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程蓉

  摘 要:“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根本是要把农产品信息通过互联网路径大规模地散布出去,从而获得更大范围的关注以及最大化的收益。以“互联网+”为驱动,采用合适的营销策略来扩大影响力和传播速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随州市为例,对“互联网+”背景下随州市农产品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随州;农产品;营销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4-0062-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积聚了丰厚的物资条件和技术基础。“互联网+”开创了大众参与的“众筹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营销深远。随着城市互联网红利的消失,巨头们开始纷纷抢占农村互联网市场。互联网推动着农业产业鏈的发展,神奇地将农业与高科技紧密结合,让农产品变得性感,让农企变得更有魅力。
  一、“互联网+”背景下随州市农产品营销现状
  农产品营销是探寻消费需求,结合市场竞争和企业实力,拥有资源情况,对企业现实的农产品和有待开发的农产品进行有系统的策划和市场推广的行为。随州市农村电商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县域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4个,县域仓储配送中心6个,镇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9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788个,物流配送和服务网点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共计65家,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品种数达到300个以上,本地“三品一标”注册品牌个数149个,电商从业人数达到2.2万人。截至10月底,全市农村电商交易额实现17.5亿元,同比增长20% 。
  二、“互联网+”背景下随州市农产品营销策略
  1.优化发展环境。随州市高度重视“互联网+”背景下随州市农产品营销,将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与促进扶贫攻坚紧密结合,突出问题导向,强调规划引领。各县市区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差异与特点,分别制定了针对性的发展方案,对入驻电商产业园的电商创业者给予免租、资金扶持、创业辅导等一系列政策优惠,突破性发展农村电商工作。2018年,随县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曾都区被列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分别获得1 500万元和100万元资金支持,助推了随州市农村电商工作持续开展。
  2.打造扶贫模式。随州市引导各县、市、区创新工作思路,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鼓励龙头电商企业积极参与,重点打造四大电商扶贫新模式。一是“电商+产业”扶贫。采取“电商+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电商企业在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基地,指导贫困户参与种植养殖,通过统一回购包销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金悦公司开展薯业扶贫,在蔡河镇牛车湾村、杨寨镇大布村建设标准化甘薯种植基地3万余亩,可带领600户贫困户脱贫。二是“电商+双创”扶贫。持续开展电商千人培训计划,贴近贫困户发展需求,邀请本地专家、业务能手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并向电商企业实行对口输出,引导贫困户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通过业务培训,近百余名贫困户被电商企业吸纳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三是“电商+流转”扶贫。鼓励贫困户利用闲置的土地、山场、水面、房屋等资产资源,采取流转、租赁、托管、入股等多种方式增收,贫困户既能领取国家财政土地补贴,又收取土地流转资金,还可到企业务工创收,实现资产资源高效利用。旗峰电子在桃源村建设“旗峰桃源田园综合体”,流转贫困户土地150亩,帮助贫困户258人就业。四是“电商+信贷”扶贫。将电商扶贫纳入小额信贷支持范围,实行免抵压、免担保、低利率贷款扶持。贷款资金投入企业生产,年底付给贫困户红利,资金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均由企业全额偿还,企业与贫困户各取所需,实现了利益共赢。
  3.培养电商人才。随州市依托电商运营中心,针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电商培训,对有意开展电商业务的涉农企业进行触网指导;对创业个人进行电子商务合作支持;对有心致力于农村电商发展的网点进行网点服务培训以及电子商务营销培训,加快培养本地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人才。在筛选电商培训参训对象时注重向贫困户倾斜,选取符合用人要求的贫困户参加电商技能专题培训,对参加培训并获得技能认证的,可优先推荐进入本地优秀电商企业就业。自2016年来,全市先后举办免费电商培训200余场,培训学员过万人,其中贫困户100余人。
  4.健全电商网络。随州市着力打造“县(市、区)级营运中心+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网点”的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力争做到“一县一中心、一县一仓储、一镇一站点、一村一网点”。截止目前,全市共建立县域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4个,县域仓储配送中心6个,镇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9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685个,物流配送和服务网点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其中84个贫困村建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网点。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将实现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
  5.推进平台建设。随州支持本地有地域特色的第三方涉农电商平台做大做强,鼓励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的村镇入驻电商平台,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本地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如裕国股份、二月风食品、品源食品、联丰食品、天星粮油等建立了自主电商平台,线上销售本公司主打产品,网销形势十分看好。省级电商示范二月风食品通过与中国网库开展战略合作,打造“中国葛根粉交易网”B2B模式,年销量呈倍增趋势。市供销社联合淘宝随州馆,打造了新型智慧商店“村友淘”,通过与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亚马逊等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在线销售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并与供销总社“供销e家”和省总社“裕农网”对接,加快融入全国供销一张网,努力打造随州市电商龙头,为全市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平台支撑。上半年,该平台农产品交易品种增加至200多个,线上商品交易额达到2 500多万元,同比增长36%。   6.促进产品上行。通过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有效解决农产品供销不对称问题,不断推动随州市特色农产品上行。旗峰电商公司综合运用微信、淘宝、网络直播等多种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将本市胭脂红、鄂北大米、高祥面业、应山滑肉、松花蛋、油桃等农特产品以自主包装的形式远销省内外,带动了本地农副土特产品销售热潮。2018年上半年,旗峰电商销售额实现2 912万元。邮政公司依托邮乐网、邮乐小店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积极探索农产品进城项目,重点抓好“一县一季一品”,提供“线上线下推广+物流+配送”一站式服务,先后开发猕猴桃、土豆、萝卜、大米、油桃、香菇、葛粉、银杏、泡泡青、蓝莓等本地农特产品项目,形成了规模和品牌效应,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2018年“油桃进城”项目启动以来,累计销售14 000余件,共计7万公斤。市供销社通过自营电商平台积极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成为拉动本地农产品销售、带富一方百姓的重要平台。
  三、“互联网+”背景下隨州市农产品营销建议
  1.完善扶持政策。随州市委市政府应出台和完善符合随州实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细化政策措施,并加大政策落地督查力度。在财政上,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专项资金,且每年有一定增长幅度,对农村电商企业、农业物联网项目在税收、引进人才、融资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奖励。
  2.普及推广应用。开展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知识的普及与推广,重点培训涉农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村青年等掌握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的运作模式与操作方法。将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与本地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大宣传推介,让随州市美丽乡村、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3.培养电商人才。加强宣传引导,将电子商务知识纳入领导干部学习培训计划和党员教育内容,通过在线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干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本土培养为主,人才引进为辅,以大学生村官、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为重点,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引领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网络、加工、包装、物流、冷链、仓储、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产品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物流配送、业务规范等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环境。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鼓励相关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机制、模式创新,探索农产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生鲜农产品直配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率先取得突破。加快推进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1]  郭承龙.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讨——基于淘宝村的调研[J].经济体制改革,2015,(5):110-115.
  [2]  刘玉忠.“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7):69-72.
  [3]  高峰.“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J].南方农机,2017,(13):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5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