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院校生态课堂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中职教育生态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客观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探索中职课堂和谐、健康、全面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课堂 中职
  一、生态课堂概念界定
  “生态课堂”是指一种生态状态下的课堂,或是达到了生态状态的课堂。又可表述为用生态学的原理去审视课堂,以生态的眼光、态度和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释复杂的课堂教学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可见,生态课堂即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现实课堂,重构课程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课堂,它是在传统的技术课堂范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课堂范式。生态课堂的本质是联系、发展、和谐与共生,强调生态主体的投入,即师生生命与课堂的融入,强调创设积极的有利于学生生态主体建构生成的课堂。生态情境强调生态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交往互动旨在建立和谐共生的生态主体关系,促进学生生态个性的健全发展,促进教师生态个体的专业成长。
  二、中职院校生态课堂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学生主体的生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中职学生在学业方面,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其原因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偏见和就业竞争的压力大,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当前的就业态势中处于低位。很多学生对未来就业迷茫无方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并随之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是盲目的、机械的死记硬背,缺乏创新学习的意识,亦无法适应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中的新知识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在课堂学习中很少能够获得成就感。
  (二)教师主体的生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中职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肩负着严峻的挑战和沉重的压力,许多教师都出现了职业倦怠感,教学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1)中职教师本身的压力。中职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不仅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应职业岗位的实践经验和相关技能,这对中职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致使教师心理失衡,产生职业倦怠;(2)学生因素。由于中职院校生源的日益减少,招收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找到教学乐趣,一堂课下来无法获得教学成就感,更多的时间花在组织课堂和基础知识的传授,无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收效却甚微,这种教学的挫败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制度文化环境的生态问题及成因分析
  制度文化环境包括规范环境、价值观念、舆论导向等,其目的在于协调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规范師生行为,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有序正常进行、推进课堂文化的健康发展。目前中职课堂的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堂纪律松懈,呈无序状态、课堂学风不正等。其成因主要是:(1)课堂规范制度的执行力度偏弱,学生自律性差。在无强制性约束力规范的情况下,学生无视课堂纪律,导致教师课堂效果相差甚远。(2)课堂学风不良。大部分中职学生学习底子薄,自我效能感较低,较少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而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守旧,教学内容枯燥空洞,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果。(3)课堂规范缺乏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和教育。课堂中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的灌输上,缺乏现实性、说服性和可操作性。在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时,没有具体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致使价值观的教育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中职院校生态课堂的构建
  (一)营造和谐生态型师生关系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动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张必忠学者认为:“在生态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并无天然界限,学生在生态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老师不断提高教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生态型课堂教学既要求教师学有所长,又要求教师在“教学相长”的推力下,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师生交往活动中要改变以往的上传下达、高高在上、单边互动的局面。教师不再以教育权威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作为一名顾问和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进入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以交往的主体和学习参与者的身份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既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又要适时加以引导,把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促进教学互动有效性和精神力量的共同增长。
  (二)打造“刚柔并济”的课堂制度文化
  1.课堂制度文化建设要从校本实际出发,体现以人为本。首先,中职课堂的制度文化建设要依托师生课堂现状为依据,从制定到实施二者均参与其中,力求以契约缔结的形式来获得师生的广泛认可;其次,制度文化建设要以正面激励为主,对于一贯遵守课堂制度规范的学生及时在给予表扬和奖励,并树立榜样和先进典型,促进课堂秩序良好氛围;再次,制度文化建设要争取获得学生的认同感,让学生从对课堂规范制度的被动服从转变为对制度的理性认可。
  2.课堂的纪律规范要秉其严肃性和公平性,对屡次违反课堂规范的学生,尤其对不尊重授课教师的学生,不能采取迁就、姑息的态度,必须根据课堂规范和校规校纪给予严肃处分;另一方面,要明确制度的最终目的不是惩治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达到不仅教书,还有育人的重任。因此对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要有严格的程序,处理有关课堂违纪违规事件时要慎重。
  3.中职课堂制度文化建设要弘扬主流价值观念。在中职课堂的制度文化环境建设中,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殊性,着重突出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等主流价值取向的建设。学生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习等来了解自己的职业,增强职业认同、培养自身职业素养。教师应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融入到课堂活动和师生交往等各个环节,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潜移默化的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傅松涛.生态化:教育质量的时代趋势与坐标[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4).
  [2]孙燕,周杨明,张秋文,易善桢.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概念与评价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11(8).
  注:此论文为2017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为《中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生态课堂调查研究》,课题编号:ZG1703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