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价值,但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投入不足,科技、教育、生产一体化发展体系规划,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文章以下主要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有效的突破路径。
[关键词]科技成果;现实困境;转化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7065
高校具有优秀的科研人才和科研资源,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还面临一些困境,市场运行模式与相关规划不合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较低。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改革运营模式,建立合理的校企联合管理体系,通过科学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与资金和信息管理,进一步提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实困境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不足,国民和企业对科技创新技术的成果转化认知,还存在一定误区,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效率较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研体制不完善,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科技成果的创新难以实现有效应用,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有待加强,我国政府虽然对科研发展十分重视,但经费投入长期低于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导致高校科研设备和人才培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三是科技市场发展模式不成熟,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导致科技成果市场占有比例较低,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发展路径
21创新运作模式,设立科研组织
高校想要进一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搭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前提条件和本质因素。各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应当交给具有转化能力的企业来具体实施,并给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使企业能够灵活的完成转化工作。在这一个过程当中高校的科研人员仅做好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插手具体的转化工作,高校负责转化工作的管理人员为负责具体转化工作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校将科研转化工作交给了自办企业,对于校办企业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尽可能的给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简政放权,使其能够按照自己的模式来实现充分的经营管理,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一条集科研成果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路径,这种做法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工作,也维护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利益,避免了由外行人管内行人可能出现的问题。
高校与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功能,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学科为导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高校都在向多学科的趋势发展,并逐步形成多学科人才汇聚的优势。正因如此,认为各高校建立以学科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机构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学科划分过细而导致科研机构重复建设的问题,不仅如此,这种做法还有利于实现大型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在实现科学合理的学科整合基础上,各高校还可以设置一定的研究所,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建立相应的科学研究院,以确保科研决策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各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积极作用,科学合理的审议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匿名评审制度或举报制度等,加强学科设置和专业设置的科学性,避免学科和专业设置错误带来的损失,以达到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目的。
22創新管理理念,建立评价机制
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当逐步向有组织和有计划的方向发展,做到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力量,起到一定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尽可能地实现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广大科研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变过去人才单位所有制,以人才固定模式为基础结合人才的流动模式,实现兼职和专职的有机结合,进而确保科研人员管理活动的灵活性和弹性性。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应当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组织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科研成果转化管理组织的人才必须是由专门从事科研成果转化专业的人员构成的,大致来说这些人员应当包括专利管理人才、科技推广人才、资金管理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专利管理人才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学习背景,另一方面还要全面掌握法律和管理知识等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高校专利申请和转让的工作做好。与专利管理人才不同,科技推广人才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洞察力能够有效地掌握市场,并运用市场营销学经验实现社会市场的开拓。资金管理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主要是运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来实现高校专利成果转化资金和信息的管理,尽可能的实现资金和信息管理效率的提升。
高校以往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存在着一些的弊端,导致了评价和激励机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和激励观。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上,应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与此同时结合科研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包括特长和兴趣等选择。这种做法一方面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帮助科研人员有所突破,实现科研人员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要求各高校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上,做到以人为本,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尽可能地放宽科研人员的课时限制,减轻其教学任务,使广大高校的科研人员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应当以科研成果转化的社会价值作为主要评价依据来实现对科研人员的社会评价,将责任激励和发展激励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充分考虑学术激励和市场激励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3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校企合作
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以确保高校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以下三方面内容。
首先,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市场,改变现有市场存在的弊端,以市场竞争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各级政府可以通过搭建科技贸易机构的方式来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企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搭建坚持而又牢固的平台,以此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完成。对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来说,搭建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能够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获取更多的先进技术,有效避免从国外引进技术而花费大量的资金,有效地节约了成本。 其次,拓宽融资渠道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实现对资金的科学有效管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相应的优惠政策,增加各级各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
最后,在政府采购的产品选择上应优先选择购买高校科技产品,为高校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有效高校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就必须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实现高校、企业之间的人才有效流动。各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有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包括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优秀的研究人才等,如果能够将这些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对于科学研究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校企合作模式的搭建可以促使学校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科研人员,使企业加深对科学技术的全面了解,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相关企业也应当充分意识到科学研究成果对于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加强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深入的高校等科研机构学习,实现科研成果的共同开发与利用,充分解决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推动企业的发展。
24联合社会机构,完善服务体系
高校应当建立多功能、多样性的专职服务机构,各高校可以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信息发布平台,通过高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来实现成果的转化,以达到进一步提高高科技与成果实现的效率。与此同时,各级高校还应当与各级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发掘地方支柱产业,共同搭建新型的产业研究院,拉近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密切交流,这种做法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的就业率,可谓是一举多得。同时建立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扩大服务范围。这里所说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范围要做到进一步扩大,包括法律顾问与咨询服务和市场调研与研究服务等,帮助高校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此同时,应不断地培养熟悉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新技术人,为高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力基础和人力资源保障。除此之外,各高校还应当对专家库和人才库等数据平台加强建设,为高校自身的发展提供科技和信息保障,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此外,高校還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研究,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机构和基地内,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当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大数据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典型案例,逐步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为长久转化提供战略方针的制定。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科研体制产学研的分离运行模式,不利于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投资与科技试验的分配缺乏合理性,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因此,我国高校应当积极改革管理运行机制,以学科为导向,设立科研组织,建立多功能、多样性的专职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搭建科学合理的产权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程雄,吕建秋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国内经验与借鉴——基于八省十所高校的调研[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7).
[2]郭登峰,潘剑波新时代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其转化机制——以斯坦福大学清华同方为例[J].开发研究,2018(2).
[3]罗茜,高蓉蓉,曹丽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分析与影响因素扎根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5).
[4]张丹,刘虹妍,沈阳大健康背景下医学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技术供给方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8(11).
[5]顾志恒如何调动高校教师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激励机制谈起[J].中国高校科技,2018(3).
[6]张雅婷,姚小玲区域经济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变革路径探究——以耶鲁大学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696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