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家审计机关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功能认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国家审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有着及其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其功能认知。首先,介紹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概念:其次,提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核心环节;之后,解释了基于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角度下国家审计功能的理论分析:最后,剖析了国家审计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功能认知。
【关键词】审计机关;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定义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以及相应产生的后果。具体可分为偿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前者为资不抵债,后者是资产的流动性不足导致的偿还风险,其主要表现形式有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核心环节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工作,重点是实施相关信息和数据的甄别和验证,并针对风险内容制定必要的预警系统,从而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的。而根据风险点提供相关的预警信息,就属于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功能。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环节。债务风险识别主要是对债务风险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判定。债务风险评估主要是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式,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施连续且系统的评价,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系统。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政府性债务来说,其风险预警指标也有所差异。应对政府性债务风险时,部分西方国家建立健全预算控制工作,同时也有部分国家制定财政管理框架,从而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和相关的奖惩措施。而我国根据经济和政治国情,制定适合我国的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其中,可以通过明确责任主体,或者建立健全相应的偿债体系等方式,实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应对工作。
三、基于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角度下国家审计功能的理论分析
审计机关不属于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然而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两方面:数据信息甄别以及债务风险预警。
(一)国家审计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甄别功能
数据信息甄别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分析以及信息反馈。
1.数据获取。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数据生成口径并不统一,同时其信息生成属于非连续性数据,所以使得很多外部信息使用者不能够及时获取完整且全面的债务数据和债务信息。正是由于数据的不完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对和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国家审计能够运用专项调查以及常态化审计模式,及时获取全面且完整的债务数据和信息,从而有利于国家建立准确的债务信息数据库。其中,债务的规模以及结果,资金的来龙去脉等数据信息,都可以包括在数据库建设中。
2.数据分析。审计机关可以针对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以及核实。并针对整理完成的数据,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价。比如: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针对债务的规模和结构等数据,实施进行数据分析和鉴证,从而不断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3.信息反馈。国家审计机关和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获取和分析之后,可以上报给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大。而且,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可以将数据信息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布,从而提升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透明度。
(二)国家审计机关实现风险预警功能
国家审计能够实现风险的识别、评估、报告。审计工作人员能够获取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从而了解风险的种类以及形成原因。同时,审计人员运用统计学方式,对债务风险进行数据评估,进而对债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审计机关不仅要做好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同时也必须将审计预警状况及时报告给相关政府部门。政府部门针对债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漏洞,进行及时地沟通和交流,从而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四、国家审计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功能认知
国家审计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实现数据信息甄别以及债务风险预警功能。同时,数据获取以及分析是信息甄别的重要环节。并且,国家审计的这两项功能在未来可能发挥更大的效用。风险预警功能中,风险识别以及评估功能对债务风险管理中影响最为重要。因此,国家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对风险实施较为严格的识别以及评估,从而更好地实施风险应对工作。
五、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审计机关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管理可能进行更加全面的监督。而如何运用这些监督后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22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