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困境成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当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为切入点,针对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对其形成困境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高校解决此类困境以激发起科研工作者更大的创新活力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创新活力;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4-0084-02
一、引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是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础。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是科技发展创新的基地,其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把庞大的科研经费管理好,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随之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科研项目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项目的思路酝酿到具体深入再到最终结题,整个进展过程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周期。在科研经费管理的前期阶段,工作重点主要是强化预算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安排经费。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处于龙头地位,对以后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影响极大。因此我们要做好计划管理工作,对项目经费开支做出预先安排,各项经费收支必须纳入财务计划统一管理;收支测算必须符合客觀实际;经费安排必须适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统筹安排使用。
二、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现状
当前,许多高校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极大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如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缺乏预算依据作为保证,加之预算编制工作量较大、编制时间受限,就使得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课题组在编制预算时会把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割裂开来,只是单纯地编制预算,而不顾及将来预算是否能真正执行,这样就使预算失去了对执行的指导作用,无法准确、完整、客观地反映出科研课题进展的真实成本。
(一)预算编制部门不完备。科研部门、财务部门以及科研课题的负责人虽然都介入科研经费的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三方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由于没有专门的预算编制部门,科研经费预算信息无法实现充分共享,很难保证经费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最终也无法对课题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预算执行的结果不尽人意。根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原则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变更或调整。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不匹配,执行结果与最初的预算存在较大偏差,从而失去了原有的计划性。
(三)预算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当前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时考核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科研人员作为主要贡献者,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情况;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的情况;主编或参编并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情况;主编或参编并正式出版的教材情况;在全国性或行业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情况;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情况;发明专利情况等,而对预算执行结果好坏,对项目负责人没有相应的奖罚,不利于激发课题组主动积极地落实好、执行好预算。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颁布了强化科研经费管理的办法与措施,明确要求重视经费预算的编制,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加强经费预算控制。然而预算编制、执行、控制与考评等各环节尚处于脱节状态,形成了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困境,影响了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发挥。
三、我国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困境成因分析
(一)预算编制意识淡薄。
1.经费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尚未颁布统一规定,各个级别的科研项目只是在各自管理范畴内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提出了一些要求,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还有省部级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院级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由于各种要求不尽相同,使得项目申报时的预算经费编制依据不统一不明确,令人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编制人员对预算编制重要性的认知,在编制时很随意。
2.预算编制理念有待提高。高校科研部门及预算编制人员仍存在重立项、轻预算的思想,认为预算只是申请项目的“附加产品”,如何争取到更多的项目才是最重要的,预算编制的好坏无所谓,而且认为科研经费开支属于科研人员自己掌握的权限,这些理念不利于强化预算管理。
3.专业限制。科研人员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但在财务管理方面不甚专业,在做预算时主观性较强,加之在预算指导方面财务人员的参与程度不高,使得预算的约束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4.预算支出内容与会计核算科目不相匹配。在各个级别的科研项目中,预算支出项目不尽相同,而这些预算支出项目最终都要通过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集、核算。其中,有的预算支出项目在会计核算科目归集时对应关系较为明确,但有的不明确不匹配,这对预算的编制、指导、甚至结算报销都有一定影响。
(二)预算执行相关规定与科研工作规律结合不紧密。
1.规定的权威性与科研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预算是对未来科研活动所需经费的一种预测,科研活动在进展中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预算很难精准地把握未来,科研经费也很难严格按照预定的数字支出,预算与科研支出二者很难做到完全一致,而当前高校关于科研经费的支出与报销又有严格的规定,预算调整缺乏相应的机动性,加之经费拨款有时会滞后于项目进度,这样科研人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经费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为了取得预期的经费,科研人员不得不忙于寻找符合列报要求的各种票据,耗费了本应用于学术研究的大量精力。 2.尚未纳入科研人员的人力成本。科研人员的人力成本在科研活动中应占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高校中科研人员的人力成本尚未纳入核算范畴,也尚未建立关于科研人员人力成本的相应规定。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调研参观、与专家座谈、撰写研究报告等都需要科研人员亲力亲为,这是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然而这些经常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往往更看重诸如购置设备、实验材料等“硬件”,对于科研人员劳务付出的人力成本没有相应的回报,不利于激励科研人员的学术热情。
(三)协作沟通机制不健全。
1.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沟通不及时。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对项目科研经费都应肩负起监督管理的责任,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协作沟通机制,各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轻视管理或各自为政的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经费管理信息缺乏及时共享,使得对科研经费预算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2.财务信息系统不完备。当前,许多高校财务部门利用现代技术构建起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日常账务管理,有的单位也将科研经费的管理纳入其范畴,但从目前实施的效果看,还存在管理分散、效果不佳的情况。如,预算编制信息、预算批复信息、经费明细控制等,都由相关职能部门或科研人员掌握,利用财务信息系统查询功能,也只能查询到经费开支内容、核算科目、经办人等信息,不能根据预算编制与批复情况进行对比,及时掌握项目进展过程中经费实际使用数额与计划数额的偏差,进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影响了预算控制职能的发挥。
(四)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加强。
1.重科研立项,轻经费管理。当前很多高校把科研能力的高低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在评价学校知名度和名次上往往会依据诸如学校承担了多少科研项目,其等级如何,科研经费多少等指标,而学校也将此评价指标作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这种状况下争取到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势必成为高校和科研人员的共同目标,为此,高校也会经常组织项目申报指导会议,聘请专家座谈,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项目立项后为了保证其顺利完成,也建立起诸如中期审核等监督机制,但对于科研经费管理部分还没有足够重视,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控制、考核等环节都尚未做到及时跟进,同步监督。
2.考核评价体系不全面。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考核评价还不全面,针对科研项目研究本身的考核评价已经确立,但还没有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考核评价,目前我们考核的重点还只有是否形成学术论文,是否申报专利,论文发表刊物的等级如何,论文内容是否被索引以及被何索引,等等,而对于科研经费是否超支、使用是否符合预算、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合规、使用效益如何等还尚未纳入考核评价范围。
四、优化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重视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实施预算管理的首要环节,预算编制要纳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统一规划中,在此基础上,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以做好保障工作。科研人员要定期参加关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方面的培训,并使此项工作常态化,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减少随意性。
术业有专攻,科研人员负责预算编制,但其可能欠缺财务知识储备,目前国内外对此采取的方法也多種多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合理借鉴,以加大对科研人员预算编制的支援力度。如由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对预算编制实施全面、细致的管理;使用科研助理;或由财务人员讲解经费的使用原则、比例、要求以及相关的管理规定。
(二)加强预算执行。预算确定后要保持其权威性、严肃性,如目前在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中,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国际交流与合作费、劳务费等预算科目一般是不予调整的。但这并不等同于预算数据一丝一毫都不得改变,因为未来科研活动中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我们要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预算的调整进行严格控制,以减少预算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偏差。同时,高校应对科研人员的人力成本设定经费支出,并就如何设定人力成本明细科目进行探索,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三)抓好预算控制。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信息方面,科研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项目组应互通有无,以便使科研人员根据项目开展情况、经费预算和项目进度等,合理编制用款计划;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和资金预算安排使用项目经费。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与运用,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起财务信息管理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功能来实现各方对信息的需求与获取。通过建立科研经费监控平台,加强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并实现网上监管。通过多管齐下,确保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等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四)搞好预算考评。预算考评体系的建设是实施科研经费全过程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在预算管理中没有相应的经费使用效益考核机制,预算管理就是不全面的。只有把经费使用效益考评制度落到实处,才能有效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高校结合自身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预算考评办法,确定科研经费使用效益。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工作。在重视科研项目检查的同时,扎实做好经费管理检查工作,加大对支出项目的审核力度。
五、结论
引发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应针对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各环节审视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并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体系,保证科研经费被合理、充分使用,使科研经费真正成为学术创新的助推器,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J
【主要参考文献】
[1] 毛建荣,彭松波.高校内部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松弛及其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8,(5).
[2] 陶楠,刘梦.如何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效益[J].科研管理,2017,(4).
[3] 夏冬梅.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 .
[4] 翟志华.全程的公立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6,(12) .
[5] 李洋,盛惠良,沈军.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J].商业会计,2017,(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02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