将其分为A组40例和B组38例,A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运动康复疗法,B组行常规康复疗法,在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结果 A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差异较小,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脑卒中患者行常规康复+运动康复疗法可改善其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运动康复疗法
  【中图分类号】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
  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是中老年人,是循环障碍类疾病,诱因是脑内动脉狭窄与闭塞,病理表现为脑动脉破裂[1]。症状为半身不遂、智力下降与昏迷等,临床多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改善病情,目的是减少后遗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但其单纯治疗的效果欠佳,需联合运动康复疗法。为此本研究选取78例脑卒中患者,并对其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运动康复疗法的治疗方案,观察其具体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来院治疗的7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后,A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7岁,平均(59.62±0.47)岁,病程1~5年,平均(3.2±0.3)年;发病原因分别为:脑出血28例,脑梗死9例,出血和缺血并存的3例;偏瘫:左偏25例,右偏15例。B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1~79岁,平均(59.55±0.34)岁,病程1~6年,平均(3.5±0.2)年,发病原因分别为:脑出血27例,脑梗死10例,出血和缺血并存的1例;偏瘫:左偏20例,右偏18例。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本此研究前提。两组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和意义均知晓明确,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B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即针灸推拿,每次治疗1 h,每日3次。并根据病情接受降颅内压等内科对症治疗。
  A组基于B组,联用运动康复疗法:①生活能力锻炼:指导患者练习更衣和洗脸等日常活动。待其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后,应自主进食、刷牙和如厕,家属需全程陪伴在旁,预防意外。②语言锻炼:主动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可与其交流感兴趣话题,引导其主诉症状和护理感受,并提出护理需求。语言沟通期间不可轻易打断患者,应耐心倾听其表述,适时点头与应答,提高其交流积极性。③肢体被动活动:卧床时需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练习,护理人员需动作轻柔,确保活动期间患者无明显痛感。④步行锻炼:指导患者接受下肢功能锻炼,但其下肢功能基本恢复后,可进行迈步、单腿负重等练习。⑤主动运动:患肢功能恢复后,协助患者调整异常姿势,如髋膝关节控制与站立位练习等。下肢进行屈髋、屈膝等练习,抬高上肢与手腕,伸展五指。⑥肌肉锻炼:每日坚持进行坐位平衡、翻身、桥式运动与起坐等动作练习,恢复身体的核心肌力。两组患者均同时干预三个月,三个月后观察其干预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和分析。利用Fugl-Meyer评分(简称FMA)测评运功功能,维度有上肢功能(66分)和下肢功能(34分),分数与运功功能呈正比。利用独立生活能力量表(简称BI)测评独立生活能力,维度有大小便、吃饭、穿衣等,共计100分,分数与生活能力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经由SPSS 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表达是(x±s),经t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 结 果
  A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型,致病因素较多,可表现为脑血管闭塞性、狭窄性病变,多合并血管破裂[2],其症状明显,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常规康复治疗可恢复脑部功能,可促进疾病转归,但其单纯治疗的效果欠佳,尤其是在肢体运动和独立生活能力方面体现的并不明显。现代研究指出,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3-4],同时也利于患者自我生活能力的提升,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中枢神经系统富含大量的神经干细胞,其有自我分化与更新能力,多处于休眠状态。其在适量刺激下,会激活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功能,恢复脑部循环。但脑卒中患者缺乏内源性神经组织干细胞,其自我修复能力差[5]。運动康复疗法可通过适度的频率与强度刺激激活该细胞,恢复神经系统功能,进而提高肢体与生活能力。在康复运动中包括对健侧肢体和患侧肢体的运动,其中以患侧肢体运动为主,并进行强制性锻炼,这样可有效促进神经网的优化,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进而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随着患者肢体功能的提高,其个人生活能力也有所提升,例如独立穿衣、吃饭、如厕以及轻度运动等。在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可选择多种运动方案,针对病情不同时期给予差异化治疗,可恢复语言、步行与活动能力[6]。在本次研究中显示, A组的运动功能与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增强运动功能,尽快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其需要根据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治疗时机,以获得较佳疗效。此结果再次证实了常规康复运动联合运动康复疗法的良好作用。
  综上所述,为脑卒中患者行常规康复+运动康复疗法可改善其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那 军.运动想象护理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24):92-93.
  [2] 王雅如,曾玉宝.常规康复疗法与运动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9,9(14):214-215.
  [3] 曲庆明,炊娟霞,赵玉伟.常规与运动康复疗法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对比[J].临床研究,2018,26(10):58-60.
  [4] 罗红英,黄 丹.偏瘫治疗仪联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5):190-191.
  [5] 胡树华.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J].名医,2020(03):145.
  [6] 郝利霞,孙艳冬,张 琰,王 静,王 莎,梁 宇,朱海霞.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1):3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3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