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万事如意到万事随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又是一年春节过。在节日喜庆渐行渐远的同时,不少年轻人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过年“审问”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长辈们出于关切的询问,逐渐成为了年轻人避之而不及的“精神攻击”,互联网上关于如何应对长辈诸如“有没有对象”“何时结婚”“工资多少”“买房了没有”“什么时候要小孩”此类的询问,更是调侃有加,各类“标准答案”层出不穷。好在年轻人与自己的长辈往往处于两个相互割裂的互联网世界中,倘若让长辈们知道自己的切切关心如此让晚辈苦恼,真是要泪湿青衫了。
  挣钱、结婚、生儿育女等等被长辈关注的人生大事,到了年轻人的世界中,似乎不值一提,在如此的语境之下,每每祝福常道的“万事如意”,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倒不如一句“万事随意”来得贴心且自如。
  万事如意
  试着构想一下当代世界成功且受人推崇的人生路线:学生时代成绩优异,顺利考入名牌大学;青年时代拥有稳定且极具发展前途的职业,同时寻得一位同样优秀的伴侣;人到中年,看着自己的孩子不断成长,倍感欣慰的同时事业蒸蒸日上;晚年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孝顺的晚辈,面对第三代的成长自己的余热有发挥空间……如此的描述当然不够完备,但大体的路线不会与之相差甚远,正所谓: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
  如此看来,幸福美满的人生似乎已经被充分定义,几乎所有人都深信不疑的同时,试着去反躬自省:幸福人生究竟靠谁定义?谁又有权来定义不同生命的幸福呢?
  如此的发问似乎有些故弄玄虚式的呓语色彩,我们不如从大众媒介这个小角度去切入这个问题。相信几乎所有人都看过电视里播放的汽车广告,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汽车广告不外乎如下两类:第一类是改善型消费购车,这类广告的目标客户大多为家中还没有购置汽车的家庭,鼓励这些家庭购买私家车的主要原因为改善生活质量。广告内容多为一家人开车出游等和谐美满的情境,同時这类汽车广告所推销的车辆售价一般不会超过二十万,以十多万的汽车居多;另外一类是享受型消费购车,这类广告往往主打对生活品位的追求,在广告中多出现红酒、豪华办公室、美女秘书等意象。此类广告推销的车辆普遍售价不菲,不难看出,广告的目标受众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或公司高管,鼓励他们购车的主要原因则是享受与之身份相匹配的消费品。
  在广告学的定义下,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活方式广告”,广告用各种各样的意境与意象,试图为我们虚构出一幅完美生活的真实图景。无论是可爱生动的婴幼儿用品广告,还是时尚浮华的服装广告,皆出于此。在此过程中,广告商严格运用心理学和特写技术、形象宣传技术,与大众媒体结合,谈论屡试不爽的人类基本话题:浪漫爱情、金钱、儿童、健康等等。但所有这一切,究其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刺激消费。
  有趣的是,庞大的社会语境与人类的趋同性在面对“刺激消费”的简单请求时,却不知不觉地把它当作了自己的主观欲求。于是,人们要过上有车生活不再仅仅是广告想要你那么做,而是你自己和你的亲人,乃至你的朋友、同事要求你,一定要过上有车生活。因是之故,他人有所图的观念渲染,不知不觉地成为了社会的宏大叙事。我们在竭尽全力“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根本似乎只是在满足社会期待而已。
  记者不禁联想到那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书中自有黄金屋。扪心自问,黄金屋这样的宏大叙事和现如今为基本住房发愁的年轻人挨得上边吗?
  长辈们口中的万事如意,正是在这种宏大叙事与个体生命的现实冲突中,不再受欢迎,甚至招人厌烦。无数年轻人似乎在考虑:万事如意,究竟如谁的意?
  万事随意
  按照常理来说,美满幸福生活的人生路线应该是经久不衰的主题,万事如意的美好祝福也不应该那么快地就被年轻人所不屑,探寻其背后的原因,乃是年轻人的自我消解与自我解放。
  保罗是一位来自安徽的男孩,大学毕业之后便开始独自在上海从事程序员的工作。他就是一位典型的“反万事如意”者,“每次过年回家都要面对亲戚问这问那啊,最关心的就是结婚生子和工作状况这种,说实话我比较反感。”保罗告诉记者,“我也想找个喜欢的对象,然后赶紧结婚生子啊。但是现实允许吗?我几乎每天加班,根本没时间去找对象更别说谈对象了,另外就算找到对象了,结婚的事我是根本不敢想。我目前在上海工作,每个月收入也不算少,但是和上海的房价比比……我还是考虑考虑晚上吃什么吧。”
  从保罗的叙述中不难看出,缘于对“万事如意”所要求的的宏大叙事所感到的深深无力之感,年轻人本能地选择逃避,亦即一种“无信心的自我消解”。在这种自我消解的作用之下,年轻人可以摆脱宏大叙事的远大目标所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全感,寻得片刻安宁。同时,在自我消解的同时,年轻人对世界的观念也潜移默化地产生了改变,宏大叙事的生活观念经历了一次祛魅,年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想法,私人意识开始增强,选择走自己的路,不被他人打扰取代宏大叙事成为了年轻人的生活指导。正如保罗在采访中所说,“长辈有长辈对生活的理解,我们有自己的理解,更何况,每个人还有自己的苦衷,生活还是需要自己去过好的。”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类正经历着自我解放的新机遇。在几十年前,报纸、收音机、电视等大众传媒走入万千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借助大众传媒的魔力慢慢建立起来,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文化宰制。脱离了意见交往的单方面输出形式的大众传媒,事实上是把民众导向文化,而不是文化自身俯就大众。换言之,人们成为了单方面接受信息的容器,而不是阅读时代思考产生想法的独立个体。
  这一切在近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平台的出现让现代人有机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寻得属于自己的独特归属感,其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解放。
  人们有机会不再按照宏大叙事描述的美好生活方式来度过一生,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的年轻人可以有其他选择,来过上属于他自己的美好生活。这些选择包括:追星、健身、文艺追求、动漫手办收集等。总之,一切随自己的意就好。
  摧毁巴别塔
  2018年年末,有一篇网文在朋友圈广泛传播,文章大意是说中国社会正慢慢如同日本社会一样,进入一个低欲望状态。按照日本作家大前研一所著《低欲望社会》所述,日本低欲望社会有如下特征:远离成功,害怕负债,懒于社交,不愿结婚,宅文化盛行。表面上看,这似乎与我国年轻人的状态有诸多相似,但仔细研读该书就会发现,中国年轻人要比日本年轻人更热爱生活,活得也精彩不少,甚至可以说,中国社会并非处于低欲化的状态。
  按照大前研一在书中所说,日本低欲望的年轻人一大特征是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生子,只是不停地存钱。我们来对比一下中国年轻人的经济状态,据汇丰银行最近调查显示,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令人吃惊的1850%,该群体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中国年轻人起码在消费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进入低欲望状态,反倒是用“欲壑难填”来形容似乎贴切一点。
  对中国社会所谓的低欲望解读,其实恰恰和年轻人“万事随意”的心理状态一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动摇过,只是有关美好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欲望也早已不再是买车买房,结婚生子那么“单调乏味”。也许喝上一杯网红奶茶,并把照片上传至朋友圈赢得大量点赞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美好生活;也许专注于健身,保持令人艳羡的身材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美好生活;也许仅仅是养一只宠物陪伴,而不是费尽心思寻找一个契合的伴侣,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美好生活……
  现代化与个人表达给人类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每个人重新掌握对美好生活的定义权,究竟是好是坏?一元化的宏大叙事离我们远去,是否值得惋惜?
  关于宏大叙事的失落,《圣经·旧约·创世记》第十一章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所有的人类拥有一样的语言,他们聚合在一起,试图新建一个能够通往天堂的高塔(巴别塔)。上帝得知后非常愤怒,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改变并区别了人类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19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