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新使命,也是高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展开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多样化尝试,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6.169
  1 前言
  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创业,可以说,创新创业是实现社会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而相关的人才更是脊梁。这里所说的人才即创新创业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攻克和掌握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完成创新成果转化,还要具备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成为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的高职院校更应从这一现实需求出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转变固化的教学观念,大胆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静态、封闭的教学实际转变为开放互动的、尊重人的个性、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诸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考评方式僵化、管理体制滞后等矛盾异常突出。这些都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立足教学实际,从整体入手,从细节着眼,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革新,强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2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2.1 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目标
   高校的连年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整体质量放松了要求,虽然让很多学生得以进行深造,但也不可否认地阻碍了整体教育效果的提升。具体到高职院校而言,其教育的定位是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努力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教育的目标开始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培养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专业管理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这恰恰是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
  2.2 促进经济发展、缓解高职院校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猛增,导致市场人才供求关系已经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而这进一步激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为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很多高校的重要改革方向。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转变了学生固有的就业观念,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这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有利于营造自主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经济发展。
  2.3 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自我教育,其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精神、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培养。鉴于此,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应时刻体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切实占据学习的主体地位,并逐渐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主宰者和规划者,最终促进其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3.1 结合科学观念,设计培养方案
  在教育教学中,观念是先导,这一点在任何教学中都适用。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其创新创业人才的定位与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而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站在时代和人类发展的高度去审视创新创业教育,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高职院校及广大教师应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培养特色,借助前期的市场调研,对社会各行各业中的相关人才进行培养,除了基本的理论能力外,还要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乐于在教学中实现自主个性化学习与创新。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考能力。有了这些的加持,学生在未来的创新创业才能更加顺利。
  3.2 完善课程体系,突出能力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的培养必须以能力的提升为切入点,因此在具体的课程体系设计上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技能。鉴于此,具体的课程设计必须包含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前沿信息,以及相关专业横向延伸渗透的课程,真正将技能与创业知识有机结合。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基础课程、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在目标、任务和要求方面逐一完善。例如,基础课程应包含多方面的学习理论,保证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活动课程应结合具体的课程目标和任务广泛开展相关的校园活动和教育活动,将创新创业的内容与精神融入气质,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
  3.3 创新教学模式,拓宽成才路径
  创新创业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从整体来看,想要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增加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最大限度地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比如,在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教学,或者开展现场模拟教学、项目训练教学等,从多个方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配合“弹性在线教学”“理论+创业项目实战推演教学”等实现线上线下创业基地与平台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第二,结合地域发展,突出创办特色。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是鲜明的办学特色。鉴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区域经济结构相差较大等现实弊端,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切实凸显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教学中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校企合作的实施重点在于培养“理论够用,技术管用,特长好用,经久耐用”的人才,而这与创新创业人才有着很多的共通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教育教学与企业培训有机结合,实现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统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拓宽学生的未来出路。
  3.4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考核形式的单一化已经严重阻碍了其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上,必须坚持的一点就是实施创新创业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机制。以考核内容为例,教师应将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成绩、学科竞赛、创业业绩等全部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与动力,明白未来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的发展。
  除了这些基本的评价形式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抓好学生平时实验和模拟实习管理为重点,并督促学生将时间、精力放在能力和兴趣培养上,建立科学的实验量化考核标准。
  4 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其培养的人才质量的优劣更关系着我国整个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創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教学观念、方法、模式与评价等方面的全面落实,这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和人才培养的成败。只有从这几方面准确定位,不断寻找自己的社会和企业的切入点及结合点,才能走出一条更加宽广的富有特色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升刚,刘文斌,刘锡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18):88-90.
  [2]陈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34-35.
  [3]李怡,曾新洲.“双创”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8(11):176-177.
  [4]徐玲玲.北京市属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6(34):12,103-105.
  [作者简介]何雪利(1982—),女,汉族,河南濮阳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技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6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