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成员组织结构、能力结构、职能分配等存在的差异是保证俱乐部充满活力的基础。另外,俱乐部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也是确保俱乐部的动态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并不是组织内部各个层次和结构存在的差异越大越好,应该保持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使混乱的状态走向有序,进一步又打破组织的有序,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应该在追求组织有序发展的同时,敢于突破,这也是体育俱乐部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耗散结构应用
前言
俱乐部一词源于欧美,也称总会,为社会团体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的总称。高校体育俱乐部是指人学生在学校里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在国外开展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进入我国高校只有20多年。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分三种类型,即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三类体育俱乐部中以课外体育俱乐部为最旱的形式,它作为体育课延伸和补充,以拓展学校体育功能,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行为为主要目标。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内涵
当今大学生对上体育课程的参与热情不高,兴趣不浓,而强压性体育教学的效果必然受到责疑。由此看来,开展体育俱乐部是切合实际能解决大学生的体育话动及锻炼效果。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教育改革深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从许多研究成果中都能说明高校体育俱乐部已经得到众多大学生的认可,大学生喜欢参加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俱乐部是非常有兴趣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目的明确,参加体育话动的热情很高,这为我们在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契机。通过俱乐部有效的开展话动,能够增加大学生参加体育话动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改苹的趋势。俱乐部的组织形式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織有效地开展高校体育话动,进而促进高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从学校的角度讲,目前高校的校领导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关注更多的是由于被动地接受了俱乐部自身日益活跃和壮大的事实,而不是主动地认识到体育俱乐部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体育俱乐部的认识仅仅只是停留在它是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还没有意识到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及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
从学校体育部门的角度讲,对于以何种模式来发展和扶持体育俱乐部,在认识上还不明确。学分制体育俱乐部模式在高校尝试发展不能说是成功的。社团型体育俱乐部在各校社团联的带动下,自身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各校的体育部门在对其管理和扶持是明显滞后且不完善的,部分体育部对体育俱乐部没有实质上的支持,任其自身发展。外部管理的参与度较低,不利于有效整合校内的体育资源,从而制约了社团型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体育部组建的竞技型体育俱乐部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与高校的群众体育不能很好的融合。这些都说明了高校的体育部门还没有全方面系统地去考虑如何发展体育俱乐部的问题。作为高校体育部门,在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管理上如果没有作为,没有在发展理论、组织模式、管理系统化等方面加以研究和运用,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很难得到发展壮大的。
2、管理松散
体育俱乐部是体育爱好者组成的群众性体育组织。因此,课外体育俱乐部这一组织表现出其成员的非固定性以及较大的流动性特征。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体育俱乐部这一群众性组织就不具有对其成员的相对约束性,否则,其组织活动根本就无法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也就成了空壳。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部分高校制定了会员在体育俱乐部中的相应权利和义务规定;而一些体育俱乐部中还没有制定对会员相应的管理制度。因此,从总体上看,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对其成员的管理上过度松散。首先,在管理制度上表现为以下2个方面:一是成员在开展活动时不积极,迟到和早退以及无故不参加活动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对应该缴纳的会费不交或拖欠。
3、管理人员行政化
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对其领导的选举上都是由上级直接任命。上级直接任命可以有许多好处,譬如节约时间和缩短流程,同时一对被选出的俱乐部领导能赋予正规化色彩,为其在执行任务时增添威信以及完全执行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等等。然而,尽管从外部条件来来看,由上级对体育俱乐部的领导进行指定具有较多益处,但对体育俱乐部自身的发展来说,却有较多缺陷。调查表明,尽管有15%的俱乐部成员对俱乐部领导的任命主体是谁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但却有多达75%的俱乐部成员认为:他们希望俱乐部的领导应该由他们来选举诞生;他们对自己选的领导更加信任,认为这样的领导才能很好地为俱乐部的发展认真考虑,为
俱乐部成员的体育知识的增加以及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主动创造更多条件;此外,在对个人成长方面,学生认为体育俱乐部领导的活动空间非常少,其需要能很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包括学校与俱乐部关系、俱乐部之间关系、俱乐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俱乐部与外部社会关系等等;不容置疑,这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很好锻炼自己的场所。种种迹象表明,体育俱乐部领导的任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俱乐部成员参与俱乐部活动的积极性有一定关系。
四、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策略
任何组织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俱乐部应该加快与外界交流,不断从外界吸收新的资源、信息。首先,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开放性扩大主要依赖于俱乐部管理者的开放意识,管理者主动倡导俱乐部的开放是保障俱乐部开放性的主要因素,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方法、技术和人力等都是与管理者的开放意识分不开的。其次,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外界进行资源、信息的共享,从开放性的角度上来看,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不失为扩大开放性的良好选择,但是要把握合作的底线和出发点。
参考文献:
[1]李如生.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2]颜泽贤.耗散结构与系统演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吉教科文2016第123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2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