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良好环境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良好的环境具有良好教育的价值,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之所以一个好的活动环境,不仅能发展幼儿的智能,还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性,促进幼儿社会化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师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以景育人,以境教人,潜移默化,真正达到育人的功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儿童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凭借,也是幼儿活动的对象,环境的影响伴随幼儿身心成长的全过程,对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对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平时我们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尽量给予幼儿操作和创造的空间,让每个角落都凝聚孩子的智慧,使孩子感受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幼儿的主体地位也得以落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关键词】环境;幼儿;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其中对未来人才的创新精神培养已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综合利用各种环境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孩子学习、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环境是幼儿的第二任教师,它能给幼儿积极的暗示。为使《纲要》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幼教工作中,我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开始,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精心的环境创设,引导、启发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创设良好的墙面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渗透式的,所以环境的创设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环境是幼儿的老师,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一个源泉,为了让幼儿对即将组织的教学活动有所了解,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我们将所学的新知识在环境中事先透露一点,常常引得幼儿对所学的内容,翘首以待、积极尝试。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孩子进一步得到心理能力上的满足,让学力不足的幼儿有一个更长的消化知识的过程,我们在环境中将部分知识保留,并将其适当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如我在开展“我喜欢的交通工具”主题活动中,我事先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许多有关汽车、轮船、飞机的图片、图书,在班级布置了一个板块,然后引导孩子观察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基本的用途,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很有兴趣地观看,还不时地聚在一起讨论:这辆车是消防车,看!车上有梯子还有水枪;这是一架飞机,看!两边还有翅膀呢,里面真大、真宽敞!等等。有了这些基础,我又和幼儿利用低结构的制作材料,如废旧纸盒、易拉罐、塑料瓶等,以满足幼儿“造各种交通工具”的愿望。特别是在分主题――“造车子”的活动中,我发现:从最开始只会一个盒子贴四个小圆片当轮子,到慢慢地想到要安装车灯、做出能开合的车门,幼儿制造的汽车样子复杂了,功能丰富了,有的甚至开始自己设计汽车。最后,“造汽车”的愿望竟然生成出了另一个“建造汽车城”的活动。我还发现,女孩子大多不喜欢造汽车,但对如何装饰汽车却挺感兴趣。于是,我提供了一些可以做吊饰、坐垫的材料,引导女孩子为男孩子们制造的汽车做装饰。由此我体会到了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的“儿童是通过自行操作去构建知识的”这句话的意义。教师所谓支持幼儿的需要,就是要善于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能自由操作、转换和组合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创设适宜活动的区域,并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以发展幼儿的智能。
  2 创设互动式区域环境,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的区角就是要幼儿自主参与自主选择的,活动区的材料要有计划、有目的投放,并随幼儿的兴趣变化而做出不断的更新与调整,以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让幼儿自己动手,在亲身自我操作的感知中,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娃娃家”我在区域上空垂吊纱质挂帘,营造家庭的温馨和舒适感;在墙上挂上幼儿制作的像框和饰品,贴上壁纸或装饰窗;在入口处设置可以开合的门和围墙。同时,娃娃家里的家具最好同一色调并且可供幼儿自由移动,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在《可爱的桔子宝宝》这个主题活动中,我在美工区投放了各种幼儿自己收集来的桔子皮,他们用桔子皮黏贴出来一个个的桔子,在老师的协助下,做成了一棵硕果累累的桔子树,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桔子,主题墙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在大树旁寻找着自己黏贴制作的桔子,一边交流制作的乐趣,从而这个“隐形教育的手段”中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3 创设适宜的自然环境,促进幼儿的成长
  良好的环境具有教育的价值,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所以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尽量给予幼儿操作和创造的空间,让每个角落都凝聚孩子的智慧,使孩子感受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幼儿的主体地位也得以落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一切都在变》主题之二――《四季的变化》的分主题活动中,我组织孩子去到野外春游,让孩子自己去收集和观察春天的各种事物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田野、和小动物……让小朋友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手去做……有的小朋友带来了夏季开放的各种花朵的图片、照片,有的带来了秋天成熟的各种各样的水果……我又让小朋友分类,并布置成了四个版面“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特别是在“春天”这一版面中,孩子们自由想象动手画了许多春天的植物、动物的变化,小朋友边贴还边说童言稚语“快来看,我画的青蛙蛙妈妈生宝宝啦”“秋天的落叶,真漂亮呀!”老师把孩子们的话写在作品下面,让孩子们在美丽的不同的四季里遨游……,就这样,《一切都在变》这个主题墙饰,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当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春天的其他现象或问题时,老师再和孩子们一起把这些内容增添到墙饰上去。因此,伴随着课程的不断拓展、延伸,主题墙面也在不断完善、丰富。同时,幼儿给予教师的启发、启示,和教师帮助幼儿进行的知识经验的整合,又使教师与幼儿之间产生积极、良好的互动效应。
  4 让家长与主题环境互动,架起家园联系的桥梁
  资料的收集在环境创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孩子自己得出探究结论,建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强调孩子、老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家长作为互动的支持者,在互动开展中起到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主题《我要毕业了》活动中,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我布置了“我最棒的展示台”,引导孩子在班上讨论,布置什么内容,能充分展示自己能干的小专栏,回到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商量,可以收集图片、也可自己画或孩子讲述,家长根据孩子意思一起制作卡片等,他们根据幼儿在家的表现及发现幼儿的进步也从中作一定的记录,“我最棒的展示台”的内容不断丰富,一开始,孩子们只是知道自己带来的图画的画意,并热情地介绍给同伴,渐渐地,在相互交流中,我明显感觉到,我们班的孩子渐渐的懂事了,他们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这不仅体现了家长资源与班级环境的整合,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孩子在自己与爸爸、妈妈共同布置的环境里学习、游戏,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幼儿园的环境富有生机,那么孩子的生命也将更富有活力,孩子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成长,变化的。我想,作为幼儿教师,应当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只有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幼儿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环境,通过有目的的积极创设和利用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做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093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