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重点企业改革发展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俊涛
重点企业引领贵州工业
上世纪末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的“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时期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充分发挥资源富足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经济,贵州经济社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十一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人们看到,这期间,国家出台了加快西部发展和组建大企业大集团的政策措施,贵州省抓住这个难逢的机遇,结合实际,出台了西部开发的实施意见,全心全意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加强以交通电力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发展和投资环境,谋规划上项目争资金,“西电东送”拉动了贵州煤炭电力和其他高耗能产业产品的快速发展。同时,省委和省政府在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再提出发挥我省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继而进一步提出培育“百亿企业”的思路和措施。在企业的土地、矿山矿产和烟叶等资源配置,电力、交通运输、重要物资的供应,企业重大发展项目的申报,税收优惠,发生重大矛盾与磨擦事项等方面加大支持和协调服务,一企一策,通过现场办公会、专题会、联席会等方式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为了抓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经常深入这些大企业视察。调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时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在政策和政府的有力支撑下,培育和成长出一批大企业大集团。
省统计局2006年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贵州重点企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引领作用凸显。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省统计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发放调查表和选择企业现场重点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2005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含非工企业)的发展进行调研。得出结论: 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有39户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18户,贵州电网公司和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产值都超过百亿元,分别达到165亿元和110亿元;贵州金元电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铝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三家超过了50亿元。39户企业不到全省全部企业的1%。但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53.22%;实现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1.4%;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81.2%,对财政税收的贡献超过70%以上。可以说,这39户企业基本上撑起了我省整个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
记者在省国资委采访时了解到,截至2006年底,省国资委26户监(托)管企业(不含已进入政策性破产程序的遵义铁合金公司)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410亿元、上缴税金和实现利润分别为53亿元、33亿元,与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相比,分别增长88%、96%、267%。其中,工业企业和集团占了绝对的比重,仅2006年。销售收入、上缴税金和实现利润就分别占到80.84%、90.69%和121.47%。
从不同渠道不同时段获得的数据虽然不同,但结论却惊人地一致:重点企业在领跑贵州工业发展。
重点企业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壮大
在新经济发展时代,市场需求正朝着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各个企业所在的产业行业和环境虽然有异,但重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思路和举措却体现出明显的规律。
创新营销模式,强化市场开拓。宏福公司在市场营销中突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创造性提出了“宏福村”建设的销售模式,使全国各地一批村寨直接成为宏福肥料的终端客户。同时,免费为“宏福村”的用户提供农技咨询,引导农民朋友识别真假化肥,并实行跟踪服务。目前,“宏福村”已逐渐成为宏福公司销售网络终端的支撑点、产品销售的增长点、农化服务的切入点、新产品的示范点,建立起稳定的厂商农利益共同体为宏福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市场支撑。茅台集团倡导和推进文化营销,以挖掘和宣传国酒文化为主线,加大对长期适量饮用茅台酒有利健康的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倡科学饮酒,正确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的、时尚的消费观念,企业形象、茅台酒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进一步提高;加大服务营销,以建设专卖店为主要手段,不断追求“超值服务”。在业内率先提出“一对一”顾客服务模式;开展个性营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市场不断得到新的拓展。
倾力打造企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茅台集团在品牌建设中通过将茅台酒悠久的酿造历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茅台品牌的感染力。近年来摈弃“酒好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大举在境内外各种知名媒体进行茅台酒品牌的宣传,通过扩展品牌内涵,发掘、升华茅台的品牌价值,全力打造茅台品牌,使之成为了企业逐鹿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06年,茅台的产量达到了13800多吨,年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黄果树烟草集团在打造品牌中,形成了“以品牌整合推动市场拓展,以市场拓展促进品牌信誉提升,以品牌信誉提升促进品牌成长,以品牌成长推动品牌营销”的品牌建设之路。通过整合品牌。提高品牌集中度。使品牌数量从2000年底的91个减少到2006年的“黄果树”、“遵义”、“贵烟”等7个,规格从300多个减少到27个。其核心品牌“黄果树”。2004年单品牌市场覆盖率列全国第一位。2005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黄果树”品牌的产销量从2000年的30多万箱发展到2006年的133.58万箱,单牌号销量列全国烟草行业第五位,省外市场销量迅速恢复和扩大,2006年销售收入121亿元,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
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强科技创新,形成规模发展。中铝贵州公司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使产品质量一、二级以上品率均达100%,降低物耗中氧化铝回收率为90%,氧化铝综合能耗降低了114千克/吨。茅台集团在2003年突破万吨生产能力后、又进行2000吨技术改造,向新的万吨工程建设启动。茅台集团习酒公司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的DF-911的发酵微机控制系统工程,实现了优质、高产、安全和低耗的生产目标,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使用微机架式制曲工艺的白酒企业,2005年荣获中国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一等奖。水钢集团通过“对标挖潜”,稳定和提升了各项主要技术指标,通过“以新带老、技改治污”,大量采用成熟、高效的污染净化技术和装备,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专业带头人的作用,进行多极别高强度钢筋及品种钢的开发,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2006年跻身全国年产300万吨钢能力的冶金企业行列,
销售收入达76亿元。贵州轮胎公司建设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一批从事轮胎开发和研究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先后与多所著名院校开展技术合作,把有限元分析技术利用到轮胎的设计和分析中,在国内型架式大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近几年。年均完成技术进步项目几十项,开发新产品近百个,保证了公司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国内先进水平。
以西电东送为契机,我省加大电力机组和线路的建设与改造,“十五”新增电力装机容量824.25万千瓦。新增输电线路657千米,统调装机容量达1324万千瓦,电网统调发电量648亿千瓦时。2006年,贵州电网公司所属发电厂新增装机容量499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已达1817万千瓦,全年共计发电量831亿千瓦时,售电量751亿千瓦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62亿元。
以人才为企业发展之本,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茅台集团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员工学习成长方式,连续多年保持100%的培训率。实施了公司人才储备制度,大量招聘大中专学历毕业生;与江南大学、贵州大学合作开办了发酵工程大专班;先后组织了三次白酒品评师资格培训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有利于企业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奠定了企业腾飞的人力资源基础。黄果树集团每年投入人才培养经费达300多万元,陆续对一批科技、管理人员进行硕士课程培训,对1000多名营销人员、技术人员进行职能技能培训:“十一五”期间,计划引进10个博士生、100个硕士生、1000个本科生: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度,以学科带头人为总负责人,对首席科学家实行年薪制,在住房、晋级、评先、进修、加薪、资金等方面给予其特殊待遇;造就3至5名在全国卷烟工业系统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
重点企业改革发展的启示
曾参与重点企业调研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翰武告诉记者。重点企业的发展壮大,归根结底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宏观方面,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软硬环境得到改善;二是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与机制发生转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三是微观基础方面。逐渐向市场接轨,加强企业管理,开发市场,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这些经验、做法,对我省其他企业今后的改革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和服务。如对茅台集团的打假保品牌行动,各级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就亲自过问和强调,督促办理,从而使茅台牌子发扬光大,越做越响;对黄果树烟草集团的烟叶种植和收购及等级价格,一直是作为省委省政府和烤烟种植地各级政府的大事来抓,贵阳烟厂的择址征地搬迁事宜都列为党委和政府的大事关心支持。金元公司、黄果树烟草集团、水钢的整合重组、六枝矿务局的破产也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支持下,将其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来抓,得到顺利实施。贵铝公司的铝土矿资源和技改扩能上规模的项目同样倾注着省委省政府的良苦用心,全力支持其做大做强和持续快速发展。盘江、水城和六枝三大煤矿由国家下放贵州省管理时,正处于煤炭产销低谷、行业不景气阶段,省委省政府加大支持和扶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产、销、价格、资金、项目、矿山资源、历史包袱、企业体制和管理等实际问题,使企业逐渐摆脱困境并迅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我省认真落实国家债转股的政策,使宏福、开磷、水钢、盘江、遵义钛厂等一批国有企业减轻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推动了企业的组织结构改革和完善,促进了企业相对轻装地开拓市场。
改革开放,使企业如虎天翼。在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探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大企业的改革改制力度,建立健全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机制,推动国有资本的优化重组和合理流动,建立健全企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各种所有制的资本相互参股,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使大企业大集团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加上企业自身逐渐向市场接轨,加强企业管理,开发市场,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使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如贵州轮胎厂为适应上市公司的要求,加大内部的改革,建立了一套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成为我省国有控股的现代企业的典范。水钢与首钢的重组整合。使水钢在生产技术、规模和市场上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了竞争力。金元公司连续几次改革重组,成为个人投资、法人投资和国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基本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几年时间就由小变大,2006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盘江煤电(集团)公司实施资产多元化重组,不断优化资本整合质量,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六枝矿务局破产后重组为六枝工矿集团,加强内部改革和管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开发市场,得到了新生。开磷集团进行大刀阔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并实施企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实现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海尔、海信、山东兖矿、瑞安水泥等企业,不但在贵州找到了发展空间,还增加了贵州对外开放形象的影响力。
开发市场,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增强发展后劲。
决定企业成长和发展因素的还是企业自身。从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和分析看,他们的共同特征或相同的经验是:从企业组织结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理念逐渐向市场接轨;切实加强企业的生产、营销、质量和成本核算管理;加强市场营销和市场策划及宣传,采取各种措施方法稳定市场和开拓市场;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大力培养、引进、使用高级人才和实用的技能人才;重视科技进步,开展科研开发,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增强发展后劲;实施名牌和规模扩张战略,把保质量创名牌,做大做强定为战略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0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