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徽省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评价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命脉的主体,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低对发展国民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文章基于安徽省国有企业发展的现实分析,从安徽省国有企业构成与分布入手,分析了安徽省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地位、科技成果及人才成果,发现安徽省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着意识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产学研口号化及缺乏有效的自主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政府角度、国有企业自身及国企、民营精诚合作等方面改进的措施,旨在实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安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
   一、安徽省国有企业构成与分布
   (一)安徽省国有企业概况分析
   据统计,安徽省2017年全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9448.5亿元,同比增长13.2%,营业总成本9149.15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5.6%、10.4%和9.5%,利润总额593.84亿元,同比增长48.4%,应交税费535.64亿元,同比增长21.6%,资产总额24422.74亿元,同比增长9%;负债总额15143.99亿元,同比增长9.8%;所有者权益合计9278.7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钢铁、煤炭等行业利润稳中有升;化工等去年同期亏损的行业扭亏为盈,并保持持续盈利;汽车、电力、医药等行业实现利润降幅明显。自2016年以来,由于某些行业自身存在的产能过剩及中央宏观调控等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包含钢铁、水泥等省属企业效益出现大幅下滑的现象。
   (二)安徽省国有企业构成与分布
   1. 安徽国有企业构成情况
   安徽省国有指国家所有以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包含省属、省直以及16个地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安徽省属国有企业目前拥有包含铜陵有色、马钢集团等在内的31家,省直单位企业90家,市县企业1200家左右。
   2. 安徽国有企业分布特点
   2017年,安徽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持续平稳,收入和利润也实现稳步增长。国有企业分布从规模上看国有资产总量规模集中度高,从地区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淮北、淮南等市,从企业所属上来看,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市县级国有企业,省属企业次之。
   二、安徽省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继合肥高新区成为国家级创新科技园区之后,芜湖、蚌埠高新区也已相继升级成为国家级高新区,铜陵、马鞍山、淮南、池州也成立了四个省级高新区,有效促进安徽省创新战略地位不断提升。2018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方阵,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83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万亿。
   2018年,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8213项,其中成果类型主要是分布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技术成果,另外自选课题项目成果占绝大多数,科技成果主要由企事业单位完成,其中3.53%的应用技术类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46.3%的应用技术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应用,实现转化收益10960.77亿元,分别为自我转化收入10935.74亿元、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24.13亿元、合作转化收入0.9亿元。
   人才战略是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人才在强国、强省、强市的建设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徽省同样重视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近年来已经实施了诸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115”产业团队建设工程等,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
   一直以来省政府都是科技发展的倡导者及引领者,也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在完善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营造更宽松的创新环境,为安徽省科技进步、企业创新和发展不断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三、安徽省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不足
   (一)企业创新意识有待增强
   调查分析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有超过30%的企业尚未制定创新战略目标,有15%以上的企业直接认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本不起作用。主要原因分析,第一、科技投入具有风险性,大量的科技投入中,真正最终能够取得科学技术成果的十有八九、而最终投入产业化应用并产生效益的更是凤毛麟角;第二、比起技术引进,支付许可费、引进费等;自主研发投入太多还不一定有成果,偏重短期利益,科技投入短视行为严重。
   (二)产学研合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企业的科研需求一般比较具体,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窄,没有有效的信息平台协助企业与高校结成合作,并且即使达成合作,往往以验收为目标,而不是以最终产业化生产为目标。现实中企业与科研院所即使合作申报项目,在申报成功后,也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很难进行信息共享,将产学研合作落到实处,从而无法真正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问题。
   (三)鼓励创新的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一方面,科学研究人员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成果,疏于了解国家、省市级相关的创新政策;另一方面,安徽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体制机制也不灵活,同时企业也没有建立明确的奖励报酬、收入分配及股权激励等多元化的激励方式,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国有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甚至使得很多科研工作者已经丧失坚持钻研的信心。
   (四)国有企业缺乏自主科研人才培养体系
   调研显示,部分国有企业对科研人员重视不够,使得“闷头”搞研究、不善沟通的科研工作者,如果不出成果,就会变成公司最没用的人,如果出了成果,就会被领导分一杯羹。管理上没有按照科研需要来管理科研人员,总想尽量少招人,节约人力成本,一旦有項目需要就短期引进,缺乏自主科研人才培养计划,没有维持人才技术生命的土壤。
   四、提升安徽省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加大政府的扶植力度,发挥政府在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积极引领作用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因为即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及资源,也无法避免最终的满盘皆输,因此在综合权衡下,国有企业很有可能选择相对保守的道路。因此政府必须拿捏好自己的定位,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放任自流。首先,加强立法及颁布各项政策支持,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法律保障环境,在宏观层面有效减少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不确定性,协助分担企业创新风险;其次,政府加强引导和宣传,进行国有企业创新培训,自上而下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再次,由政府牵头共建信息化共享平台,整合行业内、产业间共性技术的有价值的信息,有效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鼓励将科研成果投入实践,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最后政府还需致力于构建闭环评价体系,一方面制定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管,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实。
   (二)国有企业自身锐意进取,不断改进
   国有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几年,安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国有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势在必行。因此作为创新主体的国有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明确其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的制度创新为其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基础和激励机制,从创新的客观规律看, 企业只有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才能自如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且在关键时期,激发创新热情,选择正确发展道路。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明确自身创新主体地位,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在激烈的市场中,以自主创新能力护航。
   2.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就要牢固树立创新观念,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及创新紧迫感。高层管理者重视创新活动,就会提出各种创新活动保障措施,协助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企业创新战略不仅得以实施,而且实现目标。在企业内部,仅仅科研工作者自主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形成创新文化,鼓励全员创新,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来,即使不奋战在创新工作一线,也应该为创新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这样企业自主创新就不再是某个部门或者是某些人的事,也不再只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将创新意识融入血液,幻化成呼吸。
   3.加大投入,建立各类激励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
   在某些企业,不要说阶段化、产业化的持续投入了,往往在研发初期,就已然投入不足,最终导致好项目因资金匮乏而提早流产。重大科研项目投资大,而融资确实困难时,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吸收资金的方式,解决实际困难,如借助于资本市场、进行商业银行贷款或者通过保险吸纳资金,或者成立自主创新专项基金,这样才能让奋战于科研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不至于因为科研经费中断。
   4.完善自主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打造一流创新人才队伍
   创新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科学工作,可以从建立成果评价机制、多元化人才激励政策、建立成果共享机制以及科技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鉴于创新研发通常周期性较长,管理人员应重视创新工作人员的精神激励,使之形成使命感与归属感,并且主动关心科研工作者,尝试多元化的激励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创新积极性,而且可以稳定科研队伍,保证人才不流失。另外除了自主培养创新人才之外,还要注意人才的引进,这样有利于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促进协同创新
   安徽省国有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由于经营项目单一或者限于自身实力,想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科技创新依然难以突破。国有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必须加强与民营企业精诚合作,协同创新,而技术合作也已经被证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虽然在很多领域,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是竞争的双方出现,但不可否认,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它们都隶属于中国,都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贡献。事实上,某些民营企业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在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并且颇有成效,而国有企业因为体制过大,对政策的反应度反而滞后,因此,国有企业加强与民营企业协同创新,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甚至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五、结论
   国有企业担负着安徽省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是安徽省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主体。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国有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不可否认国有企业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又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因此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創新”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提升安徽省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层面需加强相关立法,辅以政策推动,联合企业及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建信息化共享平台,完善企业创新所需的良好外部环境。国有企业自身振兴,提高自主创新意识,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制度,完善激励机制,积极培育自身创新优质土壤,成长为创新主体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昊.安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2]武传刚.江苏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05).
   [3]黄绍林,谢宏豹.2016年安徽省规模以上企业创新情况调查分析[J].安徽科技,2017(10).
   [4]陈睿,井润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软科学,2009(03).
   *基金项目:校级科研基金“安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2015S025)。
   (作者单位:安徽三联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1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