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丹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率、高成效的教学方法,既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探索中。将其应用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可以更好地践行“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理念。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首先简述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其次分析了在高职会计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要点,最后就基础会计教学具体阐述了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会计;应用
  在教育行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低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正能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形势,让原本枯燥、毫无生气的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并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所以,高职会计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如何灵活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同时进步。
  1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规范的实施步骤一步步实施案例教学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1.1 课前准备
  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可以有效保证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所以,在正式应用案例教学法之前,高职会计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收集比较经典的教学案例,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时,还应充分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问题,并提前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完成这些准备之后,才能开展案例教学。
  1.2 分组教学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之时,高职会计教师应当尽量结合分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案例。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还需先结合教学内容,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呈现出教学案例,提出问题。随后,学生就可进行分组讨论。另外,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小组对抗的方式,开展讨论活动,并评选出最优小组。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有序开展案例讨论活动。
  1.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高职会计教师可以从中总结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案例教学法,从而实现会计教学内容、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的学习。
  2 在高职会计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要点
  2.1 科学控制案例分析教学、理论知识教学的比重
  凡事有利也有弊。尽管案例教学法能改革课堂教学,但是它不能代替传統的理论知识教学。所以,高职会计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教授知识时,还需结合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分配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加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后续的案例教学奠定基础。另外,案例教学是理论知识教学的延伸,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可以让学生实践所学理论知识,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学生学习效果来说,教师也应当合理控制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比重。
  2.2 应当选择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引导学生践行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且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案例。尽量不要选择看似“高大上”却与教学内容偏离的案例。同时,还应合理控制案例的分析难度,保证学生能凭借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完成案例讨论与分析。
  2.3 加强学生指导
  在整个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保证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习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同时,还应当依据教学实施情况,科学指导学生,保证案例教学可以有序实施。
  3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基础会计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案例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所示。
  3.1 教学准备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资料,并熟悉教学流程、内容、案例。同时,还要考虑采用哪种方式导入课堂,呈现出案例。此外,还要深入分析案例,明确提出哪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实践所学理论知识,并针对问题提前写下解决办法。
  如在讲解基础会计可比性原则时,教师可引入案例:有甲、乙两个投资者,同时投资了一个商场。30天之后,甲共收入了24000元,乙共收入了21000元。两人的购货成本相同,均为10000万元,宣传支出均为6000元。没有其他支出。月末,甲把6000元的宣传支出作为本月费用,计算收益为8000元。乙方则认为宣传费用在下一个月也有效果,所以,将它分摊了。这个月、下个月均为3000元,那么乙的收益就是8000元。从最终结果来看,甲、乙的收益是相同的。但从过程来看甲的经营效果比较好。因为其收入比乙多。也就是说,从收益是无法看出经营效果的。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结果?与次同时,教师还需提前完成问题解答,即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双方对宣传费用的支出计算方式不相同。这就意味着甲、乙双方计算收益的依据并不相同。其收益结果是无法相比的。也就是说,在企业会计核算中,若要比较收益则应选择应用了相同会计核算方法的项目,这样才能进行结果对比。
  3.2 小组讨论
  在教师完成案例准备分析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在正式讨论之前,教师应当先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应用多媒体、 师生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保证理论知识教学质量。随后,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具体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性格进行科学分组。第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再让学生进行内部讨论。然后由小组成员在内部进行交流、沟通,并统一意见。第三,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能得出结论:由于甲乙双方对宣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所以无法客观地反映出经营过程。   3.3 集中讨论、总结
  集体讨论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具体实施方法是在各小组形成统一意见之后,由各小组选出代表陈述小组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相互质疑,并结合自己的看法、别人的意见,对最终讨论结果进行二次优化。另外,教师还应当认真聆听各小组的发言,并总结出学生的意见。最后,由教师针对各小组的讨论,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并结合教学内容,对最终的结论进行升华指出: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相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这样才能进行对比。
  3.4 可实施教学策略分析
  在该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成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首先,在案例呈现中可采取以下方法:其一,以文字材料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案例法呈现方式。在内容过多、数据资料丰富的案例中可以应用这种方式。其二,多媒体呈现。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动画、PPT、图文等方式展示出案例,以此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案例分析课堂的趣味性。但这方式对教师多媒体应用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其三,口头描述。对于内容简短、精练的案例可采用这种方式。这样能有效缩短案例呈现时间,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其四,采用模拟表演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亲身参与案例呈现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营造出生动的学习氛围。
  其次,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改进策略。其一,教师要加强案例教学法实施节奏的调控。如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避免学生偏离主题。其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交流、沟通,提升案例教学法实施成效。其三,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讨论,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空间。
  最后,应完善教学评价。比如在学生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在教师总结阶段,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另外,在课堂结束后还可利用社交软件,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既能让学生充分依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案例教学法的优化,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4 结论
  綜上所述,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教师若要实施案例教学法,则应依据相应的实施步骤,并准确把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点。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升高职会计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饶培培.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53-55.
  [2]韩冰.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0):267-2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60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