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博物馆建设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博物馆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博物馆内外的资源,提升博物馆的服务水平,有效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本文首先介绍智慧博物馆的特征,然后分析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相关技术,最后对智慧博物馆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慧博物馆;物联网;大数据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8P03)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17日
201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博物馆,打造博物馆网络矩阵,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要求我们积极开展新时代下博物馆创新活动,将“互联网+”与“文博行业”相融合,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博物馆文物保护、文化传播、服务与管理的智慧化,创新文化产业,深入挖掘文物中蕴含的各种历史文化、艺术瑰宝的价值与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独特魅力,丰富文化的供给,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本文就智慧博物馆的特征、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对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进行分析。
一、智慧博物馆的特征
智慧博物馆是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基于博物馆的核心业务需求而开发的智能化系统,智能博物馆的特征如下:
(一) 丰富的数据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行各业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数据是“智慧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数据的利用对博物馆智慧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游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博物馆管理人员利用智慧化信息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智慧化发展。
(二)先进的技术手段。智慧博物馆的建设需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将博物馆和游客之间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使各个环节融合,服务环环相扣。
(三)强调个体旅游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人文精神方面的满足,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博物馆的智慧化可以为游客提供订制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四)信息服务的全面性。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便捷使用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时时刻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各种服务,游客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任何媒介来获取全面的信息服务。
二、智慧博物馆建设相关技术
智慧博物馆是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入融合的产物。要突破当前博物馆行业的发展瓶颈必须依靠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化发展模式。结合博物馆信息化建设需求,围绕博物馆的“智慧管理、营销、服务”三大核心,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构建智慧博物馆平台,能够发挥优质的用户体验,稳定可靠的系统技术优势,大规模数据处理与运营能力。
(一)物联网技术。物聯网技术就是通过射频识别、激光扫描、红外感应等传感设备,并按照一定协议,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通讯,最终实现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等功能的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各种馆藏文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获取藏品的湿度、温度等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调节周围环境,更有利于藏品的保护。
(二)云计算技术。在博物馆智慧化过程中,云计算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是一种虚拟化的服务模式。云计算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多源海量数据的储存和管理问题,使用户不用考虑计算机的存储能力与计算能力等问题,仅需要按照实际使用情况来付费。云计算为博物馆用户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服务和不同层次的计算资源应用服务。这样大大降低了博物馆数据存储、计算方面的压力,降低了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本,具有可靠性强、资源耗损率少的特点。
(三)三维动态成像技术。三维动态成像技术是藏品信息库建设的关键,常用于博物馆虚拟展厅。三维数据获取是通过三维扫描仪,直接获取三维数据信息,并且快速精确地构建文物的三维模型。三维扫描仪生成的原始数据是点云数据,点云数据在结合光学照片就可以得到带条纹和色彩的三维模型。在博物馆藏品展览中,引入三维动态成像技术,可以非常逼真、清晰的高度还原文物,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满足了受众对博物馆展览探索、猎奇的要求,提升了参观的体验性和娱乐性。
(四)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指涉及的资料规模巨大,可以使用主流工具在合理时间内完成采集、处理、管理功能,在海量的数据上使用算法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优化经营与决策。目前,博物馆建立的藏品数据库,陈展中形成的文本、图片、游客行为等数据已经被博物馆收集。事实上,博物馆缺少的并不是数据,而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手段和过程。如何通过数据“加工”来实现价值的“增值”,才是大数据对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的价值所在。
三、智慧博物馆平台建设
结合博物馆智慧化建设需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围绕博物馆的“智慧管理、营销、服务”三大核心,建设智慧博物馆平台,对博物馆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优化管理、营销、服务环节,将博物馆打造为智慧景区,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
(一)实现游客服务个性化。一直以来,游客进入景区后,如果没有导游跟随,那么游客获得的导览服务就只有通过景区纸质地图,或者去固定的服务站点找到工作人员去进行咨询,这样的服务模式导致游客享受到的导览服务形式单一。智能电子导览功能让游客通过智能终端享受全方位的导览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电子地图和电子导游,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智能电子导览服务可以使游客轻松享受不同景点免费介绍,深入了解景区文化,帮助游客规划最合理和符合其个人兴趣的旅游线路,给游客带来令人难忘和人性化的旅游体验。 (二)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景区的业务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电子票务、电子商务、游客管理、公共服务、财务管理等。智能综合管理功能为智慧博物馆平台提供基础管理,实现云服务中心线上与线下各业务系统的统一管理。实现用户一体化、应用集中化、授权便捷化、接口生态化。智能综合管理服务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可有提高景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节省相当一部分的人力资源。
(三)实现博物馆展览陈列多样化。以往的博物馆展览陈列几乎都是以静态的展品为主体,有限的说明牌无法承载更多的历史背景信息。随着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展览陈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馆内实体展出形式。很多大型博物馆也较早的引进了各种数字技术,开始了场景化、动感化、交互式的展览陈列方式,使得观众对展品可以全面了解,产生亲近感,引发观众的好奇与兴趣。例如:数字博物馆实体体验馆,就通过数字化技术,让观众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浏览从众多文物中精选出的千余种文物藏品的相关资料,还可进行查询、留言、点赞、下载高清图片等互动游览体验。
(四)实现文化传播手段丰富化。借助智慧博物馆平台,使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方式传播博物馆文化,开启智慧博物馆时代。推出“互联网移动博物馆”、“文物网络之声电台”等全新的模式,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另外,与专业网络动漫平台合作,大力开发文创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传播文物资源。将现代传播方式融入博物馆文化,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更有助于吸引年轻受众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博物馆也越来越被重视。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加快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博物馆内外的资源,拓展博物馆服务社会和提供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以物化人的教育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1]邵小龙.以互联网思维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J].中国博物馆,2015.33(3).
[2]田乐.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8).
[3]朱娅阳.智慧博物馆视阈下南京博物院的受众体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4]袁伟强.互联网+新媒体下博物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30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