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东省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研究2006年和2016年山东省现存经济差异,利用标准差椭圆、主成分分析对山东经济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山东省的经济总体格局呈现东北—西南走向,重心向东移动趋势明显,长短轴的偏率较大,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方向性较强,呈现双核心发展;最后提出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寻求新的增长核心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经济空间格局;地域分异;山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0月16日
   一、山东省基本概况
   截至2016年底,全省土地总面积15.79×104km2,中部为凸起的山地,西南、西北低洼低平,东部为丘陵山地,山脉主要集中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和鲁西南局部。山东省的铁路网已经从京沪、胶济、蓝烟三条铁路干线发展为现在的“四横四纵”铁路运输网;政府政策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2007年山东省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2008年山东省政府出台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在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截至2016年山东省各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前四的分别为:青岛市26所,济南43所,烟台市12所,泰安市9所,三种专利授权数超一万的城市主要有青岛市、济南市、烟台市。
   二、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是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以及山东省十七地市(本文数据采集截止到2016年,到该年份山东省地级市数量为17个)统计年鉴。
   本文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有:(1)将山东省2006年、2016年各市GDP数值按照人均GDP的倍数分为不同发达层次,利用图层属性符号系统对GDP指标进行分级显示。(2)本文利用标准差椭圆揭示山东省市域单元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并计算椭圆焦点来对应地区发展极,椭圆长轴对应地区发展轴线。(3)根据主成分分析原理和步骤,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山东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分析和定量研究。
   三、山东省经济空间分异分析
   (一)经济空间差异可视化分析。现对2006年、2016年的各市GDP数据做空间可视化分析,根据图1观察山东省经济空间格局的规律,山东省的经济格局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经济发展水平逐渐降低的趋势,沿海地区作为山东发展的龙头,青岛、烟台、威海市为经济发达或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山东省的沿海地区因工业发展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海运和港口的便利使得对外贸易飞速崛起,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比内陆地区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图1)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人民的生产生活皆依水而居,河流成为聚落聚集发展主要场所。山东省的经济空间格局呈现以黄河为轴依次向两边递减的趋势,黄河的南岸经济发展好于北岸,黄河的北岸是魯西北平原,南岸为鲁中南山地丘陵,一般理论认为山区的发展应较为落后,但山东省是一个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基础设施完善、开发相对完全的省份,地形地势并不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等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强烈,所以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鲁中地区经济发展基本维持在全省中等水平。
   从山东省的总体结构来看经济发展呈现核心—边缘二元结构,山东省以青岛市和济南市为增长极,以青岛市来带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以济南市来带动山东省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济南、青岛-烟台是两个大的城市集群,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山东省的GDP的平均值。而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则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这两个地区都是位于内陆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创新力度不强,发展模式滞后。
   (二)经济空间格局变化分析。根据2006年、2011年、2016年各市人均GDP数据利用GIS作出各年份标准差椭圆(图2),表1为标准差椭圆相关数据。由椭圆重心及长短轴距离计算出2016年椭圆焦点所在位置,如图3。(图2、图3、表1)
   2006年、2011年、2016这三年的经济重心全部位于潍坊市临洵县内,2006~2016年总体的偏移方向为西南方向,但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一直向东偏移,自2011年以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港是我国北方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威海市是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也是中韩自贸区先行城市,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带动能力增强,使得大量资金和劳动力流向该地区。各年份的长短轴偏率呈现先减小后变大的趋势,说明山东省这三年中2011年各地经济发展差异最小;由表1知,2006~2016年的总变化趋势为长轴标准距离增大,短轴标准距离增大,且方位角先减小后增大,东北-西南走向的标准差椭圆呈现先弱化后增强的方向趋势,而且椭圆的呈现出的扩张的态势,说明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在东-西走向上呈扩张状态,在南-北方向上也呈扩张状态,总体发展逐渐呈现全面均衡趋势。
   2016年山东省的标准差椭圆的焦点分别落在泰安市与济南市的交界及青岛市内,椭圆的长轴呈现着东北-西南走向,基本与胶济铁路、济青高速重合,以胶济铁路、济青高速为轴线的发展对山东省经济整体发展格局起着重大的影响,从图中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山东省两核心一轴线的发展模型。胶济铁路是山东省最早的铁路,始建于1899年,2007年山东省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胶济铁路的建设使得山东省沿运河发展的经济轴线改变为沿铁路发展的经济轴线,胶济铁路的发展使得济南市成为中国第一个自开商埠的城市,极大地促进了济南的经济发展,济南自开商埠以后,这座古老的内陆城市开始从农耕经济消费的圈子走向大城市的发展。    (三)十七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分析。将山东省2016年的各地市的各项数据做一个指标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我们选取了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分别从一个城市的经济总体水平、交通条件潜力、经济开放程度三个方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经检验,山东省2016年地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变量的KMO(检验统计量)大于0.6,得出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8.897%。4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8.013、2.660、1.627、1.034。结果如表3所示。(表2、表3)
   根据表3,青岛、烟台、济南是得分较高的3个城市,11个城市得分为负值,得分为正值的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和中部偏北地区,得分差值为1.09。烟台、潍坊、青岛、东营在第一主成分上得分较高,此类城市位于渤海、黄海沿岸,前期依靠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在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经济增长快速、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济南、临沂、青岛、泰安等城市在第二主成分上得分较高,这类城市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临沂市是全国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泰安市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济南市市山东省省会,青岛市主要发展对外贸易;东营、淄博、济南、青岛等城市在第三主成分上得分较高,淄博、东营都是山东省老牌的重工业城市,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第二产业;青岛、济宁、淄博、聊城在第四主成分上得分较高,这些城市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聊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宁市是儒家文化、运河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淄博是齐国故都。
   四、结论
   山东省总体来看经济差异较大,经济格局呈东北-西南走向,经济重心近年有东移趋势,山东省经济发展格局为双中心模式,除济南、青岛、烟台市这三个老牌的经济发达地区,潍坊市成为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面对这种现状要资源合理配置,对于以青岛-烟台为中心的半岛蓝色经济区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实现海陆统筹发展,开展好半岛地区海洋资源的开发,加快发展以济南为核心的地区的基础设施,加速完善畅通的交通网络和其他公共设施。边缘地区应进行技术交流、产业引进,通过发展更高质量的第三产业带动本地区就业,进而解决消费积累的不平衡问题;要加强对于第二产业的管理,积极配合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环境与发展最好协调。也可寻找新的增长极,鲁西地区是山东省农业发达的地区,该地区有着京杭大运河、兖石铁路、鲁南高铁以及京九线、日东高速等重要交通线路,且拥有着广阔的面积,大量的人口,众多的资源,具备发展为经济增长核心的可能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璐,赵作权,王伟.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变化[J].经济地理,2014.34(2).
  [2]方叶林,黄震方,陈文娣,等.2001-2010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5).
  [3]柯文前,陆玉麒.基于县域的福建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经济地理,2011.31(7).
  [4]于谨凯,马健秋.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18.11(38).
  [5]蒋天颖,华明浩,张一青.县域经济差异总体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以浙江为实证[J].经济地理,2014.34(1).
  [6]譚遂,杨开忠,荀丽娜,等.一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演变模型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2).
  [7]王少剑,王洋,赵亚博.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与多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10).
  [8]徐建华,鲁峰,苏方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9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