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彦丽

  摘要:本文在对海西农牧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情况进行梳理的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海西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建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while carries on which to the Heisey animal husbandry labor force shift and the employment status combs, has analyze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d promotes the Heisey farmland and pasture surplus-labor reasonable shift suggestion.
  关键词:海西 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
  key word: The Heisey farmland and pasture extra labor force shifts and gets employed
  
  近几年,随着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以及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牧区有限的资源需要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如果大量的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出来,仍在有限的土地(草场)里“刨金”,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将难以提高,农牧区的全面小康也难以实现。因此,积极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安置农牧民的就业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海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现状
  (一)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我州农牧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成效显著,劳务输收入逐年增加。海西有303个农牧业村,农牧业人口14.85万人,全州每年需要转移就业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约大约5万人左右。2006年至2008年,累计转移就业229384人次,累计实现收入达44791.3万元。
  (二)劳动力就业以二、三产业为主。2009年1-10月份,外出流动就业人数达764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16058人次,占输出总人数年的21%;从事第二产业的19544人次,占输出总人数的25.6%%;从事第三产业的40882人次,占输出人数年的53.5%。其中男性57412人次,主要从事建筑、运输、铁路建设、采掘、装修等工作。女性19072人,主要从事餐饮、商业、服务等工作。由此可见:转移出的农牧民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多数从事的是高强度的体力活或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
  (三)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兼业性。由于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决定了粮食、蔬菜等农产品是能够为农民带来一定的财富。因此,在种植季节许多农民还是愿意回去种植,农闲时再外出打工,形成了“季节型”和“候鸟型”的务工群体。
  二、海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农牧业产业链短。海西州当地生产许多优良农畜产品(如:土豆、紫皮大蒜、优质油菜籽、绒山羊、肥羔(犊)肉等),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地理条件等限制,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农牧业产业链短,基本上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售。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农牧区劳动力短期内无法在农牧业内部充分就业。
  (二)农牧区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我州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占10%左右。文化素质偏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决定了他们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很难进入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工种和工作,难以开拓新的就业门路,转移的领域非常狭窄,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业如:装修、木工、服装加工等就业岗位多被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据。
  (三)对农牧民的就业培训机制不完善。1、培训时间较短,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目前阳光工程的培训大多还停留在短期的适应性培训层面。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农民工很难在短时间学精一门技术。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短期培训效果不大。2、农牧民重复培训情况存在。农牧、扶贫、劳动、科技等部门均有培训项目和培训任务,由于各部门所承担的职能和特定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在培训上没有形成合力,各行其道,因此造成农牧民的重复培训。3、缺乏思想上的引导。现有的培训,无论从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内容的设置上都偏重农牧民技能培训,忽略了农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三、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延长农畜产品的产业链条。1、进一步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各地因地制宜,在保证粮食稳定生产的同时,有计划地扩大豆类、薯类、油菜、苜蓿、大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实现以粮为主向粮食、经济、饲料“三元”结构的转变。同时,积极探索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林、实现林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托水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养殖。特别是城郊地区,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走高科技、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突出特色,提高品位,服务城镇的同时,让农牧民在自己的地里、庭院里、温棚里转变传统种植模式,实现就业。2、走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路子,规模建设一批专业化、集约化的养殖基地和良种畜禽的繁殖基地,大力发展“牧繁农育”,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多村一品”、“多村一业”的格局,培育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加快实施农区牛羊育肥工程,发展家庭圈养和专业化养殖基地,形成农牧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3、发展设施农牧业,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设施农牧业不仅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而且它的发展会带动加工业的发展,促进运输业、销售业的兴旺,为广大农牧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加快农牧区二、三产业发展。1、突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力争使畜产品、油料、马铃薯、蔬菜、豆类等精细加工业创出名牌,形成优势,提高占领市场的竞争能力,通过把农牧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有机的联成一体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海西实际,培养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选择那些开发前景好、效益高的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项目审批、贷款、税收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使其尽快成为对海西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实体。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外相关知名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海西投资建厂、联营办厂,通过这一途径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的同时,为农牧民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2、大力发展旅游业,据有关方面测算,旅游业每就业1人就能带动解决社会就业4.7人。海西境内自然风光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作为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色彩浓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条件,西部开发及青藏铁路的通车更为我州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会有效的解决景区周边的农牧民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景区内其它行业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开发旅游资源,创办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等旅游服务项目。
  (三)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1、抓好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及农牧区的实际需要,在职业中学设置实用的专业和课程,使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毕业后尽快就业。2、落实好“阳光工程”培训。首先积极引导农牧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鼓励农牧民面向市场,发挥所长,艰苦创业。其次,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农牧民做好就业前的岗位技能培训,并且立足于我州各类工矿企业、城镇第三产业对普工岗位的用工需求,大力开展生产线操作工、通用工种、服务类工种人员的定向技能培训。同时针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对高素质高水平技术工人的需求,对技术工进行中长期培训。
  (四)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劳动力市场。1、培养中介组织,维护群众权益。在劳务输出过程中,可以在基层抽调出懂法律、会管理的乡干部、村干部,跟随本乡或本村的劳务输出人员深入到劳务输出地,在这个过程中要负责外出务工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督、检查雇佣方与群众签订的各项合同和协议及其落实情况;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群众的利益,帮助农牧民群众追讨拖欠的工资;帮助雇佣方对本乡或本村的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经过一个时期的过渡后,基层政府还要着力培养一批懂经济、善经营的农村带头人完成这一项工作,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劳务输出带头人带领更多的人到第二、三产业就业。这样的举措不但可以达到长期保护外出务工农牧民的利益的目的,也为雇佣方提供了良好的劳动力资源。2、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对在册劳动力按学历、专长、工作经历等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企业用工的技能要求和规律,把有就业愿望的农牧民组织起来,就近培训其就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形成一个动态的“储备库”,一方面解决企业急需工困难,另一方面促进劳动力的就业。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减少劳动力资源盲目流动。
  参考文献:
  [1]2008海西州统计提要. 海西统计局
  [2]2009年州政府领导讲话.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印,2009
  [3]葛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长白学刊,200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1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