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种方法欣赏音乐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令

  摘要:音乐欣赏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以为主要有一下几种:想像取名法、主题识记法、对比欣赏法、音乐评价法等。
  关键词:多种 方法 欣赏 音乐 例谈
  
  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有些作品有着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对于培育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审美趣味、思想修养,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就很难使这些高雅的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深处,引起年轻人情感共鸣,因而也就难于发挥音乐艺术的积极的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功能。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吸收同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一、想象取名法
   在作品欣赏前,教师对作曲家及有关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知识一概不说,先让学生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想象为作品取一个曲名。如笔者在让学生欣赏《培尔 .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后,同学们兴趣浓厚地说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曲名:《春天的早晨》、《湖光山色》、《幻想曲》、《春天的旋律》、《飘》、《远航》等等。为了防止学生对音乐的“贴标签”、“玩文字游戏”,我要求学生解释自己命名的曲名含义。并说说音乐旋律、节奏、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特点。实践证明,这种欣赏想象取名的教学方法打破了常规的欣赏课程式:出示作品名称----介绍音乐家----交代时代背景----分段听----完整听----谈感受----教师小结。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和音乐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主题识记法
   主题是乐曲的主要思想,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当我们想到一首乐曲时,我们总是忆起代表和象征那首乐曲的主题旋律,为此,在欣赏旋律性较强的作品时,可以通过听、唱、奏等途径让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进一步分析主题旋律的音乐特征,为全曲的欣赏作好铺垫,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我让学生哼唱 “爱情主题”、“共读共玩”以及“封建势力”主题,并通过片断欣赏,让学生说说各段音乐的特点,学生不难听辨出优美抒情的爱情主题,欢快、活跃的共读共玩主题和凶残蛮横的封建势力主题,然后结合主题欣赏,讲解奏鸣形式结构,最后让学生欣赏全曲。有的学生听后说道:“原来交响音乐的写作发展是很有规律和逻辑的”,反之,学生定会觉得交响音乐杂乱无章,不可捉摸而听不懂。因此,主题识记法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把握音乐的发展变化,深入细致地感悟音乐语言。
   三、对比欣赏法
   对比欣赏法就是指通过聆听、思考、深入浅出地分析作品创作与演奏过程中的对比因素,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对比是音乐家创作、表演音乐的重要方法,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若能准确地分析,比较音乐中存在的对比因素,理解音乐发展与变化的特点,无疑会加深欣赏者对音乐的体验,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具体在教学中,对比欣赏有以下四个方面。
  ⑴ 同一首乐曲中各部分音乐形象之间的对比
   如《北京喜讯到边寨》《牧童短笛》《春节序曲》等作品,音乐的各部分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音乐的对比变化,并且想象这种对比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意境与形象,而不必去划分段落、解释各段的音乐内容。
  ⑵ 不同演奏版本的对比
   众所周知,音乐演奏(唱)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因而带有演奏家特有的风格,不同的大师对同一首音乐作品的诠释与表演风味迥异,常常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能让学生仔细听辩,找出对比变化,同样也可以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例如歌曲《我的太阳》是众多男高音歌唱家的保留曲目,特别是最负盛誉的 “三大男高音”的演唱更是令人精神爽朗、赏心悦目。在课堂上我为学生播放了“三大男高音”演唱录音,通过欣赏使同学们感受到帕瓦罗蒂的歌声犹如铜管乐器的音色一样,刚键有力、明亮辉煌、热情奔放;多明戈嗓音饱满、刚中带柔,歌唱富有戏剧性;而卡雷拉斯的演唱线条清晰、气息均匀、深情投入;总之,三位男高音的歌声各具风格,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
   ⑶ 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欣赏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题材、体裁、民族、年代以及种类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如为了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作用,在一节音乐课中,我让学生欣赏了《梅花三弄》和《一个华沙幸存者》两首作品,要求找出两首作品音乐语言(即旋律、节奏、和声、调式、音色等)、音乐形象、作品风格、音乐情感、作品意境五个方面的不同,由于这两首作品存在着鲜明的对比,通过聆听、比较,学生均能做出正确的解释,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通过不同作品的对比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四、音乐评论法
   音乐欣赏是音乐的第三度创造,是审美主体在音响感知的基础上,通过理解想象和联想对音乐加以自己的补充。因此,对同一首作品的欣赏,往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音乐评论法就是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民主气氛,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看法。音乐评论可以是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两种。评论的角度可以是乐曲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音乐特征、表演风格等。例如在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后,我问学生对音乐有何感想?有位同学说到: “这首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贝多芬坎坷、不幸的人生和他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的音乐和他的人一样,充满着英雄的气概,人生无坦途,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笔者在执教《十面埋伏》、《梁山伯与祝英台》、《命运》等教材中必听曲目后,通常请学生写一篇听后感,我不要求文章的体裁、字数,只要求有真情实感,结果同学们大都能认真完成。但是运用音乐评论法须注意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深刻情感体验,能与音乐形成强烈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讲,有感而发。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多媒体或进行课堂表演(师生演唱、演奏、舞蹈、配乐诗朗诵)等多种途径与方式进行教学作为铺垫。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评论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作品欣赏活动中,从音响感知、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欣赏。
   音乐欣赏课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要让经典音乐对学生来说不再感到望而生畏,变曲高和寡为 “曲高和众”,关键就是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艺术感官,提升艺术欣赏水平。事实证明,只要能发挥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设出合理的教学艺术空间,学生们脑海中的艺术精灵就能在高雅的艺术殿堂里愉悦、轻松、自由地翱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1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