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养本科学术型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本科阶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现代大学如何培养学术型人才成为困扰我国现代大学的难题。通过分析美国高校本科学术型人才教育的主要特征,对比中美两国在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反思我国在学术型人才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美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8.030
  1 美国本科学术型人才教育的特征
  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美国很多高校在本科生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很高的声誉,教育质量也常被人们称赞。它们的成功与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分析美国高校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对于我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1 实行通识教育和交叉复合的课程体系
  第一,美国高校在本科期间重视学生知识的宽度,为学生开设通识类课程,课程内容涉猎广泛,包含文学、社会科学、历史、物理等多门学科。美国很多大学在人才教育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哈佛大学追求“博雅教育”,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本科阶段的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专业方向。
  第二,采取学科交叉复合的课程设置方式,即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鼓励大学生跨学科学习,扩展知识视野,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课程结构上,将通识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结合,并在专业课和选修课上采取学科交叉和跨学科选修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除了纯粹的物理学课程之外,还可以选择与物理相关的生物物理、广义相对论、宇宙学等课程。
  1.2 以研究型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研究型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激励方式鼓励大学教师将学术研究成果和科研动态带到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科研教学环境。美国高校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给大学生更多接触科研的機会,了解学科前沿,还能引起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帮助大学生建立探索知识的欲望。另外对教师来说,将科研带入课堂有助于缓解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失衡的状态,大学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在科研项目上取得进展,但由于时间的紧缺,很容易顾此失彼,而本科生发展学术研究可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研究项目。
  除了课堂上的研究型教育,美国高校也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创新实践能力。在课后采用研讨式方法进行深度学习,学生和教师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在沟通交流中对较片面的观点及时发现并改正。另外,美国高校也通过开办大学生科技论坛、教学实验中心和教学实习基地等培养本科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让大学生更早的接触学术研究,引导学生在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1.3 提倡多元化和反馈的教学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机制
  美国很多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由单一评价变为多元评价,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学生方面,教学评价包括教师、家长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关注过程性成果和学生综合能力。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课程学习评价、创新成果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三方面的教学评价体系。美国一些其他高校也针对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开发了不同的评价方式,达到学生能力与知识共同发展的目的。
  教师方面,为激励大学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美国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学研究成果和其他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因为大学教师的聘任和晋升一直与科研成果相挂钩,这导致一些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本科教育的质量也在日渐低下。在美国,大学教师可通过科研成果获得高额的科研经费,一些有能力靠科研赚钱的大学教授就被诱惑而忽视教学。为缓解这种状况,学校将教师的聘用、晋升和加薪与教学成果直接关联,重视教学记录的优劣,并且对于在教学中取得优异成果的教师给予丰厚的奖励。
  2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2.1 本科大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各有侧重
  美国高校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联合培养,强调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综合适应能力,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在本科教育中,美国高校强调通识教育,其知识体系基础而全面,培养内容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应用。比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以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艺术、人文、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广泛地体验这些学科,为学术研究做充足的准备。同时也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对于突出的方面重点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发展的方向。
  我国大学则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本科教育中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着力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北京大学按“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专业教育;复旦大学提出“通才教育、按类教学”,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发挥多学科优势,尊重个性发展,鼓励本科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美国很多高校本科教育立足于培养“人”,其中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联系紧密,利于本科生学术型人才的发现与培养;而我国大学更多培养的是“人才”,本科教育独立性强,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多是为未来的职业需要,在学术上对学生的引导不够。
  2.2 本科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制度存在差异
  美国高校主张拆除学科壁垒,加强各院系之间的知识互通,培养跨学科人才,并且鼓励开设研讨式课程,建立以本科生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一种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
  我国大学也开展了新型有效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几点:第一,设立面向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基金,如清华大学为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本科生提前接受科研训练的SRT计划;第二,开办辅修、双学位,甚至可选择不同学校的专业,给本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不受限制。但在科研与教学的联系上没有较大改观,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不多,学术氛围不浓,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不到位。   2.3 中美文化差异导致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导致两国高校在本科生教育上存在差异,美国文化中的批判精神使学生有对知识独立思考的意识。因此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性的教学,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授提出质疑,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我国的文化观念中批判精神不足,学生仅作为知识的接受者,缺乏探究性和批判性,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较模式化。
  美国大学要求学生要对课堂“有贡献”,即在课上参与讨论,积极发言,要有自己的见解并大胆地表达。为达到教师的要求学生需要在课下研究大量相关的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让学生了解课外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而在中国的多数大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上课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少,课后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也非常少。
  3 我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为迎合社会的需要,更加重视培养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而淡化了对本科大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引导和教育,面对当前国内大学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现实,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对于学术研究了解较为片面,学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一部分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盲目地考取证书,认为考取各类证书是就业的“快速通道”,还有部分学生过早的把考研作为奋斗目标,而忽视了本科期间的专业学习。这样的一种培养模式导致不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很盲目,不利于学术型研究人才的培养。
  (2)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许多大学不断进行大规模的扩招,表面上看是在提升全民的知识文化素质,但实际造成的本科生数量与师资力量的不匹配导致大学教育无法精耕细作、因材施教。因此,国内很多大学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种培养方式降低了本科教育的成本,为社会提供了大批的“速成人才”,这类大学生能在各种考试中脱颖而出,但却缺少独立思维和批判反思的能力,而这也正是学术型人才所必需的品质。
  (3)同美国一样,我国大学也在积极倡导并实施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和自由选修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意在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与技能。但在培养效果上,如大学生的创新、沟通、独立思考等能力方面,仍与美国存在差距。
  (4)很多大学生在思想上没有学术研究的意识,他们大多认为学术研究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应当探究的领域,而本科是为学习专业技能,为今后找工作做准备的时期,因而忽视了对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究其根源,在于大学对于学生在培养方向上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导致大学生的本科学习逐步走向功利化,使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发展不均衡。
  4 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大学在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合理正确的吸收美国高校在这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形成我国大学特色的、本土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总结美国大学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充分利用选修提升学生知识广度。
  我国大学已基本实施通识教育,但大多是对数理化、文哲法等基础课程的统一授课,有些学校在这类课程教育方面资源不足,所取得的效果不佳。因此,各学校要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开设教师擅长的通识类课程,鼓励教师灵活教学。另外,我国大学虽开展自由选修,鼓励学生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但对选修课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力度不够,某些选修课讲授知识少,结课容易,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学应当加强对选修课的审核,并通过了解学生兴趣对选修课加以规划,对选修课的课堂效果进行检查,鼓励教师采用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比如组织演讲、案例讨论,激发学生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研讨式教学。
  我国本科大学生对于学术研究并不了解,一方面由于教育体系将教学与科研相分离,认为学术研究是研究生阶段的任务,本科注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而忽视了对本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本科大学生学习趋于功利化,认为考取证书才是找工作的“王道”。
  基于这样的状况,大学应当鼓励教师将科学研究带进课堂,这样既可以缓解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上时间紧的矛盾,又能让学生更早的接触学术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研究的机会。除此之外,适当开设研讨课程,增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沟通。研讨课可以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组成,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学生在研讨中也可以了解到不同专业的知识,增强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
  (3)重视本科教育,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本科阶段是高等教育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学要高度重视本科教育,为本科教育提供优质的资源,为本科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方向和选择,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构建具有研究特色的本科教育。另外,本科教育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动态,以大学生为主体,赋予大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根据大学生的兴趣优势因材施教,教师也可适当的给予学生发展方向上的指导,制定有利于学生自身个性的培养计划,同时鼓励大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推进本科阶段的学术培养。
  参考文献
  [1]文娟,黄建忠,高运胜.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比较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24(01):88-96.
  [2]史万兵,曹方方.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6):150-154.
  [3]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2013,(04):26-31+95.
  [4]邵进,刘云飞.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以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项目”为基础[J].中国大学教学,2015,(09):19-23.
  [5]王平祥,李忠云.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6,(02):71-73.
  [6]周叶中.人才培养为本 本科教育是根——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07):4-8.
  [7]韦丽银,刘远杰.论现代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机制[J].高教论坛,2014,(11):106-110.
  [8]王牧华,全晓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4, 35(12):149-155.
  [9]董澤芳,王晓辉.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4,(02):77-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5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