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永艳 张进辅 李 建

  摘要 迷信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而国内心理研究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章从迷信的定义、理论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迷信心理研究做了阐述,并总结了目前迷信心理研究的不足:首先,到目前为止迷信的定义还没有得到统一。其次,迷信心理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再次,对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争论,迷信心理测量工具的信效度以及文化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迷信心理研究今后应在迷信内涵、测量工具以及实证研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 迷信;超自然信念;迷信信念;迷信行为
  分类号 B849:C91
  
  1 引言
  
  迷信起源于原始初民的自然信仰。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的人们对雷电、风雨、做梦、疾病、死亡等许多自然现象既不能理解又无法控制,因而会产生恐惧、疑惑等心理,错误地认为自己周围存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拜、祈祷或用巫术、符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他们,才能消灾降福(王淑娟,李朝旭,2005刘连忠,徐汉明,2005)。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早期的迷信是人类意识的萌芽,是在主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自觉认识和思考世界的结果(郑国,2003)。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有了正确的认识,许多传统的迷信思想被磁除。但在当今科学如此发达的社会中仍然有许多人有迷信观念和行为,这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像赌博者、运动员等,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大学生中也很流行迷信(Burger&Lynn,2005)。为什么迷信经历了几千年的人类历史而没有得到消除,为什么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仍存在迷信心理呢?国内学者认为,从心理根源上来分析,迷信观念的产生在于人们对自身、社会、世界和宇宙等一些领域不能做到全知全能。在人的意识领域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为人类所不知,只要人不能做到全知全能,就不可能做到不迷信(王淑娟,李朝旭,2005)。Jahoda(1969/1999)认为,迷信倾向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因为它是人类适应机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这种机制,人类将无法生存。有关迷信心理的研究在国外算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而在国内,从心理学上对迷信的研究比较少。现就国内外有关迷信心理的研究做些阐述。
  
  2 概念解析
  
  提起迷信(superstition)一词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但要问到什么是迷信时,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迷信这个概念在西方学术界还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Jahoda(1969/1999)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迷信仅仅表明其使用者希望用它指出某种信仰或观点是错误的。早期的心理学研究者把迷信定义为:将可以自然解释的现象归因于神秘的或超自然的原因,或者是公认的将错误科学化的信仰。迷信也被定义为无根据的畏惧或害怕那些未知的、神秘的或想象的事物,特别是与宗教相联系的事物(Rudski,2003)。在心理学界不同的心理流派对迷信所持的观点也不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只要呈现强化物,就总会强化着什么,因为它一定和某一行为相联系。当反应和强化物之间只有偶然的一次联系,由此而形成的行为就叫迷信行为(蹇璐亦,2006)。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迷信信念作为一种歪曲的信念――个体能够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是歪曲认知的一个方面(Joukhador,Blaszczynski&Maccallum,2004)。Lindeman(2007)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将迷信定义为是将心理、物理和生物实体和过程的核心特质相混淆的一种分类错误。像心灵致动、传心术等都是将心理内容赋予物理和生物实体特征而产生的错误信念,还有相信天使、魔鬼等的存在都是将这三类核心知识相混淆的结果。在国外迷信这个词通常与超自然信念(paxanormal belief)等同。他们认为超自然信念就是那些违背基本科学原理的信念(Diaz-Vilela&Alvarez-Gonzalez,2004)。
  我国对迷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等领域,而在心理学界对迷信的研究还很少。从词源上看,迷信这个词在近代以前指代的是一种世界观,基本上是一个中性词。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迷信逐渐被赋予贬义色彩。而对迷信的定义也众说不一。从广义上讲迷信就是一切和近代科学相冲突的意念、信念以及与他们并存的行为。从狭义上来讲,迷信就是相信鬼怪、命运、灵魂等等超自然超物质的东西的存在,相信这些东西支配着世界和人生的一切。早期的研究者虽然并未明确提出从心理方面来界定迷信的内涵,但从其定义来看,基本上是将迷信看作是一种心理现象。而近期的研究更多的是从迷信的心理结构及特点来阐述迷信的内涵的。郑国(2003)从观念与行为两个维度对迷信进行了界定。从观念上讲,迷信就是非智信,不知而知;从行为上讲,迷信就是不知而行,盲从、执迷。刘连忠(2005)等认为迷信是指盲目地相信一些不实在、缺乏事实基础的事物或观点。而迷信行为则是指以迷信为认知基础的行为和实践。还有研究者指出,迷信是人们对内心中认为对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对鬼神天命的认同,祈求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张进辅,2002)。我国学者雒焕国(2001)从心理学的角度将迷信看作是一种态度。他将迷信定义为是从迷信者的迷信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一种对涉及自身利害关系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是其在所谓的凶吉问题上的知、情、行的有机统一体。
  以上有关迷信概念的阐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迷信的内涵,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迷信是一个包含很多内容的研究领域。迷信所包含的内容庞大而繁杂,这也正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迷信定义的原因所在。而从迷信定义的发展趋势来看,早期对迷信的界定主要着重于迷信现象的描述,而现在对迷信概念的界定更重视其心理内涵。
  
  3 迷信产生的心理原因
  
  迷信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它之所以经历几千年而没有消失是有其心理原因的。而对迷信产生的心理机制,国内外学者持不同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迷信是投射的结果;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迷信的产生是由于偶然强化的结果;持观察学习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迷信的产生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的;持归因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迷信观念的建立往往是由于人们在复杂的事物之间建立了荒谬的胡乱的因果关系。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能解释迷信的产生和保持,但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些迷信者明知道自己的观念或行为是荒谬的、与事实相违背的却仍然坚持相信。实践观察也发现有些迷信者认为自己并不迷信却时常表现出迷信行为。持动机观的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迷

信能满足迷信者的某种心理需求。
  3.1精神分析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迷信是投射的结果,即人将自己行为不曾意识到的动因转移到外界的结果。迷信者隐约可以感到自己行为的内在条件性,但又找不到满意的解释,于是就把行为的根源归于外界(张雅平,1992)。在迷信产生过程中,无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许多想法、恐惧和希望等由于不能被自我所接受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这些因素在潜意识中很活跃,以求能够得到出路。这必将威胁到自我,而消除他们威胁的方式之一,是将他们归咎于外部世界,即所谓的“投射”机制。例如,弗洛伊德的一位病人认为自己有超能力,他认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希望是全能的。这位患者曾讲过他的一个经历:他曾去过一个水疗基地,在那里他很高兴地得到了一个护士对他的好感。当他第二次又到这个基地时,他要求住上次住过的那个房间,以便与那个可爱的护士相邻。然而,这个房间却已被一位老教授所占。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想:“我希望他中风死去!”两个星期后,这个教授真的中风死了。他认为自己的思想能够杀人。那么为什么他对自己的思想有如此大的自信呢?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在童年期性欲发展还在自我控制之上时所形成的自恋情结向外投射的结果。弗洛伊德的一些追随者也曾研究过迷信。马默曾对“在木头上敲击三下”这样的迷信行为做过分析。他观察到当人们在敲击木头时往往带着羞怯。他认为这种羞怯是对命运、上帝或神的谦恭,因为所有这些神都是父母的代替者。换句话说,这是来自于童年时期的恋父、恋母情结的延续。在童年时期受父母的限制,孩子们的本能泔动不能任意表露而被压抑,这在成年后表现为一科焦虑而敲击木头这种迷信行为则是童年期受压抑的本能冲动向外投射的结果。与弗洛伊德将迷信看作是潜意识内容向外投射的结果相比,荣格更倾向于将迷信看作是人类灵魂的一种基本属性。他认为神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情结,它是人们为适应现实而发展出来的。尽管弗洛伊德和荣格对迷信的理解有所分歧,但他们的思想是有共同之处的。他们都认为迷信信仰和行为根植于人们的无意识心理过程中,并且都将迷信看做是心理构造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它很容易表现出来。而且他们都强调迷信中的情感成分。
  精神分析学派对迷信的解释如同其理论一样难以被证实,因此而带有神秘色彩。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精神分析本身就是一种迷信。这一学派将迷信归为无意识作用的解释在今天看来确实有些牵强,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情感因素对迷信的作用,迷信之所以经久不衰也可能是因为它包含着很多情感色彩。
  3.2行为主义的观点
  3.2.1偶然的强化
  从行为主义角度来讲,迷信行为的出现是偶然强化的结果,即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恰巧伴随有某种强化物,个体就认为这种强化物的出现和他作出的行为有关,当他希望再次得到强化物时,就会作出与以前类似的行为,而实际上个体的行为与强化物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蹇璐亦,2006)。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做出一个有效的反应,随之出现了一个期待的结果,则这个反应就会得到加强。当所期待的结果再次出现而没有相应的反应时,人们仍旧将反应与所期待的结果之间赋予因果关系,这种通过偶然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反应就叫做迷信行为(Rudski,2001)。斯金纳在一项实验中发现,在每隔15秒钟给鸽子喂一次食物,几分钟之后发现,一只鸽子在绕着圈儿走,而另一只鸽子在地上擦脸。斯金纳认为这是由于特异性反应与食物的呈现形成偶然的联系而得到强化的结果(Rudsld,2001)。这种特异性反应就称之为迷信行为。比如,在一次考试中用一支笔答题结果得到了很好的成绩,在以后的考试中就会一直使用这支笔,并把它作为“神笔”。运动员在比赛前的迷信仪式等都是偶然强化的结果。但并不是每次做出一个反应就一定可以出现相应的强化物。比如说赌博前要洗手,但并不是每次洗手都能赢,为什么那些迷信行为一旦得到强化后很难消退呢?斯金纳认为这是由于间歇强化的结果。与连续强化相比,间歇强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并不是每次行为的出现都能受到强化。这样对行为者来说,只知道做出一定的行为会出现所期待的结果,但并不知道哪次行为会得到强化物,对于他们来说要做的只能是不断的重复迷信行为以得到所期望的结果。一旦所期望的结果再次出现时,迷信行为则进一步得到强化,从而继续保持下去。以间歇强化形成的行为往往很难消失,这与结果的难以预料有关。
  3.2.2观察学习的结果
  我国研究者指出,迷信者的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而得到的(雒焕国,2001)。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如看到别人供奉财神而发了财,自己就马上请个财神供奉起来。而观察学习的结果从另一方面来说往往表现为盲目的从众。很多迷信者的迷信行为都是从众的表现。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有时,人们的迷信观念和行为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人影响的结果。比如人们在选择车牌号、电话号码时都不要带4、7的数字。看到别人带护身符自己也买来带,并认为这是一种时尚。观察学习是迷信得以广泛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迷信具有很强的社会感染性,当这种迷信观念或行为被一部分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时,很可能就会转化为一种习惯或潮流而流传下去。
  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迷信行为产生的外在原因,但这一解释忽略了人的内在动机。迷信行为之所以能长期的保持下去,并不能完全归结为间歇强化和观察学习的结果,而更多的应该是由于人的内部心理原因。
  3.3归因观
  科学哲学家海德认为人类具有强烈的寻求因果关系的心理倾向,人们在活动中不断作出有关因果关系的解释与推论,以此理解、控制和预测他们的环境以及随后的活动。迷信观念的建立往往是由于人们在复杂事物之间建立起荒谬的胡乱联系或错误的因果关系。本来两个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偶然的碰到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情境,例如某人去邻家串门,结果就在他到的那一刻邻家死了人,这二者之间本来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偶然的巧合。但在这种情境下,迷信的人就会把邻人的死亡归结为他的到来。他就被人们认为是“克星”、是“凶煞”。实质上这完全是一种毫无道理的胡乱归因。一些研究发现那些有超自然信念的人的心理归因更倾向于将普通经历错误的归因为超自然原因(Watt,Watson,&Wilson,2007)。比如,一些同学考试没考好就认为是由于自己没有去求神拜佛的缘故。考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有神灵在保佑。这种错误的归因往往与个体的归因倾向有关。认知理论认为,对有意义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人们总是力图认识并理解这个世界,将它置于一个清晰、有意义的认知图式中加以理解。很少有人能容忍陷于无意义而混乱的处境中,

因为人们需要对发生在周围的事有个说法,哪怕这种说法或解释是错误的。由于个人知识的有限性和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当人们在遇到自己所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往往倾向于将其归因为超自然的原因,以求对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解释。
  归因的错误往往是导致迷信的一个重要前提。但为什么迷信者明知道是错的还去坚持呢?从动机观点来说,这可能是因为迷信能满足人的某种心理需求。
  3.4动机观
  3.4.1寻求心理安慰
  揭示迷信观念和行为产生、保持的原因还需从其内在原因谈起。迷信往往是个体在无法把握未来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不可把握性容易使人产生危机感,导致人心理失衡,使个体不得不求助于外界某些能“预测”自己未来命运的载体,以安慰自己,达到心理平衡。迷信有其特定的心理安慰功能,它降低人们的心理失调程度,减轻心理焦虑,成为人们适应社会,求得生存的一种途径(王淑娟,李朝旭,2005)。这首先可以从人的存在形式谈起。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必然受到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的限制,生老病死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但另一方面,人作为理性的存在,他不仅试图把握自然规律,同时也会有超越自身有限性的理想。但面对自然规律,人又是那样的无助,这种失调所产生的压力是巨大的。超自然的渴望不能以理性的方式获得满足,人们就会幻化出新的认知元素,希望有来世、有灵魂、有天堂、有神灵的佑护,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寄托于神灵,把现实变为幻想,把今生交给来世,以消除无法驱逐的苦闷,减少认知失调,使心灵达到安慰和平衡。其次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冲突,一些人会产生心理不适应,感到迷惑不安,甚至精神空虚、悲观厌世、无所适从,急于想寻求精神的寄托。而迷信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心理支持。剥夺理论认为超自然信念是人们应对由于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不利而产生的心理和身体紧张的工具(Torgler,2007)。迷信心理能为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超自然的避难所,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某种慰藉。
  3.4.2个人对控制感的需要
  早在1969年,Jahoda就提出,迷信是在个体感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无法控制时产生的。而迷信通常被认为是在低控制环境下增加个体控制感的活动。在压力情境下,个体往往会采取迷信的方式来熏新获得控制感。有研究发现,1991年在伊拉克的海湾战争中,比起那些住在没有导弹袭击地区的人们来说,那些住在受导弹袭击的以色列地区的居民有更多的迷信想法。研究者们认为这是在压力情境下,人们通过迷信来重新获得对不确定结果的控制感的一种表现(Burger&Lynn,2005)。这一效应在那些不明确、低容忍度的个体身上表现的更明显。迷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控制感,至少可以解释为什么控制是不可能的。这反过来可以防止习得性无助的产生(MacDonald&Holland,2002)。不管迷信是否会引起积极或消极的结果,相信迷信或有迷信行为的个体总尝试去控制他们认为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环境。尽管他们的行动是错误的,但个体也许是通过迷信行为来努力尝试控制外部的、有潜在伤害的事件。
  
  4 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
  
  迷信的形成与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个体而言,迷信的产生既受到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体所处的外界环境的制约。
  4.1自身因素
  4.1.1心理控制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些人总是把成功归于运气或是机遇,而另一些人总是将成功归于个人努力或是能力。归因的不同往往会影响他们对事件的控制感,而控制感对迷信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不确定性假设,迷信的人相信特定事件的结果一部分取决于可控的力量,另一部分取决于不可控的力量。可控的力量在自己能力之内,以及在他人或力量来源控制之下(如,对手的技术,考试的难度)。不可控的力量包括机会或运气等。人们越是将结果归因于机会或运气,他们越可能求助于迷信。从本质上讲,迷信的人在试图将不可控的力量转化为可控的力量,这样,可以增加获得所期望的结果的可能性(Burger&Lynn,2005)。也有研究者认为那些感到自己难以控制自己生活的个体更容易相信超自然信念,部分原因是这种信念可以使他们提高控制感。一些研究已经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超自然信念倾向与外部控制点相关(Watt,Watson,&Wilson,2007)。这一结论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但也有研究结果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内控的个体更可能表现出迷信行为。究竟迷信与控制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一项对迷信运气的研究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这一研究发现,尽管运气被大多数人看作是外部的和不稳定的,但对于迷信者来说,运气是一种稳定的个人品质(Darkc&Freedman,1997)。他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好运能一直给他带来成功。他们认为自己是幸运几。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将运气看作是外部的和不稳定的。而是将运气看作是个人的和稳定的。这种信念是在特定情境下个体获得控制感的来源。那些相信自己总是很幸运的人也会认为他们的运气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控制,就像内部的稳定归因能导致控制感一样。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单纯的用控制源来解释迷信行为,可以说迷信的人可能将外控因素看作是内控的和稳定的。的确,尝试去控制运气可能是许多迷信和传统仪式的目的。即使是那些认为自己非常理性和科学的人有时也会做出迷信行为。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如果将成功归于外因,人们可能会努力改变运气或以某种方式来赢得对其他人的控制。当然,相反的假设可能也是对的。那些外控的人将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来改变命运,因此,他们的迷信行为将会减少,而那些内控的个体将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命运,于是,会使用更多的迷信行为(Bleak&Frederick 1998)。因此,不能单纯的说迷信的人更倾向于外控。还有研究者指出,为了了解超自然信念的心理动力功能,需要采用多维度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类型的超自然信念和不同范围的控制(Watt,Watson&Wilson,2007)。他们认为一些超自然信念(例如相信心灵制动和魔法魔力等)是与个体努力影响这个世界的个人能力有关,而另一些信念(例如传统迷信和宗教信念)似乎与宿命论和与更高的控制力量相联系(Watt,Wagon&Wilson,2007)。
  4.1.2认知能力
  “迷信”这个词总是与一些大家不大期望的特征相联系。迷信的人可能被认为是智商低的人。他们可能对迷信的解释存在认知上的错误。以往的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迷信与智力的一些关系。例如,Kflleen等发现高智商的高中生比起低智商的学生对迷信的相信程度更低(引自Farha B&Steward,2006)。Musch等发现超自然信念与低认知能力相关(引自Diaz-Vilela&Alvarez-Gonz~lez,2004)。

Hergovich和Arendasy(2005)的一项研究发现,超自然信念和推理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obe,s和Seager(1999)对非大学生被试的研究也同样发现超自然信念和推理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还发现,超自然信念与条件推理分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与概率推理没有显著的相关。但Musch和Ehrenberg(2002)的研究发现概率推理能力和超自然信念呈显著的负相关,但当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这一变量时,二者的相关消失,而在控制概率推理能力后,一般认知能力和超自然信念仍保持很高的负相关。这说明一般认知能力是超自然信念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概率推理能力只是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它与超自然信念的相关受一般认知能力的调节。Wierzbicki(1984)的研究发现,超自然信念与在三段论推理任务中犯错误的数量存在显著的相关。这一研究采用符号的(如果A为真,那么就能得出B;A为真;因此,将会得出B)和超自然的(如果一个人能准确预测另一个人所说的话,那么就存在心灵感应;一个人能准确预测另一个人所说的话;因此,存在心灵感应)两种推理内容进行测验,结果发现被试的超自然信念与以超自然为内容的推理任务中所犯的错误数量的相关更大些,但二者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进一步说明有超自然信念的个体不仅仅在与超自然信念相关的推理问题上表现差,在一般的推理问题上的成绩也不如没有超自然信念者。
  4.1.3思维类型
  迷信与思维类型的相关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超自然信念的相关在以往已有大量的研究。一些研究者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超自然信念呈负相关,但研究结果发现,二者的相关并不高。而一些对迷信与直觉思维的相关研究发现,直觉思维与迷信有正相关,靠直觉思维的个体更加迷信。例如,Lindeman(2005)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许多迷信信念如占星术、风水、人的超能力等与高直觉思维相关,并且与低分析思维和低情绪稳定性相关。他们认为直觉思维是区分迷信者和怀疑者最好的因素之一。迷信源于直觉思维,而不是由于分析思维功能失调引起的。信息加工双过程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分析思维与超自然信念没有更强的关系。信息加工单维度理论假设分析思维的发展可以减弱迷信信念,这一假设的前提是迷信思维是分析思维的反面。即推理是单维度的,错误的推理可以通过教育课程中的理性思维来取代。而双过程理论认为推理不是由最初的带有错误倾向的过程线性发展为合理的精确的推理。而是认为人有两个独立的信息加工系统,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他们有不同的神经基础,不同的操作规则和不同的进化历史(Aarnio&Lindeman,2005)。也就是说迷信观念更可能是由直觉思维引起的,而非分析思维功能失调产生的。
  4.1.4心理健康
  迷信的人心理是否健康,这一直是很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Windholz和Diamant的研究发现超自然信念和MMPI中的疑病、精神分裂、躁狂有正相关(引自Roig,Bridges,Renner&Jackson,1998)。还有研究发现,迷信与强迫症呈正相关(Zebb&Moore,2003),有强迫症的人所表现出的强迫仪式是完全迷信的,他们对完全不能引起疾病的东西的恐惧带有神奇思维(Moulding&Kyrios,2006)。此外,迷信与分裂倾向和特质焦虑也都有显著的相关(Wolfradt,1997)。我国一项研究(李丹,2006)也发现大学生们迷信心理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从以往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迷信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更多地体现在迷信与焦虑的关系上。迷信和焦虑似乎有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引起焦虑的事件和反应的控制无能(Zebb&Moore,2003)。Neil(1981)等认为迷信行为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运动员降低焦虑,建立自信和应对不确定的事。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同一性和迷信行为有正相关关系,这表明,高运动同一性(athletic identity)的运动员在体育竞技中会有高的迷信行为(Todd&Brown,2003)。对于这一结果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高运动同一性的运动员将迷信作为一种应对机制来降低竞争焦虑,同时保护自我(Todd&Brown,2003)。
  以上研究均显示,迷信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体验到心理痛苦的个体和迷信的人可能都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感到无能为力。但二者的因果关系还不明确。迷信和心理健康关系的一个可能的假设是迷信可以为体验到心理痛苦的个体提供一种防御机制来应对心理上的不适感。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的个体,他们的迷信观念或迷信行为越多。这一假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2环境因素
  迷信观念和行为的产生不仅与个体自身的因素相关,外界环境对其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4.2.1教育
  说到迷信人们总会用落后、愚昧无知、没有文化等来形容。而针对迷信的一个常用对策往往就是教育。教育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迷信信念。但从以往的研究结果来看,教育对迷信的影响并非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很多研究结果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首先从教育水平对迷信的影响程度来看,一些研究显示,在大多数包括许多不同教育水平的被试的研究中,超自然信念在受到更高教育的被试中不是很流行。Aamio(2005)等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比大学生有更高的超自然信念(宗教信念这一维度除外)。但另一些结果并没有支持这一结论。一些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高等教育的几年中超自然信念保持相对稳定(Aarnio&Lindeman,2005)。还有的研究甚至发现随着教育水平的升高,对超自然信念的相信程度会增加(Farha&Steward,2006)。我国一项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大学生的迷信有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李丹,2006)。
  其次,从不同学科来看,教育对迷信的影响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Aarnio和Lindelnan(2005)对3141名荷兰学生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医学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最低的超自然信念,教育学和神学学生的超自然信念最高。还有研究发现物理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不信迷信,而旅游专业的学生倾向于相信每一种超自然信念。但当他们的专业被分为科学和非科学组时,这种差别只表现在宗教这一维度上(Diaz-Vilela&Alvarez-GonTAlez,2004)。一些研究还关注了学术背景对超自然现象接受程度的影响。Vitulli观察到一般心理课程可以减少对一些具体的超自然信念的相信程度(引自Diaz-Vilela&Alvarez-Gonzfilez,2004)。Morier等的研究也发现科学方法课程能显著提高学生对超自然信念怀疑态度

(引自Diaz-Vflela&hlvarez-Gonzalez,2004)。但也有研究发现了不同的结果: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或者更少,或者水平相同的超自然信念(Aarnio&Lindeman,2005)。Salter发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各个学科的学生对超自然信念的相信并没有差异,也没有随在大学中时间的加长而减少。
  可以说迷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变量,而教育对迷信的影响也与迷信本身的特点有关。有研究者指出,新时代信念可能更吸引那些有良好教育的人,对他们来说追求这种精神上的活动是有吸引力和时尚的(Torgler,2007)。受更好教育的人对占星术、转世投胎、或鬼更少相信而更可能相信心灵感应、超感官知觉和记忆错觉(deia vu)(Torgler,2007)。
  4.2.2不确定情境
  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指出,迷信通常产生于不确定情境下。这一说法的最早提出者是人类学冢Malinowski。他注意到当Trobriand的岛民们去不可预知的、危险的海洋出海时,他们会进行复杂的迷信仪式,但是在浅海和静水中捕鱼时不会有迷信行为。Malinowski推测,岛民们在用迷信来努力控制与在陌生海里捕鱼相联系的不确定结果(Burger&Lynn,2005)。在模糊、不确定和无法控制的情境下迷信观念和行为往往会增加。有研究者发现在美国大萧条时期对占星术的兴趣有所增加;在德国,迷信与在1918年到1940年的经济危机有直接的相关。Dudley(2000)发现那些暴露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中(这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状态)的被试会报告有更高的迷信信念。这一研究也发现有更高水平迷信信念的被试在随后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中的成绩并未降低,而低水平信念者他们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中的成绩降低。这表明超自然信念可以降低由尝试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无助感。Tsang研究报告在中国社会中,迷信在那些不稳定的和不可预知的商业中更加流行。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从迷信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三方面对国内外迷信心理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首先,从迷信的定义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也是迷信心理研究多元化的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概念的不统一造成研究结果的不一致,研究结论无法推论到其他方面而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从而阻碍了迷信心理研究的进展。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整合迷信的概念成为今后迷信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从迷信心理理论发展来看,不同的理论流派从各自的角度对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但从以往的研究来看,这些理论还缺乏实证研究,因此,这些理论基础并非那么坚固,甚至在同一理论流派中还存在许多争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须完善这些理论。
  再次,从影响因素来看,迷信心理是在个体与环境双重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国外对迷信心理的相关因素研究比较多,但研究结论还存在许多争议。有的研究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一方面与研究本身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迷信心理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为关注的是迷信心理的测量工具,以往研究大多数采用的是由Tobackv和Milford编制的《超自然信念量表》(ParanormalBeliefScale,PBS),但这一量表本身还存在许多争议,例如,在维度数量上有研究者提出五个维度最佳(Lawrence,Roe&Williams,1997),有研究者认为四个维度最合适(Hartman,1999),还有研究者指出两个维度最合适(Lange,Irwin&Houran,2000),甚至有研究者提出单维度的超自然信念量表(Lindeman&Aamio,2006)。在题项设置上也存在争议,有研究者提出该量表对迷信的描述采用的都是消极词汇,缺少积极的描述,而积极迷信可以说是迷信心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该量表还存在文化适应性问题,因为迷信的产生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很大,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存在截然不同的迷信心理,因此这一量表的推广受到文化背景的限制。
  而我国的迷信心理研究还处在描述阶段,而很少有研究能上升到实证研究阶段,从以往研究来看,我国的迷信心理研究还须在以下几方面有待提高:第一,从心理层面探讨迷信的内涵;第二,编制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迷信心理问卷。由于我们缺乏迷信心理测量工具,所以实证研究很难进行下去,因此,编制迷信心理测量工具成为我国迷信心理研究的重要一步;第三,实证研究是理论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今后我们还须积极开展实证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1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