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业财融合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财政部就“业财融合”概念,已在管理会计指导意见和基本指引中正式明确提出,因此,如何正确理解“业财融合”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进而在管理实践中树立业财融合的意识和理念,是现代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度联动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聚焦业务价值创造环节,有效打通业财数据,有助于共同支撑企业战略和管理决策,强化风险管控的作用。文章基于对Z污水处理厂成本管理从“传统”财务分析,演变至“财务与业务融合”角度,开展成本管理实践,从新的角度挖掘成本精细化管理,希望能对同类污水厂成本的有效管理带来一定参考性,也为企业通过财务数据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况,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业财融合;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及意义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
   财政部于2016年6月制定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下称“基本指引”),首次以官方发布形式,确立了管理会计在中国会计体系中的地位。同时,财务和业务有机融合这一概念,也被写进基本指引,并被提到应用管理会计原则性高度,其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到底何为“财务与业务融合”?因应用场景、应用对象不同,对该内容的理解同样有所差异,截至当前,财务与业务融合尚未形成一个被普遍认可的概念。
   本文借鉴郭永清(2017)的研究,认为业财融合是指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源的及时共享,基于价值目标共同做出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以保证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的实现。
   (二)业财融合的意义
   业财融合并非全新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有了平衡计分卡(BSC)、作业成本法(ABC)等一系列业财融合工具。平衡计分卡系从四个维度对绩效进行有效评价,这四个维度中只有一个涉及财务,另外三个涉及业务。作业成本法则是解决成本如何分配,其本质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其核心是将成本的合理控制,前置于业务流程规划和设计初始,这便是从财务到业务的延伸。
   企业推行财务与业务融合的意义在于,它既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也是加强内控、防范风险的手段。将财务工作重心前移,贯穿整个经济业务过程,实施全过程财务服务和监督。具体而言,業财融合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有利于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财务与业务相结合,有利于企业在目标成本管控的前提下,分解细化作业工序和流程,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使业务人员主动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财务人员深入业务流程,可以提前识别与防范风险,梳理出关键业务环节,有效进行成本控制。
   2. 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创造
   财务管理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发挥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业财融合有利于财务人员通过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各种测试和预测,来识别各业务环节产生的成本费用及获取相关决策信息,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价值创造。
   3. 有利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业财融合能使财务人员在了解业务运行基础上,对业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有一定掌握,可较好地把握内控缺陷和潜在风险点,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降低企业风险。业财融合亦可使业务部门获得财务部门数据支撑,通过数据分析及时获取业务运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工作中的偏差,降低运营风险。
   二、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成本管理优势分析
   (一)业财融合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作用
   财务的核心是数据。当业务需要时,财务可以参与业务决策,并为业务提供有效数据支持,这就是财务可以为企业提供的价值。与此同时,财务利用数据对业务结果进行量化,为业务提供有效的反馈,这也是财务价值。成本管理是紧密联系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一根纽带,通过全面成本管理,确保企业各职能部门人员参与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企业运营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业财融合是全面提升现代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要最大限度创造企业效益之外,还需要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因此,业财融合通过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二)业财融合对企业预测能力的提升作用
   想要实现财务与业务融合,财务人员原有的传统思维方式无法再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必须从经济活动的事后核算,转变为对业务的事前预测,将重要的财务预测和分析结果反馈给业务部门,提升对业务预测的作用。
   (三)业财融合对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提升作用
   1. 与信息化协同能更好地预测成本
   借助信息一体化系统可以实现财务和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财务部门可及时将销售及成本等信息反馈给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则可利用财务部门的有效信息,及时调整和优化业务方案,进而提升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 通过对成本费用使用情况的动态跟踪,实时调整策略
   融合程度随着财务与业务部门间沟通的提升,财务部门对业务整体流程会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运行成本构成要素等各项指标实行分类差异化管理,根据成本占比优化流程,并持续动态跟踪降本效果。针对业务部门成本不合理之处,及时调整,并给予更针对、更细化的建议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通过和业务部门进行成本管理专题分析,制定合理的标准成本,并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对降本增效点与空间进行准确判断,将其贯彻至企业生产经营之中。
   3. 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控力度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重视不足、成本核算存在缺项或错项,费用无控制、考核结果无成效等问题普遍存在。基于上述情况,业务部门可根据成本费用发生特点,对成本费用预算进行细化,并制定相应的预算责任制度,实现各类成本费用控制目标,从而有效提升不同成本费用的定额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    三、初探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对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案例分析
   (一)Z污水处理厂简介
   Z污水处理厂采用投资招商建设模式,以去除悬浮固体和TP为主要目标,采用化学生物絮凝一级强,出水达到污水二级排放标准。日处理污水量170万立方米,2004年投入商业运行。污水处理成本主要包括电费、药剂费、自来水费、检维修费、污泥运输处置费、人工成本等,其中电费成本占比50%以上。
   在污水处理业务存在普遍亏损的现状下,Z污水处理厂逐步探索,从传统成本管理模式,渐渐转变成业务与财务有机融合管理模式,实现污水处理成本(包括主要成本单耗)低于全國同类污水厂的水平。
   (二)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Z污水处理厂运营初期,存在着大部分企业不注重成本管理的状况,认为污水处理为公益性事业,不需要考虑成本,只要提高污水处理率即可,没有形成成本管理的概念。加之各职能部门的组织目标及个人目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因此形成一个个流程孤岛、信息孤岛,部门之间协同性差,组织层面效率低,业务部门不了解财务部门可以帮他们提供哪些信息,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这些信息和他们的绩效有何关联;财务部门不了解业务,说不清数据和业务的关系,因此对于财务指标分析也仅停留在数字差异上,财务人员无法将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挖掘出来,导致分析的内容缺乏参考意义,更谈不上利用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传统成本核算不能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不能提供各业务环节成本信息,及两者间存在的关联变动关系。
   (三)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初探尝试
   针对成本控制瓶颈,财务人员深入一线,学习污水工艺,详细了解作业流程,识别增值环节,积极探索对运行成本构成要素实行分类差异化管理,例如根据设备运行特点优化流程,探索污水处理节电运行模式,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具体而言,该企业业财融合进行了以下尝试。
   1. 探索优化精操控,降低电耗显成效
   通过对历年数据统计分析,财务人员发现污水处理过程中,电耗占运营成本比例最大,所以用电量、电费的降低至关重要。Z污水处理厂三类高电耗设备分别为鼓风机、回流泵及出水泵,财务和业务人员根据设备发挥最大功率时的电耗计算出理论用电量,再和每天实际用电量比较,发现较大差异时,共同深入分析原因,不断优化运行方案,探索设备运行规律,努力实现设备操作的精确控制,采取间歇运行方式,最终在降低电耗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效。
   2. 平衡泥龄降产率,降低药耗控配比
   污泥浓缩脱水环节是Z污水处理厂唯一用药环节。为降低药耗,财务和业务人员针对生物池的深水曝气工艺平衡泥龄,通过控制回流比和污泥在生物池、沉淀池的停留时间,尽量降低污泥产率,污泥量减少,污泥运输成本降低,相关环节费用同步减少。
   通过长期运营摸索、实践,总结出活性污泥具有无机含量高、易脱水等特点,进而对脱水配药装置进行配比优化,加药量由原来的2‰下调到1.5‰,不断反复调整、实验,仍能达到出泥含水率在80%左右,但却能有效降低药耗。同时采用创新工艺,将离心机滤液回流至浓缩池,以充分利用离心机滤液残留的絮凝剂,降低污泥处理的药耗,药剂使用量减少,污泥处理药剂成本降低。
   四、总结
   通过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参与成本精细化管理,其实质就是将成本控制重心前移,从源头上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每一道工序和每一道作业,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对企业进行全流程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当前财务与业务融合模式,应用尚不广泛,功能尚不成熟;但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业财融合无疑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转折,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企业运营节约资源,建立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吴彦巧.浅议加强业财融合提高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水平的主要路径[J].财政研究,2018(05).
   [2]郭永清.中国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7(15).
   [3]何清.浅议业财融合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全国流通经济,2018(05).
   (作者单位: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0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