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黎显俊

  摘要:由于学习个体智力、思维的差异性,在阅读中获取的信息就存在了答案的不唯一性。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实施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的问题。课堂的环境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教师对个性存在差异的学习者与他们获取的独特信息的理解与尊重,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个性化 阅读途径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初中语文如何实现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一、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环境
  教师要善做一个“构建”者,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思考、交流、表达,使课堂教学成为多边交流、多向流动的过程。教师还要善做一个“引导”者,善于觉察他们独特新颖的视觉,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再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在轻松、平等的课堂环境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在教学中,师生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老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拥有充足的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让语文课本成为学生阅读作品后尽情挥洒感受的园地。让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等,在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具有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或有疑而问,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在宽松的课堂中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合作与探究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基础。因而,能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语文教学改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生动活泼、省时高效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谓“授之以渔”。
  三、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
  引导学生感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形成独特感觉。读过的作品,即使有个人的独特见解,生怕说出来会贻笑大方,总要求得个十拿九稳,于是就不敢交流,这是虚荣心在作祟。久而久之,导致心理痼疾,越怕说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怕说,个体的、独到的甚至哲理性的顿悟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遮遮掩掩中消弭殆尽了。阅读教学必须让阅读主体明白:个体文化差异、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对作品原初寻绎理解上的差异,有差异才是正常的,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还有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让他们明白自己是阅读的主人,谁也代替不了也是无法替代的。面对文本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同时伴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质疑,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经典的解读永无止境。如《锦瑟》的阅读中,可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初步感悟诗情,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分别用《锦瑟》中的一联诠释一种感情或诠释一段故事。创设的情境给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自主创造空间,所以,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其实,这样的设计正是化难为易,化生涩为易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跟《锦瑟》中朦胧的感情相似的内容。只要他们能够理解诗句的大意,个性解诗就不成问题。
  四、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及智力水平,使语文阅读教育目标尽可能地适应他们应有的发展水平。对于悟性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质疑思辨,张扬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要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而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则重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有耐心去阅读,去思考。不要苛求学生,要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松、愉悦的去读书,去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个性层次差异的问题,力求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阅读中都能够有所收获。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强调的是阅读文本要披文入情,要潜心吟味,这样文本的意义因读者的感悟体验,而彰显价值,感悟体验不但根植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
  参考文献:
  [1]赵其美《论阅读教学中学生生命灵气的点燃》。
  [2]石红《探究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1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