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银色浪潮的到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增长,老年人照料、护理和医疗问题日益突出,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相继提出要统筹城乡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产业。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产业发展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老年人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规划并对养老产业提出了新要求,也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这意味着养老产业迎来了新发展机遇,因此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实施方式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养老难题,解决“医养分离”的问题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所谓“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调整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在给予老年人稳定的生活照料、必要的康复治疗等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感受到爱和幸福感。 医养结合的实施是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最好途径,是大势所趋 。分析现有“医养结合”实施方式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现状,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各个地区开始实施,由于地区、文化、经济发展进程等差异,导致各地的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但总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社区设立医养结合卫生服务机构的模式。此模式是以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依托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社区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免费体检、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并且结合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延伸性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方便、费用较低,使得老年人能够做到“小病不出社区”,能大大降低老年人的医疗费用。
  第二种,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服务模式。此模式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预约制的专用通道,由医疗机构派专业人士定期到养老机构为患病老人进行诊治及护理,建立健康档案,两个机构协同做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其最大特点是及时、便利、有效的对入住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对患病老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诊疗与服务。
  第三种,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这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充分将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医疗机构内部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将医疗机构直接转型为老年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各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都是扎根于国情,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应运而生的。但由于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正处于新兴发展期,在各类模式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有待改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护理人员紧缺,护理能力有待提高。在机构养老服务中,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日常生活照料,以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健康服务,同时其他老年人也需要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以及中医保健等。但目前,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且流失较快。由于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低,护理工作脏、累,且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高等原因,导致各大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紧缺,护理水平较低的现象。
  第二,资源分配不均,民办机构发展较难。目前普遍存在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并且资源较为充沛,仍有扩建的需求,而民办机构虽然在环境、硬件设施、服务水平上同样良好,但实际入住率却很低 。此问题主要由于公办机构有国家财政支持,收费较低。长此以往,就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供需结构失衡的情况。
  第三,現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医养结合”服务涉及医疗、卫生、社保等多个部门,但各部门现有政策暂时都无法满足发展。匹配“医养结合”机构养老保险制度等配套政策缺失,医疗保险基金针对医疗可行却不针对养老,现行老年医保覆盖面与报销项目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根据以上对现有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利弊分析,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制定配套政策,聚集社会力量,完善相应制度。首先,吸引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根据《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鼓励各界力量举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从而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调动多方资源,政府与营利性、非营利性机构联合运作,共同解决养老问题。其次,应进一步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机构入住率。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如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内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对于低收入人群可通过医疗救助,免予一部分日常护理费用等。再次,应该健全培养制度,提高服务水平。针对护理人才紧缺的现状,可加强院校和地方的合作,利用院校资源培养专业人才,并面向社会公开招收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由人社部门牵头与相关部门和院校联合,定期开展针对老年人需求的中、短期护理技能培训;设立护理员职级体系,护理人员经考核确定相应职级。鼓励医师多点执业,上级医院医生到基层社区机构和非公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建立巡诊培训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沈慧.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模式、问题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6.09.上期.
  [2]云苗.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 .2016.第13期.
  [3]杨文杰,曹勇. 青岛市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J]. 医院管理. 齐鲁医学杂志.2017.12.第32卷第6期.
  [4]陈瑶.贵州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人口·社会·法治研究.2015-2016第二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