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延伸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孙中山: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富强之国”
  
  孙中山在“中国在地球上为一最贫弱之国”的时代,要求“诸君立志”,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富强之国”,并且号召四万万人都要有这项志愿。
  中国不仅要和英国、美国并驾齐驱,还要驾于它们之上,这是孙中山的伟大志向。他在1894年于《上李鸿章书》中就提出了自己的改革纲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认为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四者既得,中国“必能驾欧洲而上之”。孙中山后来还多次讲到,实行“三民主义”,要建设一个驾于欧美之上的“世界第一富强之国”。
  把中国建设成为“六至”、“四最”国家,是孙中山一生的奋斗目标。世界第一的中国,在孙中山的心目中是一个“四最”、“六至”国家。所谓“四最”国家,就是世界最强之国、富甲天下之国、政治最良之国、民众最快乐之国。所谓“六至”国家,就是:至大、至优、至进步、至庄严、至富强、至安乐。
  他认为,作为世界最优秀民族一分子的中国人,一定要有驾于西洋人和东洋人之上的大志气。他说“因为我们的土地广,人民多,中国人天生的聪明才力,比较西洋人、东洋人都要好得多。我们国家改造好了,中国强盛,还要驾乎他们之上。中国人所享的幸福,也当然在西洋人和东洋人之上。大家为国奋斗,造成世界上第一个好国家,才是大志气。希望大家从今天起,要立这种大志气。”
  孙中山认为,学习美国,首先要学习美国的立国精神;赶超美国,必须要立国家和民族的大志向。1919年10月10日,他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中说:“我中国地大物博与美同,而吾国农产之富,矿质之丰,比之美国有过之无不及。劳力之人工,我即四倍于美国。我国所欠缺者,资本也、才能也。倘我能得此两要素,则我之实业发达,不特可与美国并驾,且当四倍于美国。”
  使“地球上人类最光荣之伟绩,由中国人建树之”,这是孙中山强烈的使命感。孙中山还提出:主张和平,主张大同,使地球上人类最大之幸福,由中国人保障之;最光荣之伟绩,由中国人建树之,不止维持一族一国之利益,并维持全世界全人类之利益焉。
  
  邓小平:不提“中国第一”、“赶超美国”的词语,但带领中国人民冲刺世界第一的愿望无比强烈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冲刺世界第一,是于融入世界中领先世界,在“韬光养晦”中大有作为。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就充分体现了他追求世界性大作为的战略气魄。他强调振兴中华民族,也是要实现中国世界第一的地位。振兴中华的含义,就是世界第一;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国要再度成为世界第一。
  邓小平虽然在公开讲话和出版的文集中,没有提到“中国第一”、“赶超美国”的词语,但是他带领中国人民冲刺世界第一的愿望无比强烈,他在改革开放中向世界第一冲刺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使中国离达到世界第一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的总体设计就是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而进行设计的。他的总体设计是一个体系,内容丰富,包括:一个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一条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个奋斗阶段――三步走,从温饱、小康,到21世纪前50年实现富国强国梦;一个和平发展大战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邓小平早在1977年5月24日时就指出: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
  1990年4月7日,邓小平在在一次重要谈话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现在已经是一个政治大国了。”“中国人要振作起来。大陆已经有相当的基础。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资料收集:人民论坛见习编辑 张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9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