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舒坤伦

  摘要: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与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而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小学科学属于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大胆实践,鼓励其创新,提高其实践能力。在此,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 科学 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每节新课的开始教师要导学、激趣,创设好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有个和谐安全的气氛,这也就达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课堂,而不是被动地只听教师的言语讲解,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例如我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我首先让同学们将马铃薯放入清水中,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一致都说是沉,可当我进一步地问:“马铃薯在其他液体中会不会上浮呢?”全班学生就产生了分歧,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已经激发出了学生想要知道正确结论的欲望。这时我将马铃薯放在了我课前调制好的浓盐水中,发现马铃薯浮起来了。可还有的同学对我的演示实验产生了质疑,认为老师在骗他们,他们居然大胆地站起来问:“老师,你放的是马铃薯吗?”“老师我感觉你放的是生姜?”“老师我也想调试浓盐水,白糖水可以吗?我发现全班同学都想亲自探究,竟然连平时上课捣蛋的同学也把手举得高高地要参与实验。所以说借助课堂导入让学生提出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还能积极地投入到实验探究中。
  二、激发学生想象力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创新。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而且不受思维定式的限制,他们的想象往往能在科学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解决成人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处于自由想象的环境中,为学生进行想象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在必要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再次,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能随意否认学生的想象,要对学生的想象持肯定的态度。例如学习《地球引力》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地球引力的普遍存在。然后,让学生想象对没有地球引力的太空失重现象等。
  三、尊重学生
  有些学生由于自卑心理,尤其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担心自己的问题太过简单和浅显,怕被老师批评或者是嘲笑,因此,不敢在老师面前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相较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更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更差,教师的语言和行为,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问题,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管问题是不是比较浅析和幼稚,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问题不明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对于提出幼稚问题的学生,应在肯定他的勇气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当学生提问得到教师肯定的时候,他们就愿意将自己不懂的、持怀疑态度的知识呈现在教师的面前。他们就愿意提问,乐于提问,并在问题中进行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
  双基训练是指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双基训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与基础。如本研究中的现状所反映的情况,许多学生受到个体知识面狭窄与思维能力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的问题意识淡薄。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科学课程设计的内容比较广泛,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师要把握科学课程内容的这一特点,做好学生基础知识的铺垫工作。科学教师可在每节课前布置好预习内容,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上课时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汇报成果,对本节课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有一概括了解,在此基础上在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源泉,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创造发明的首要步骤,通过发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兴趣中、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1)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2)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3)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4)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5)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能观察得准确、全面、细致。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
  总之,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学习,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虽然严谨,但是可能因为学生自我的提问而不断的获得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的培养要随时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提问,大胆放手的让学生去做,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肯定会领会科学学习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冯建强.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6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