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民营农业企业如何“走出去”:以新希望集团为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流量和存量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海外投资的主力军。然而民营农业企业资金不足、缺乏投资布局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其海外农业投资的主要障碍。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农业企业,也是最早在海外农业投资的民营农业企业。在其20多年的海外投资历程中,创新了多种投资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因此未來中国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可以借鉴新希望集团的投资路径,各级政府也要为其提供政策支持。
  关键词: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走出去”;新希望集团
  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发展起来的。在当前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类资源”的全新开放格局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主力军。在农业对外投资中,我国民营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广泛布局,不断延伸产业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新希望集团创建于1982年,是随着改革开放一路发展起来的,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集团,也是中国最早对外进行农业直接投资的主体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搭建大农牧产业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和分析新希望集团对外投资的过程及经验,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农业企业优化对外投资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从2003年开始,中国农业企业加大了对外投资的步伐,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从2003-2018年,中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分别保持在1.9%和0.9%的增长幅度。2018年,中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流量达到了42.8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了24.6%;截至到2018年底,中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存量累计达到了159.78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了25.6%。除了投资流量和存量不断增长之外,中国农业企业在境外设立的企业数量也保持了每年3%的增长幅度,到2018年底,中国农业企业在境外设立企业数达到了1869家,占到了我国企业在境外设立企业总数的4.1%,投资范围覆盖了全球的1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欧洲地区是中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
  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中,民营企业的投资流量和存量也是在不断增长。新希望集团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先是稳步布局,待投资显现效益之后才加大投资力度,循序渐进的投入有助于降低风险。民营企业尽管规模较小,但投资的灵活性更强。从法律意义上看,民营企业应该包括除了国有(集体所有)和国有控股之外的所有企业主体。按照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18年底,我国民营农业企业为921家,其中股份公司201家,占比21.8%;有限责任公司562家,占比61.1%;自然人独资企业100家,占比10.9%;外商投资企业14家,占比1.5%,股份合作制企业6家,占比0.6%;其他企业38家,占比4.1%。民营农业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最大优势是投资、经营等方式灵活,也弥补了我国国有企业在海外农业领域投资的不足。
  (二)问题
  第一,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资金实力有限。资金短缺一直是农业企业包括国有农业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国有农业企业相比,民营农业企业因为缺乏足够的融资渠道,其投资实力比较有限。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民营农业企业平均对外投资额仅为1080万美元,远远低于国有企业1.9亿美元的平均投资规模。由于没有足够的担保物,民营农业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即便是像新希望这样的龙头企业,最初的对外投资的资金也多来自于其自有资金,而不是金融机构的融资。中国民营企业融资能力不足,限制其对外投资规模。
  第二,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缺乏完整产业链整合度。国家近些年来是大力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为企业的海外投资设立了较多的优惠政策。但部分民营农业企业缺乏投资的全局及产业链布局意识,投资的方向多是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很少有布局全程产业链。新希望集团在投资过程中也是从养殖环节开始布局,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进行全程产业链布局。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民营农业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企业有125家,但在投资中能够布局全程产业链的仅为14家。大多数企业是投资种植、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链下游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海外投资风险。
  第三,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缺乏抗风险意识和能力。因为民营农业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资金实力有限,融资渠道狭窄,加上农业项目投资一般周期长、资金大,农业投资的风险普遍高于其他行业。另外,很多民营农业企业在投资之前缺乏对投资项目和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调研和评估,很多投资项目启动后迅速亏损而处于中止状态。农业投资还会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对投资的影响也比较大,一些企业缺乏应对机制而导致投资损失较大。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2018年,在海外进行农业投资的801家民营农业企业,有超过94家因为受到市场风险、东道国政治法律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的影响而处于投资中止状态。
  第四,民营农业企业缺乏海外农业投资的专业性人才。跨国农业投资是一项复杂的投资过程,投资主体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同样也需要既懂外语、懂农业、懂投资、善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民营农业企业普遍人才储备不足,同样也加大了其投资风险。
  二、新希望集团“走出去”的模式与经验分析
  四川新希望集团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典范,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农业企业,也是最早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截至到2018年底,新希望集团的销售额达1600亿元,饲料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和全球第二位,禽畜屠宰位居全球首位,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72位。新希望集团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进行海外投资,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跨国农业企业,其投资模式和经验值得中国民营农业企业借鉴。   (一)新希望集团海外投资历程
  第一,在越南跨出海外投资第一步。从1996年开始,新希望集团就着手布局海外投资,到多个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在综合考虑市场、政治环境、人文习俗等多个要素后,决定海外投资第一站设在越南。接下来的3年时间内,新希望集团开始对越南的农业市场、农业资源禀赋、法律制度、外商投资环境进行了广泛调研,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为新希望集团带来了机遇,越南政府对外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给予土地、资金、税费等方面巨大优惠。基于海外投资条件的成熟,1999年4月,在胡志明市投资建立了其第一个海外生产企业——胡志明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2000年,新希望又在北部的河内市建立另一家饲料加工企业。基于当时中国产品价廉质量低劣的较差口碑,新希望集团采用了先赊账用后满意支付的方式,取得了越南农户的信任,逐步开拓了市场。在连续3年亏损后,到2003年开始全面盈利。到2010年,新希望就成为越南著名农业品牌。
  第二,稳步加快海外投资步伐。在越南投资成功之后,新希望集团并没有急速推进其海外投资步伐,而是在不断观察和探索,从2008-2011年之间,只收购了新西兰PGG农业服务公司。直到2013年,新希望集团才加大了海外投资力度,将国际化确立为集团发展战略。2014年先后收购了昆士兰Kilcoy牧业公司和美国芝加哥Rupre食品公司,并联合中国和澳大利亚30余家知名企业发起了“中澳农业百年合作计划”,得到了中澳两国政府的高度认可。进入2015年,新希望集团通过并购、新建投资、入股合作等方式先后在澳、法、美等国家成功启动了6个农业投资项目,进入了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新希望集团在悉尼设立了大洋洲区域总部,加强了对澳、新两国投资项目的资源整合。
  经过20多年的海外布局,新希望集团建立了以亚洲、大洋洲为中心,足迹遍布美洲、欧洲、非洲的海外产业链,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独自、并购、入股了50多家农业及食品类企业,海外投资总规模达150亿元,海外员工超过8万名,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跨国农业企业。
  (二)新希望集团海外投资模式
  第一,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此种投资方式就是延长产业链前后端,以降低投资成本和增加经营收益。在国内经过多年发展,新希望集团成功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发展,构建了完整的农业全程产业链,即饲料、养殖、屠宰、加工、零售到配送全过程。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新希望还是以饲料作为核心业务,然后向饲料产业链后端延伸,截至到2018年底,新希望海外饲料年生产能力突破1000万吨,投资范围也拓展到禽畜养殖、屠宰等领域。为了提升产品附加值,新希望还结合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优质奶源,打造了一个高端动物蛋白产业链条,2015年聯合澳大利亚自由食品公司成立了澳大利亚奶业控股公司,专门生产含有A2酪蛋白的高端牛奶。2016年与新西兰皇家农业科学院达成合作协议,推出了全新的婴幼儿高端奶粉。2017年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的宠物食品企业——真诚爱宠公司。新希望已经累计在澳、新两国投资了30亿元,在未来的3年内还打算投资50亿元,建立一个包括奶源供应、乳制品加工和销售全程产业链。
  第二,价值链横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即与价值链处于同一环节的对手实施强强联合,进而获得规模效应。如路易达孚和嘉吉两大农业巨头的联合投资,就取得了较大的规模效应。基于此,2013年新希望集团也与其竞争对手建立合作业务,用2亿澳元收购了昆士兰Kilcoy牧业公司,利用其先进生产技术来开发高端牛肉产品。2018年中国从澳洲进口的牛肉产品中,有20%是新希望澳大利亚公司生产的。2018年新希望还与嘉吉公司、加拿大海波公司、日本丸红公司在粮油、种猪、饲料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大大提升了新希望的品牌知名度和抗击风险能力。
  第三,运营金融化。海外投资离不开资本。在过去20多年的海外投资历程中,新希望一直将投资经营和金融结合在一起。尤其是2016年之后,新希望集团将金融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坚持生产和金融结合的原则。新希望集团是民生银行、民生保险的主要股东,也是新希望财务公司、普惠农牧业担保公司的控股股东,还是新网银行和华创证券的发起股东。此外,新希望集团下还有多项专户基金,这些金融资产为新希望的海外农业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新希望旗下的草根知本公司并购美国芝加哥Rupre食品公司的资金就是来自于民生银行和新网银行的融资。
  (三)新希望集团海外投资的经验
  第一,将产业链延伸与其自身优势领域相结合。在跨国农业投资过程中,产业链延伸与发挥自身优势领域结合在一起是跨国农业企业投资的普遍模式。如嘉吉公司物流体系发达,ADM公司研发技术先进,将自身优势融入到投资中,方能减少风险并提升投资收益。新希望是依靠农牧业起家的,饲料、养殖是其优势产业,占到了集团生产总值的70%。因此打造农牧业全程产业链是其海外农业投资的首选方向。一是整合技术、效应、品牌、信息等要素,将其优势产业如饲料、养殖做大做强,在越南的投资就是如此。二是打造多元化产业链,将饲料、养殖、屠宰、物流、营销、投资、金融等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海外投资财务状况,降低了投资风险。
  第二,基于生产本土化的原则来不断升级产业链。新希望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注重产品、技术和质量的提升,适时升级产业链。欧美发达国家对肉制品、乳制品的质量标准始终要求较高,新希望在澳洲、美国的生产企业始终紧跟这些国家质量监管的步伐,打造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为主导的产品,新希望的低温乳制品占到了新西兰50%的市场份额。在技术升级方面,不断引进发达国家相关企业最新技术,如在欧洲投资引进法国科普利信公司的先进加工技术,从日本引进环保包装技术。
  第三,不断提升海外投资的抗击风险能力。新希望集团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通过三个方面来不断强化自身风险抵抗能力。一是在投资前期做好充分的调研论证,将投资的主营业务集中在人口密度高,人均收入5000美元以下的区域,从而提升了投资的精准度。二是对海外当地雇员加强培训。这不仅是为自己培养人才,也是降低风险的方式。在2014年越南发生的排华实践中,500多家中资企业受到了冲击,但新希望投资的6家工厂未遭到任何冲击。三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来降低市场风险。如2018年新希望在美国投资过程中购买大豆期权600万美元,最后盈利了389万美元。   三、中国民营农业企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支持
  (一)路径选择
  第一,在投资过程中要利用好国内外两类资源。在实践中,我国部分民营农业企业在投资失误后陷入了困境,然而挫折并不是再度“走出去”的障碍,企业应该总结投资失败的教训,抓住机会进一步提升再次投资的精准度。国际农业市场与国内农业市场是紧密相连的。新希望集团在海外投资中,通过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多年来的投资利润率保持8%以上的增长,2018年增长率超过了12%。而其在国内市场上的利润率仅增长5%。可见,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和利用海外资源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保障。
  第二,海外投资的产业布局要与国内市场需求相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不再是满足低端产业链环节,而是应该提升投资的附加值和布局高端产业链。如新希望集团将澳大利亚的优质资源、技术与中国消费市场升级相结合,从而通过海外投资获得更大的收益和技术支持。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有助于其国内生产的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第三,在投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大农业为核心来构建全球或区域产业链。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应该首选领域是农业,而不能因为为了短期利益而偏离其主营业务。新希望集团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一直坚守自身的主营业务,在越南的饲料加工厂直到5年后才开始盈利。而盈利后并未迅速扩大规模,而是找准时机再行扩大。近些年来,新希望集团海外投资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区域性的产业链体系,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应该选择政策限制少、投资风险低和经营成本小的国家和地区,先立足自身主业,再在此基础上布局区域产业链,稳打稳扎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第四,海外投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有学者研究,欧洲、日本的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平均为13年,美国为9年,中國仅为3年。造成这种差异主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所导致的。中国民营农业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而农业投资又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上政治、文化等领域不确定的风险,对企业海外投资是个巨大考验。由此应该借鉴新希望集团海外投资经验,做好前期调研论证,审慎选择投资地区,建立全球信息咨询体系,强化人才本土化战略,运用多种手段来规避投资和经营风险。
  (二)政策支持
  第一,各级政府要设立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支持基金和专门服务机构。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难以预判,一般而言社会资本缺乏足够的投资动力。因此各级政府应该为此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进行长期海外布局和投资,并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来对接民营农业企业投资,为其投资提供信息咨询和意见指导,组织企业投资交流,设置预警机制,进而减少投资试错成本。
  第二,加强对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普遍面临资金不足,因为其融资渠道狭窄。因此国家要鼓励金融机构为民营农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创新担保方式,开发新的授信金融产品,解决民营农业企业融资困境。如民生银行、新网银行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为新希望集团海外投资提供了较大的融资支持。同时还可以鼓励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农业企业在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在国际资本上直接融资。此外,还要引导民营农业企业购买农业期货或期权,鼓励中国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提升民营农业企业抗击风险能力。
  第三,中央政府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协调,为中国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政策保障。一方面,通过政策沟通和协调,对沿线各国的优势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关税优惠,进而获得这些国家对中国民营农业企业投资减少审批,并为其提供融资、用地等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投资因为汇率差异导致的损失,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大与沿线各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使得中国民营企业在投资中直接以人民币来进行交易。
  第四,加大复合型农业投资人才培养。农业海外投资较为复杂,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要将外语教育与农业、国际贸易、投资、营销等专业进行结合,强化经济、贸易、投资、法律、文化等课程的结合度,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复合性。新希望集团与中国农大、四川农大等高校建立了固定的合作机制,每年从应届本科生、研究生中选拨优秀人才送到其海外分支机构学习锻炼,作为未来的人才储备来源。因此,各级政府和各个企业还可以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每年选派企业员工或高校学生到境外学习交流,为企业海外农业投资储备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2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