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物体识别的视角依赖与心理旋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诗琪 周国梅

  摘要 物体识别的绩效随物体的视角变化而变化,这一物体识别的视角依赖现象引发了研究者对物体识别的机制的广泛讨论。有研究者认为,心理旋转是导致物体识别视角依赖的原因,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物体识别中不包含心理旋转过程。两种观点都有来自于行为和神经机制两方面研究的证据。然而,现有的行为证据都是间接的证据,缺乏说服力。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直接操纵影响心理旋转与物体识别过程的因素,并把行为研究与能进行实时监测的眼动、脑成像等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 物体识别;心理旋转;视角依赖
  分类号 B842.2
  
  1 引言
  
  物体识别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人类必须具备物体识别的能力,才能辨别外界环境中的物体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进而得以进行适应性活动。外部世界的三维物体投射到观察者视网膜上形成二维图像,物体识别就是在此二维图像基础上发生的(陈鹏。符德江,2006)。当观察者看到的物体的角度、位置或大小等发生变化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也会随之改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识别出物体。这就是物体识别过程中存在的物体恒常(objectconstancy)现象(Tarr,2002)。
  物体恒常何以可能,是物体识别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的热点问题是,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时的物体恒常机制。大量的研究发现物体识别存在视角依赖现象,即对物体命名或判断两个刺激是否是同一物体的反应时或正确率随物体视角的变化而变化(Jollicoeur&Humphrey,1998;Lawson,1999)。当物体处于正立方位时,反应时最短,错误率最低。物体偏离正立方位越远,反应时越长,错误率越高。对于发生了平面旋转的物体(Lawson&Jolicoeur,1998,1999)以及深度旋转的物体(Lawson&Humphreys,1998;Tarr,Williams,Hayward,&Gauthier,1998)的识别都存在视角依赖现象。
  心理旋转任务也有类似的视角依赖现象。心理旋转这一概念是由Shepard及其同事在1971年提出来的。他们进行的一系列的研究(Sheoard&Cooper,1982;Shepard&Judd,1976;Shepard&Metzler,1971)发现,被试判断单个刺激是原始刺激还是镜像刺激或两个刺激物是相同还是互为镜像的反应时随两刺激视角差的增大而增加。研究者将这个结果解释为,被试在心理上将第二个刺激物旋转到第一个刺激物的视角,来判断它们是否匹配,这就是心理旋转的过程。刺激的视角差越大,心理旋转所需时间越长。心理旋转同外部世界中的物理旋转极其相似,前者为后者的模拟。两者所涉及的旋转过程都是连续的,而且它们之间的每一个过程都一一对应。
  由于物体识别的视角依赖现象与心理旋转的视角依赖十分类似,所以有研究者认为,心理旋转是导致物体识别视角依赖的原因。例如,Tarr和Pinker(1989)提出的多视图转换模型(multiple-views-plus-transformation)认为,物体以一系列熟悉视角在记忆中表征,每种特殊视角都有一种视图相对应,当输入新异视角的图像时,先对该图像进行心理旋转操作,使其可以与最接近的熟悉视角的图像进行匹配。
  然而,近年来,随着对物体识别与心理旋转研究的增加,研究者的看法发生了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仍支持心理旋转是导致物体识别视角依赖的原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物体识别不包含心理旋转的过程。下面我们将从行为研究和神经机制两方面对有关研究进行介绍。
  
  2 行为研究
  
  大量关注物体识别和心理旋转的行为研究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一些研究结果支持心理旋转是导致物体识别视角依赖的原因,另一些研究结果则支持物体识别不包含心理旋转的过程。
  2.1心理旋转是导致物体识别视角依赖的原因
  心理旋转的研究者认为,心理旋转是物理世界物体旋转的心理模拟过程,其特点是心理图象的旋转经过旋转路径的中间点(Cooper,1976;Cooper&Shepard,1973)。
  认为心理旋转是造成物体识别视角依赖的原因的研究者提出,物体是以一定的视角表征的。当人们遇到一个新异视角的物体时,就会对其进行心理旋转,然后判断它与所储存的某视角的物体是否匹配,从而做出识别(Jolieoeur,1990;Tart&Pinker,1989)。也就是,物体识别也经过了心理模拟旋转的过程。很多的实证研究为这一理论提供了证据。
  研究者基于连续可加性的逻辑,发展出了检验物体识别的心理模拟旋转过程的实验范式(Bundesen,Larsen,&Fan'ell,1981;Stemberg,1998)。在每个试次中,两个熟悉的物体(字母或数字)相继呈现,被试的任务是既快又准地判断两个刺激是否相同,而忽略视角的变化。如果被试进行了心理旋转,那么通过特定的转换路径的时间,可以由这条路径分割点的时间之和来预测,即tAC=tAB+tBC。也就是,从A转换到c所需要的时间,相当于从A转换到B与从B转换到C的时间之和。这样的证据可以说明从A转换到C的过程经过了中间点B。因此,物体识别的反应时是否连续可加可以说明物体识别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心理旋转(Graf,2006)。Bundesen等(1981)的结果发现物体识别的反应时确实具有连续可加性,为物体识别经过心理旋转提供了证据。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反应时函数是非线性时,仍存在旋转的连续可加性。总体上来说,物体偏离正立位置越远,识别物体的时间就越长(Steinberg,1998)。
  Kourtzi和Shiffrar(2001)使用启动范式的研究进一步支持在物体识别过程中存在心理旋转。两个启动刺激(一个正立的和一个旋转一定角度的物体)相继呈现,在较短的间隔之后,两个目标刺激同时呈现在屏幕上。被试的任务是当两个目标刺激相同时按键反应。结果发现当目标刺激的视角在两个启动刺激视角的中间时发现了启动效应。如,两个O度和90度的启动刺激,对30度视角的目标刺激有启动作用。这与物体识别过程包含了模拟心理旋转的假设是一致的。还有研究发现,对旋转物体的识别,序列呈现比随机呈现更有优势(Lawson,Humphreys,&Wagon,1994;Vuong&Tarr,2004)。即,几个图像按旋转顺序呈现(与物理旋转一致)比按随机顺序呈现,识别绩效更好。也就是,视觉图像的呈现与模拟旋转顺序一致时,有利于物体识别。
  研究者用不同的实验材料,以不同的实验范式,从不同的角度,为心理旋转是物体识别视角依赖的原因这一假设提供了实证证据。
  2.2物体识别不包含心理旋转的过程
  然而,旋转物体的识别依赖于心理旋转的观点

受到了很多研究者在理论上(Corballis,1988)和实证上(De Caro&Reeves。2000;Jolieoeur,Corballis,& Lawson,1998;Harris&Dux,2005;Hayward,Zhou, Gauthier,&Harris,2006;Lawson&Jolicoeur,2003; Willems&Wagemans,2001)的质疑。
  Lawson和Jolicoeur(2003)发现,平面旋转的物体识别绩效随视角差呈非线性关系。他们认为这不能被心理旋转所解释。Willems和Wagemans(2001)发现围绕不同的轴旋转的物体识别任务没有表现出差异,但是心理旋转任务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Jolieoeur,Corballis,和Lawson(1998)将物体在平面上旋转后,要求被试或者识别物体(物体识别)或者判断它是否在正立方向上朝左或右(心理旋转)。他们发现感觉到的或实际上的物体旋转会影响心理旋转但并不影响物体识别,再一次质疑心理旋转和物体识别有一个共同的机制。De Caro和Reeves(2000)比较了旋转物体的命名和朝向判断的结果,发现朝向判断呈现线性的视角依赖,而命名判断在60度的旋转视角之后渐趋平缓。并且,物体识别的间接测量,如重复知盲(repetition blindness)和启动,显示熟悉物体表征的激活很明显与心理旋转无关(Harris&Dux,2005)。而Hayward等人(2006)也发现对于新异物体,心理旋转呈线性的视角依赖,而物体识别和视角则呈倒V形关系。他们认为心理旋转和物体识别的视角依赖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心理旋转产生的视角依赖是因为在三维空间中心理上旋转物体的消耗。因此,心理旋转任务的成绩可以直接由两视角的差异程度预测。但是,物体识别更可能是基于两个不同视角的特征相似程度。也就是说,物体识别的视角依赖是由两种视角的物体外观的差异造成的。
  心理旋转与物体识别在不同条件下,视角依赖程度呈现不一致的情况,显示着心理旋转与物体识别的视角依赖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物体识别并不包含心理旋转过程。
  
  3 心理旋转和物体识别的神经机制
  
  行为研究的结果有很大的争议性,那么心理旋转和物体识别的神经机制又是如何的呢?研究者使用fmRI等技术,对正常人、脑损伤病人和猴子在心理旋转和物体识别过程中的大脑激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的结果同样存在很大争议。
  很多研究者认为,心理旋转主要与上顶叶(superior parietal lobe,SPL)和运动区域的激活有关(Alivisatos,1997;Richter,Ugurbil,Georgopoulos,&Kim,1997;Tagaris,Kim,Strupp,Andersen,Ugurbil,&Georgopoulos,1997)。而视觉物体识别则被认为主要有枕一颞区(occipital-temporal areas)的参与(Holdstoek,2005;Logothetis,Pauls,&Poggio,1995)。以上这些结果分别来自于物体识别的研究和心理旋转的研究。也有研究者(Gauthier,Hayward,&Tarr,2002;Wilson&Farah,2006))同时对比了物体识别与心理旋转的脑活动,发现类似的结果。即,物体识别激活的是与形状颜色等客体特征有关的腹侧视觉通路,而心理旋转则激活与空间定位及运动知觉有关的背侧视觉通路。具体地说,物体识别与右梭状回有关,而心理旋转与右上顶叶有关。并且神经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了识别旋转物体与心理旋转任务的双分离现象(Harris,Harris,&Caine,2002; Tumbull&McCarthy,1996)。这样的结果支持Hayward等(2006)提出的物体识别的视角依赖是由物体视角的外观差异造成的因此物体识别是与心理旋转分离的理论。
  然而,另一些研究则有不一致的发现。对视角发生变化的物体知觉和分类任务不仅激活了腹侧视觉通路,而且也激活了背侧视觉通路(Altmann, Grodd,Kourtzi,Bulthoff &Karnath,2005;Ganis, Schendan,&Kosslyn,2007;Grill,Kushnir,Hendler, &Malach,2000;Hasson,Harel,Levy,&Malach,2003)。这与多视图转换模型理论是一致的。根据多视图模型的预测,物体识别基于在腹侧视觉通路表征的多种二维视角,而视觉恒常则由激活顶叶背侧视觉通路的心理旋转实现(Tart&Pinker。1989)。 Sehendan和Stem(2007)使用fMRI直接比较了心理旋转与物体识别任务中大脑的活动,结果也支持多视图转换模型的预测。他们发现心理旋转与物体识别任务都激活了顶内沟和枕叶的相同部位。另外,一些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枕顶区域的损伤削弱物体识别能力。例如,一些病人的上顶叶(包括顶内沟和背侧视觉通路的区域)发生损伤后,出现“不常见视角缺陷”,这些病人可以有效识别正立或者其他典型视角的物体,但是在识别不常见视角的物体时存在障碍(Tumbull,1997;Tumbull,Besehin,&DellaSala,1997)。这些研究表明,对旋转物体的识别不仅仅与物体的外观差异有关,而是仍有可能有心理旋转的参与。
  
  4 研究的不足和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既有支持物体识别包含心理旋转的证据,又有不支持的证据。我们认为存在争议的可能原因如下。
  目前对于心理旋转与物体识别的行为研究得到的大多数都是间接的证据,缺乏说服力。支持物体识别包含心理旋转的研究中,Bundesen等(1981)是基于连续可加性逻辑,Kourtizi和Shiffrar(2001)是通过启动中间视角来说明物体识别过程像模拟心理旋转一样经过了中间视角。但是这些研究结果都不能直接证明物体识别过程中包含心理旋转。支持物体识别与心理旋转无关的证据主要是二者有不同的视角依赖模式(如,De Caro&Reeves,2000; Hayward,Zhou,Gauthier,&Harris,2006;Lawson& Jolicoeur,2003)。然而,不同的视角依赖模式只能说明被试进行物体识别时并不是将刺激心理旋转至正立位置再进行判断,并不能否定被试将刺激心理旋转至了一些中间角度。Tarr&Pinker(1989)也指出,被试心理表征的视角可以是多个视角。Bundesen等(1981)也指出即使在反应时函数是非线性时,仍存在旋转的连续可加性。因此上述研究中发现的非线性的物体识别视角依赖模式,也可能是由于被试将刺激心理旋转到了一些中间角度造成的。
  另外,物体识别过程中存在的心理旋转与纯粹的心理旋转可能存在区别。物体识别过程中进行的心理旋转可能与特征比较并不是独立的过程(Demeyer,Zaenen,&Wagemans,2007)。在心理旋转过程中,也可以对物体的大多数特征进行匹配。因此心理旋转和物体识别可能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者更可能既独立又联系。正如对两者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它们对大脑皮层的激活既有独立的区域,也有重叠的区域。
  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直接操纵影响心理旋转与物体识别过程的因素,深入探索心理旋转和物体识别如何联系以及存在哪些区别,并把行为研究与能进行实时监测的眼动、脑成像等研究结合起来,发展出能揭示物体识别和心理旋转的关系的更合理的理论模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1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