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金融创新及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资金需求者绕过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通过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金融脱媒已然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金融脱媒现状的介绍,分析脱媒原因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与美国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金融脱媒;金融市场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4.054
  1 引言
  当代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势不可当,在此种经济形势下,大量资金绕过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直接进行借贷交易,我国商业银行受到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也迎来了机遇。因此,深入分析脱媒的现状、成因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Mishkin(2001)[1]认为,金融脱媒是在银行传统存款利率受限,且资本市场利率较存款利率高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会将资金投入证券以获取更高的收益,从而限制了可贷资金规模,抑制了银行间接融资业务的发展。Theodore(2000)[2]认为银行存贷款业务受到储蓄机构、保险业务以及基金等新兴业务的影响,此外,技术进步使得操作方便快捷,ATMS、手机银行、互联网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银行产品分销的脱媒。
  宋旺、钟正生(2010)[3]将金融脱媒看作是绕过媒介,资金直接在资金供求双方融通的现象。而唐黎军(2012)[4]却提出金融脱媒不是金融市场化的结果,其主要推动力量是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结构不健全。陈曦(2008)[5]将金融脱媒作为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挑战,这会促使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效益。奚宾(2010)[6]从改善内部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同业合作经营及发展中间业务等方面对金融脱媒现象提出了宝贵意见。
  总体而言,关于金融脱媒的理论研究数不胜数,囊括了其概念、成因、度量、影响以及对策等方面。但是关于金融脱媒的成因、影响等研究较为琐碎,本文较为系统地进行分析总结。
  3 发展现状
  3.1 从资金供求角度
  3.1.1 对于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量逐年下降,更多的资金流向资本市场以寻求更高的回报。随着各类理财产品的产生以及股市、债市的繁荣,资金更多地以直接融资形式参与到金融体系中。
  3.1.2 對于资金运用
  各国商业银行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自2001年以来就一直在下降。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中国自2006年金融脱媒现象开始出现以来,非金融机构对银行资产的中介化比率从70%下降到50%,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国五大行贷款项目增速从2010年的平均18.48%降到2015年的9.01%。但是由于五大行是我国国有金融系统的基石,在配置资产方面比较稳妥保守,虽然贷款项目的增速下降,但是贷款项目占总资产的比重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公司类贷款作为传统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项目,在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金融脱媒所带来的直接融资模式的兴起,公司类贷款业务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五大行公司类贷款平均增速由2010年的18.07%下降到2015年的3.99%,建设银行在2015年已经接近零增长。不仅如此,五大行公司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从2009年的平均74.62%下降到2015年的64.88%,七年平均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银行下降幅度最大,从2009年的69.53%下降到2015年的55.11%,比重已接近贷款总额的一半。(数据来源:根据五大行各年年报整理)
  3.2 从资金结构角度
  随着金融市场门槛降低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公众开始通过更加多样化且合理的方式理财,其中包括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一系列金融及金融衍生产品。绕过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的直接融资比重不断上升,短期国债由2008年的1.71%上升到2016年的44.07%,股票融资比重也呈上升态势。相比之下,贷款融资规模缩减,比重明显下降,从2002年的90%以上下降至2016年的69.81%(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
  3.3 中美对比
  3.3.1 中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差异
  美国的商业银行较好地适应了金融脱媒所带来的一系列背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突破了传统利润增长的模式。其业务范围甚至延伸到资本市场领域。
  而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但是依然以存贷款等信用业务为赚取利润的重要来源。随着金融脱媒的逐步深入,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
  3.3.2 中美中小银行发展差异
  美国的社区银行是中小银行的主要形式,其针对中小企业和住户的小额信贷为主要市场定位,注重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将部分业务外包,有效利用资源。
  中国的五大商业银行具有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处于垄断地位,吸纳了大部分信用业务。相比之下,中国的城市银行发展受限,极大依赖于当地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
  4 金融脱媒的主要原因
  4.1 宏观经济角度
  4.1.1 金融市场体系建立与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重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进行体系化的管理,形成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一方面减弱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促进更加公正合理地竞争发展;另一方面,多样化的市场和衍生金融产品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融资渠道,使得市场供求者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合理配置资源。
  4.1.2 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支持
  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方便快捷的手段为便利快捷地交易操作提供了支持,有效地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阻碍因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促进证券投资业务的顺利进行。   4.2 中观经济角度
  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也获得了市场参与者的信任与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产生竞争,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等间接融资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一些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企業集团纷纷建立自己的财务公司,由于财务公司能更好地处理企业所需的服务以及提供更适合的咨询等信息服务业务,这导致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分流,给其造成了冲击。
  4.3 微观经济角度
  4.3.1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传统的商业银行相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其存款利率较低,而贷款利率较高。此外,银行贷款需要有良好的资信评估作依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受限于企业发展规模等原因,资信难以达到要求。资信受限且贷款利率较高都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
  4.3.2 商业银行自身原因
  在通货膨胀时期,传统银行存款利率不能满足居民的储蓄意愿,银行吸收存款越发困难,以及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市场需求还催生了“影子银行”和“地下金融”,造成了金融脱媒的极端化现象。
  5 主要影响
  5.1 正面影响
  5.1.1 提高资源运用效率
  金融脱媒将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联系起来,降低交易成本,为投资者规避投融资风险创造了基础条件,改善信息不对称,促进社会资源尤其是社会资金资源的合理运用和有效配置。
  5.1.2 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机遇
  通过互换、远期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商业银行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同业存款业务同比增长,还可以针对证券市场发展提出新型资产业务。同时,灵活的金融衍生工具等的兴起也对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出了要求,是商业银行提高服务水平的契机。
  5.2 负面影响
  5.2.1 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冲击
  金融脱媒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紧缩,社会投融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使得银行净利差呈下降趋势。投资者寻求利率更高的投资方式,融资者寻求利率成本更低的筹资方式,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得大量客户从商业银行体系中抽离,使得银行利润来源收窄。
  5.2.2 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短期贷款比重下降,中长期贷款比重上升,加大了期限错配的可能性,导致银行的违约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加。由于金融体系的关联性较高,从而加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6 应对建议
  6.1 顺应趋势、转型升级
  正确认识产业格局的改变,对现今直接融资大力倡行的背景下,找准自己的定位。突破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迎合顾客需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
  6.2 加快金融深化的进程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较发达国家滞后,萌芽较晚。要想解决金融脱媒的不良影响,应该稳步推进金融深化,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成本反映信用风险,放松银行存款利率上限,防止银行存款大量流失。[7]
  6.3 完善治理、防控风险
  首先,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其次,进行必要的客户结构调整,完善客户资信系统。最后,加强定价精算管理,在对风险识别、监控、有效规避方面不断深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各类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
  6.4 创新金融产品
  为应对互联网金融、P2P等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创新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使客户满意度提升,进而为商业银行留住客户资源。
  7 结论
  金融脱媒是一把双刃剑,其本身没有利弊之分。关键是看金融市场中的各类金融中介采取何种应对措施。金融脱媒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极大,在对商业银行带来巨大震荡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金融脱媒势不可当,面对金融脱媒的强力冲击,商业银行不应采取回避措施,甚至导致恶性竞争,而应该当痛定思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找准定位,摒弃滞后的金融服务和工具,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推进银行业转型升级,也由此促进整个金融市场的上扬发展。
  参考文献:
  [1]MISHKIN F S. 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J].Addison-Wesley,2001.
  [2]THEODORE S. The net spreads wider[J].The Banker,2000,150(889):9-12.
  [3]宋旺,钟正生.基于MS-AR模型的中国金融脱媒趋势分析[J].财经研究,2010,26(11).
  [4]唐黎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12(4).
  [5]陈曦.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选择[J].福建金融,2008(9):34-36.
  [6]奚宾.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应对措施[J].浙江金融,2010(5).
  [7]宋丽.金融脱媒现象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金融,2013(7):10-11,22.
  [8]张若为.我国与美国金融脱媒比较分析及启示[J].时代金融,2016(36):210,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86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