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崇山理念与中国山水画之滥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慧斌

  摘要:中国山水画的滥觞,是与中国古人崇山理念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本文旨通过简略的语言,论述崇山理念从山岳崇拜与神化,天人合一与君子比德到隐逸山林、山水诗化,以及最终审美自觉出现山水画的衍变过程。
  关键词:崇山理念;山水画;滥觞
  人类把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予以赞美歌颂,由来已久。魏晋以降,歌颂山水之美的山水诗更为兴盛,至今不绝。自然山水进入人的审美视野,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以及山水画的兴起与滥觞,与古代中国人的崇山理念是休戚相关的。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劳作生息于这一环境之中,不仅对山岳和水川有一种难以割舍的自然之缘,也酿就了深厚的民族意识,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对山川的敬仰与崇敬,起源于现实生存依赖的实用目的。当我们的祖先穿梭于山林中劈荆斩棘的时候,山川对与他们来说,不仅是自己劳动工具与食物的直接来源,而且是他们躲避野兽侵袭,顺利繁衍后代的庇护所,是他们生存所需的保障与获得丰厚劳动果实的依靠。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来生活,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具体。”在原始先民的心目中,自然山川是一种能保障他们顺利生存下去的避难所。随之而来对山的神化,是这种状况的演化的结果。由于对于自然知识的缺乏,人们相信山川有灵,能孕育万物。对自然山川顶礼膜拜,奉为自己的保护神。这样,在远古时期出现了许多把山川作为始祖神的传说。至今还流传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乃开天辟地之神,山岳由其身体变化而来。山岳的神化的程度,由此可窥见一斑。
  对自然山川的依赖与神化,在中国文化思想中的映射就是“天人合一”观念的出现。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地、人与道这四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天人合一”即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这些内涵的概括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老子》就指出“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先秦儒家,道家以及法家阴阳家都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不同观念角度加以论述,并且经各家的互补和熔炼,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一种统一的观念体系。华夏文明共生的山岳崇拜往往是以师法自然造化为基石的“天人合一”观念附载的最广泛的形式。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是其最基本的精神内涵与特征。
  山岳崇拜神化及“天人合一”思想的交融、演进,促使了古代士人的在自然审美活动中将自然山岳无与伦比的崇高意象与人的道德品藻、德行品质联系在一起,“比德”观念随之产生。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对此,他的学生子张不解,问道“仁者何以乐于山也?”孔子答:“夫山者,然高, 然高,则何乐焉?”接着他这样解释:然山高,草木生长,鸟兽繁殖,天和给四方以用。且“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心成,百姓以飨”。这就是仁者之所以“乐于山”的缘由,也就是说,孔子认为高山是由与“仁者”的无私的品德向比美的特征,所以是美的,令人愉悦的。某一天,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他:“君子见大小必观焉,何也?”孔子回答说:“夫小者,君子比德焉。”接着他又做了这样的解释:水普通而无私的给与万物,“似德”;水所到之处就有生命的讯息,“似仁”;它向下流去,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越百仞之古不疑,似勇;” “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乐,似意”。所以君子见大小必观。因为大小具有君子或“仁者”的“德”,“仁”、“智”、“勇”、“善化”、“正”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是美的,观之令人愉悦的。汉代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观点,他说山“久不崩驰,似夫仁人志士。”,“水则源泉混混污污,昼夜不竭,其似力者。”将自然现象的山岳与精神现象结合、交融,正是儒家把山川自然与人间道德相联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是强调“仁”的孔子希望和谐自然之美与和谐的社会秩序在理性上的高度统一。
  中国古代,凡天下名山,皆有隐士之居,入世与出世,庙堂与山林,一向是士人所必需选择的人生道路。《易经》中认为仁人志士应该具备象山一样崇高,峻伟,博大,宽厚以及滋养万物的品性。山岳河川在儒家心目中不仅是理性人格的体现,而且也是隐居求志的理想之地。他们在山林中徜徉徘徊,流连忘返,咏而抒怀,既表现了恬静悠然,逸情畅神之隐士心态,又展示了愤世嫉俗,扬清激浊的澄澈心怀。魏晋时期是玄风繁盛,清淡流行的时期,当名士们在山林丘壑中超神越形,浮想联翩时,山林丘壑自然而然成为其体玄悟道的载体与对象,并在诗文作品中抒发咏怀对山林的情感。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述“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唐人诗曰:“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性流。”这些诗文是对中国古代隐逸之士愤世嫉俗,高蹈尘外,傲视王侯,任情不羁的思想行为与情景的真实描绘与写照。
  从现存的早期岩画资料来看,山的形象已经出现,但多为一些抽象性的符号。具有明确、简单而多重复的特征。应该和象形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并不能就此将其称为山水画起源时期的早期形象。早期绘画中山的形象很多只具有一种观念上的实用性,而很少处于审美自觉地目的。我们今天能看到最为可靠的绘有早期山川形象的美术实物是秦汉画像石、画像砖。其中有些就是以山为背景的生活劳作场景。但画面中人物、动物与山石树木的比例关系上还很稚拙,山的形象也还是较为简单的剪影状。真正意义山的山水画出现应该是文人士大夫审美自觉化的魏晋时代。虽然这一时期并没有山水画传于世,但在文献中却出现了许多有关山水画的记载,顾恺之的《论画》中开篇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将山水画和人物画放在一起比较,可见山水画已经形成了。并且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相当成熟的山水画论,其中一宗炳的《画山水序》与王微的《叙画》为最突出的代表。
  可以说山水画是在从山岳崇拜神化,以及君子比德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自觉以及山水诗的发展过程中而逐步酝酿、孕育出来的。没有崇山理念与天人合一观念的支撑,山水画也无法达到在审美过程中的愉悦感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自觉化。
  【参考文献】
  [1]伍蠡甫.山水与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2]陈传席,顾平,杭春晓.中国画山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姓名: 何慧斌 性别:男,籍贯:陕西宝鸡,出生日期:1979年10月8日,研究方向:艺术学,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408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