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普惠金融对金融扶贫的作用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多年来,我国实施的普惠金融项目使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为金融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普惠金融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推动作用越发显著,世界各国对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与认可度逐渐提高。为深化普惠金融对金融扶贫的积极作用,从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的概念入手,分析普惠金融对金融扶贫开发的作用及意义,并提出政府市场协同发力,共创普惠金融扶贫体系、整合扶贫资源与力量,增加普惠金融有效供给、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推进金融监管变革、健全风险分散补偿机制,积极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等利用普惠金融实现金融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扶贫;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8040
  农村金融普惠程度的提升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其创新模式不仅从农村内部直接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同时有效地改善了中低收入与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1]。研究表明,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强化了金融扶贫的效果,其金融核心功能发挥良好,值得进一步培育。文章通过分析两者的概念以及普惠金融对金融扶贫开发的意义,进而提出利用普惠金融实现金融扶贫的建议。
  1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概述
  11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指“以机会平等与商业可持续为原则,对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可负担成本的一项金融服务”。该服务主要为贫困地区、偏远地区以及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且服务对象与扶贫工作的目标群体具有一致性。近年来,党中央与国务院开始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新的普惠金融发展要求:“要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2]。
  12金融扶貧
  金融扶贫即为在政府部门扶贫政策的倡导及示范背景下,利用市场化自身的作用,形成新型金融发展机制,并结合各类金融措施,以及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活动,共同推进扶贫工作的进程,提高贫困人口自食其力的能力,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3]。金融的基本功能可归纳为以下五类:一是实现资源的配置;二是使企业经营者在其监管下更为积极地进行治理活动;三是鼓励大众进行储蓄;四是方便商品与劳务活动的交换;五是便利风险的交易、规避、分散和聚集。金融的以上五项基本功能均有助于实现对资本的累计以及整体经济的增长。因此,金融可用于有效缓解贫困程度甚至脱贫。综上所述,大力发展金融行业有助于缓解及解决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普惠金融扶贫的物质资本效应
  21物质资本与普惠金融
  个人的物质资本增加渠道主要包括两条:其一,通过自身积累实现物质资产的增加;其二,通过贷款、投资等外界融资渠道获得物质资本。以自身积累实现物质资本增加的方式即提高个人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已成为该渠道的主要方式。尽管如此,由于贫困群体的普遍特征之一为个人能力水平的不足,因而难以获得薪资较高的岗位,仅可通过务农、打零工等形式获取少量收入。因此,该渠道的实际效用较低。此外,对于贫困群体而言,由于其收入水平极低,日常收入仅够用于解决温饱问题,无法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保险等金融服务。而作为国家扶贫工作主要机制之一的普惠金融,一方面,普惠金融通过制度创新,向小微企业普及金融服务,破解小微企业的信贷约束,同时降低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促使其增加投资,继而为劳动力市场释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贫困群体的就业概率,增加贫困群体收入,实现物质资产的增加;另一方面,普惠金融利用农村的熟人社会性质,采用政府适当介入与借款人组织化等方式,解决贫困者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贫困者获得贷款及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成本大幅下降,进而增加贫困者的可用资本。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将贷款人组织化的方式有助于贫困群体发觉商机,进而为其经营活动吸引更多的投资。
  22物质资本与扶贫效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物质资本的增长可直接推动扶贫工作的进度。首先,物质资本的增加可显著提高贫困群体的物质生活条件,除温饱问题外,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等均将大幅改善。其次,物质资本的增加将带来人力资本的提升。以受教育程度为例,部分群体之所以成为贫困人群的一大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充足的资金进行更高等的教育,因而其受教育水平较低,综合素质无法提高,缺少一技之长,步入社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而物质资本的增加将使得贫困人群有条件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掌握更多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因此,普惠金融可通过带动物质资本的增加提高其扶贫效应,今后需进一步加大普惠金融扶贫政策的力度。
  3利用普惠金融实现金融扶贫的路径
  31政府市场协同发力,共创普惠金融扶贫体系
  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地位,政府发挥调节作用,以构建快捷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为金融服务的基本要求。金融扶贫需要完善扶贫资金保障体系,贯彻国家扶贫政策,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增信优势,提供多种类的信用评定与资源,确保融资与资金供给平衡。普惠金融扶贫体系强调涉农财政资金的有效整合,消除金融机构对贫困群体的融资限制,以市场化手段改善贫困群体融资困境,增强贫困人口的诚信意识及风险意识。政府应加快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改革,大力发展银行、小额信贷机构等适合农村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为贫困群体打造便捷、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基于大数据的发展,贫困地区的金融行业可以推行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实现服务社会的最大效益化。政府与市场应共同发力建设普惠金融扶贫体系,以扩大金融扶贫工作的规模效应。   32整合扶贫资源与力量,增加普惠金融有效供给
  应健全扶贫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体系,贯彻国家扶贫政策,整合各类扶贫资金保障扶贫资金供给,降低金融机构设置的贷款要求,扩大物品抵押范围及种类,为贫困群体提供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应当改善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网络,建设自助银行、推广无现金服务,增加金融服务网点及农产品期货市场,改善当地落后的金融服务,打造科技、创新的新型服务网络。扶贫部门应当监督金融机构的资源流向、注重与金融机构的各类政策性合作,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机构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扶贫平台,使金融资源实现对贫困地区的扶贫项目建设的精准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扩大普惠金融的实施范围及有效性。
  33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较为落后,需要加快创新推出适合贫困地区的特色服务与产品。为缓解贫困地区三农融资难的问题,可推广以农业经营为主体的模式,提供多种融资方式,拓宽金融服务的范围。由于贫困地区人口的金融知识浅薄,需加强对贫困群体的金融教育及知识普及,学习中央扶贫政策。金融机构应推出绿色服务与信贷产品,转变通用的经营思维,降低贷款审批的要求,为贫困地区提供有针对性、可靠的服务。相关部门需提高信用评定标准,并加强审查力度,以帮助贫困地区快速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培养农村人口的诚信意识及正确的消费观,营造健康、绿色的金融环境。同时,可开设金融培训班,帮助农村人口了解认识普惠金融扶贫体系的运行机制与作用,宣传农村企业的效益,建立适合当地的金融扶贫体系。
  34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推进金融监管变革
  需加强其他政策与普惠金融政策的联系,发挥各项政策的作用,保障普惠金融在贫困地的实施。在贫困地区情况有差异的情况下,各个地区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为当地提供一定额度的补贴。此外,健全金融法治的体系必不可缺,可通过建立奖罚机制加强对失信企业或个人的惩罚,以防范违法的集资行为,为农村地区创造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确保各类贷款补贴政策完美落实。对扶贫部门与金融机构工作的考察应实行考核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奖励标准,实行常态化、多元化标准的各级监管工作,使服务透明化、使扶贫工作在农村一线有效开展。同时,应制定贫困人口医疗政策优惠,以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为贫困人口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
  35健全风险分散补偿机制,积极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完善的风险分散补偿机制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坚持多种风险分散补偿措施应成为基本要求。国家下发的财政补贴由各级政府掌控,地方政府应主动承担金融风险,以便面对突发金融事件时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同时,需加强对金融机构经营的监督及管控力度,健全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分散金融风险对各个对象的伤害。对金融贷款风险应实行评测定价机制,以减少金融资源浪费或无法收回的可能。此外,需健全资金的保险机制,为农村普惠金融提供安全的环境,加强农村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三方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开发丰富的农村生态保险服务与产品,增强农村贫困人口对金融风险的抵抗能力。关于人力资源方面,可通过引进保险行业的优秀人才,提升农村保险的稳定性及有效性,拓宽农村保险的覆盖面。各部门应加强合作、协调工作,有序开展各类风险分散补偿工作,保障农村普惠金融法人顺利进行,實现普惠金融在金融扶贫工作中的持续推进。
  4结论
  金融扶贫作为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国家、社会、贫困个体的共同努力方得成功。贫困群体应积极响应政府扶贫的号召,利用各类资源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政府应积极营造健康的生态服务市场,制定正确的生态发展路线,健全生态风险补偿机制。利用普惠金融实现金融扶贫更需要健全普惠金融扶贫机制,全面推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与产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扶贫及金融政策,使贫困人口真正成为普惠金融下的金融扶贫机制的受益者。同时,在普惠金融扶贫的实践中,需依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实际行动方案,拒绝死搬教条的形式主义,真正实现利用普惠金融实现金融扶贫。
  参考文献:
  [1]强国令,闫杰基于农村视阈下的普惠金融扶贫的理论探讨与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 118-121
  [2]黄国平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发展[J].银行家, 2017(9): 128-130
  [3]吴本健,葛宇航,马九杰精准扶贫时期财政扶贫与金融扶贫的绩效比较——基于扶贫对象贫困程度差异和多维贫困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 2019(7): 21-36
  
  [作者简介]莫姣姣(1982—),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硕士,西安培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7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