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业转型期如何掌握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趋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志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目前产业结构向着高信息化、高科技化和高服务化阶段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也是我国目前在大力推广和实施的,将会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党的十八大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确定位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发展的核心。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更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文章对于产业转型期如何掌握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调整;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
   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结构进入变革阶段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方式是家庭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农村正在向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方向发展,特别是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关于“三农”的文件也在接连发布,如:《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就对农村改革提出了要求,使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多元化方面发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将不断进行调整,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保障农民的增值收益,推动农业经济和农村产业的快速增长,使农业与国民经济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 粮食购销体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是农业大口,随着科技手段和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粮棉等农产品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对于粮食购销体制采用了计划和市场的双重手段进行改革。但由于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不是很好,土地、劳动力资源等都向着非农产业转型,使得粮食生产出现持续徘徊的情况。
   3.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向非产业转化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得有效调整。目前无论从农村劳动力还是从产值的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占比逐年在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在不断上升。所以农村产业结构向非产业的转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利因素
   1. 第一产业收益较低
   (1)以小型农户为主的生产方式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执行土地分田到户政策开始,就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联产承包制度,利用小型的机械设备或人工进行生产和种植,但此种规模的生产量小、效率较低,而且发展空间十分有限,随着农业全球化,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无论从农产品价格还是生产效率上均已不占优势。
   (2)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现在农村大部分都是以中老人为主力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年轻人都是外出打工或大学毕业后直接在城市上班,虽然现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很快,但是机器化、智能化在农业种植中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农产品现在种植产量很大、品种较多,但由于不能合理使用网络和科技手段进行销售,导致对于传统的流通环节的依赖度过高,农业产业链可被分为生产、储运、批发、零售这四大部分,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发展程度不高都将会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3)产品质量低劣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但是受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进口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给国内农产品销量带来一定的冲击。
   2. 第二产业的规模不断缩小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地区资源流失的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地区的工业规模扩大,人力资源及原材料占据很大优势,各种工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失去了原有的发展优势,另外由于国有企业近年来陷入低谷,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也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 第三产业高度依赖外部资本
   农村地区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抽离乡村资源的主要渠道,农村主要负责农业生产和提供原材料,乡镇地区负责加工与贸易,但是我国的农村商业太依赖于城镇,使得主要利润都被城镇赚取,农户获得的利益很少。主要原因是城镇地区掌握物品流动渠道与品牌管理,导致县域经济成为农村市场的重要对接环节。
   4. 农村经济结构性问题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教育的先进性、生活的便利性和娱乐设施的多样性,越来越吸引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大量的青年为了更好的生活,转移到城市中,使得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对于人口高度密集的城镇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并使得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资本持续进入城市形成工商垄断,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5. 农村产业结构主要偏重短期利益
   当前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展往往是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长期的利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忽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工作,使得资源和环境恶化,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这样不利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1. 加强农村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根据中央的会议精神应加强农村建设,要以土地改革引领深化农村改革,地方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体制,支持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还要带头建立和治理农村的居住环境,如:集中对垃圾进行处理、防止春、秋天放荒行为造成的空气污染,使农村和农业向着绿色、现代化方向发展。
   2. 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发展
   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所以要在当地要建设龙头企业,争取能够以企业兴村、以企业建村,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
   3. 建立完整的企业进退出机制
   为了发展地区经济,当地政府可以出面进行招商引资,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不必外出务工,在家附近就可以就业的问题,政府应给予招商企业优惠政策,减弱对企业进入退出的规制,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劳动力可以进一步流通。
   4. 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目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益为标志,应实施农业产业化,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尽可能运用新科技,使农村产业结构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我国的农产品多是老品种,其品质差,在市场中竞争能力很差。所以在种植技术上应深入研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对于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时应严格进行管控。
   5. 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
   现在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同时由于城市中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也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注重购买绿色无污染的食品,因此农村可以针对此方面进行开发旅游,如:建立采摘园、农家乐、农场等,吸引城市人来旅游体验农家生活同时还可以购买到绿色食品,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联系学校等教育机构,专门为学生们进行农业产品的认知和普及,使孩子们能够认识五谷杂粮并珍惜粮食,使其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通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得自身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所以应加大学习力度、时刻掌握国家关于农村的扶持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农业,使人们真正达到脱贫致富小康生活,使农业发展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黄林秀,欧阳琳.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迁——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J].经济地理,2015(03).
   [2]杨忍,刘彦随,龙花楼.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J].地理研究,2015(03).
   [3]陈龙,周生路,周兵兵,吕立刚,昌亭.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J].经济地理,2015(02).
   [4]施自海.浅谈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發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6(0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镇农村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47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