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管效益薪酬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于薪酬契约与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薪酬水平和股权激励两个维度,笔者基于此对以往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关键词】效益薪酬;盈余管理
   1 薪酬水平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国外对薪酬水平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研究较早。Holthausen(1983)认为管理层为了提高薪酬会操纵会计报表。Healy(1985)发现无论企业盈余高于薪酬契约上限或低于下限,高管都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得到更为丰厚的报酬,这被称之为“红利计划假设”。Bergatresser(2006)研究美国证券市场1994—2000年的数据发现CEO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其薪酬总额和其持股比例之间的密切正相关。
  我国虽的相关研究的起步,但也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李延喜(2007)等研究发现高管的薪酬水平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戴云、刘益平研究我国2006—2007年的上市公司发现高管薪酬会正向诱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罗宏等(2014)以国有企业为样本发现在薪酬较高的国企中,操纵行为更为显著。戴书松、李婵婵(2018)从管理人员的心理出发研究发现薪酬差距的增大,盈余管理行为越显著。
  也有部分学者得出了与上述学者相反的结论,但研究成果较少。王跃堂(2000)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选择的动因是基于诸如治理结构、市场的监管等因素,而非高管薪酬。陈冬华、陈信元和万华林(2005)发现国企的高管薪酬管制会导致高管选择在职消费而非盈余管理。王克敏和王志超(2007)发现,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高管会倾向于避免选择风险和成本都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
  2 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国内外实践表明,股权激励会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但对于股权激励是否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定论。
  Bergstresser(200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激励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Burns and Kedia(2006)的研究也认为CEO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越显著。赵息(2008),何凡(2010),周晖等(2010)发现,管理层持股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目前更多学者倾向于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Jensen(1993)研究发现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促使管理层从整体利益出发,减少对盈余操控。Morck(1988)和Hanlon(2003)等人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会减少管理层的短视行为,避免盈余管理。Armstrong(2010)发现CEO股权激励较高的公司,会计违规行为更少。
  与国外一样,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认为股权激励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丑建忠(2008)研究表明CEO持股会抑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侵害。苏冬蔚、林大庞(2010)发现实施股權激励的比例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李建英、戴龙辉(2014)通过对2008—2010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短期年薪与高管持股两者的交叉项也可以抑制高管的盈余管理。黄杉、高浩然(2018)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也认为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与盈余管理的水平。
  3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对于薪酬水平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较为统一:认为由于企业的高管薪酬方案基于企业盈余绩效,高管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行为。这一方面的研究方向更加细化、多样化,如薪酬差距、高管心理等,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对于薪酬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但对于股权激励,学者们的结论却不尽相同。一方面股权激励弥补了以盈余为基础的薪酬契约的不足,使高管更关注企业长期价值。但另一方面股权激励下,高管又有了套现的动机,从而会导致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
  以往学者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但是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3.1对薪酬激励机制部分构成要素的忽视
  大多数研究直接基于高管的薪酬水平,没有区分薪酬机制的构成要素,导致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准确,对于得出更具有广泛实践意义的结论是不利的。
  3.2没有对薪酬激励的类型加以区分
  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区分、对比那些没有建立薪酬激励体制的公司,这类公司高管盈余管理的概率高低将有助于佐证薪酬激励机制与盈余管理的高低关系。
  3.3对于薪酬水平和股权激励的交叉研究较少
  薪酬水平与股权激励均是薪酬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大多未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李延喜(2011),戴龙辉(2014)等少部分人选择建立短期年薪和股权激励交叉项与盈余管理的回归模型进行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企业的薪酬体系纷繁复杂,为了更加清晰地探讨绩效薪酬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应当建立更为精准的变量,如对股权激励的性质分类(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分红权/虚拟股票)、高管年薪中绩效年薪的比重(绩效奖金)构建更综合的模型进行研究,拓展完善相关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ealy P M,Whalen J 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Accounting Horizons,1999:365-383.
  [2]Bergstresser,T.Philippon.CEO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511-529.
  [3]李延喜,包世泽,高锐.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7:55-61.
  [4]罗宏,曾永良,刘宝华.企业扩张、激励不足与管理层在职消费[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24-40.
  [5]戴书松,李婵婵.企业生命周期、攀比心理与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18:47-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49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