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共享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面临新挑战。高职院校应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及时对接新的岗位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财务共享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共享模式被运用到各个领域。随着企业财务管理逐渐呈现集约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等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为财务共享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财务共享模式最终得以实现。对于企业,推进财务共享模式,有利于提高财务相关业务处理效率,大幅降低运作成本;对于高职院校,将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等与财务共享模式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新型岗位需求,促进就业。为顺应企业财务共享发展趋势,提高财务共享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高职院校应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当前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情况
  财务共享服务是集团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将分子公司的重复性强、易于标准化的财务工作从传统财务部门剥离出来进行集中业务处理,其中形成的集中型财务处理中心就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福特公司率先建立。随后,财务共享中心在欧美国家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美国500强企业中86%的企业、欧洲超过50%的跨国公司都已建立或筹划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目前,我国中兴通讯、华为等企业均已建立大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吸纳了大量专业型财务人员,通过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的财务处理流程,大幅提高财务数据处理效率、降低营运成本。
  2、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才需求分析
  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职能由核算会计向财务管理转变,这也意味着财务人员应由具备基本财务核算核能向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转变。企业实现财务共享后,仅需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财务处理流程大幅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相较于传统财务模式,对财务人员需求的数量大幅减少,但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大大提高。
  2.1跨行业分析能力
  传统财务模式下,财务人员仅需了解特定行业财务流程以及业务处理方法。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共享中心归集了集团总部、分子公司各类经济业务,财务人员需要了解多行业财务处理方法。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理论课程及实训课程仍以传统制造型企业为例进行课堂演练。经过课堂教学,学生仅仅了解单一行业会计处理方法,这并不足以满足财务共享模式下新的岗位需求。因此,学校可将不同行业纳入到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增强会计学生对于不同行业会计流程及处理方法的了解。
  2.2跨专业分析能力
  传统财务模式下,财务人员仅仅需要掌握会计相关技能即可完成财务全流程账务工作。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财务技能,更需要了解关于企业管理运作、销售运作等内容,需要深入业务前端了解业务实质, 促进企业的业财融合。在这种模式下,财务人员不仅仅作为会计人员,更是承担了企业数据和信息对接、管理职能等责任。
  3、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型财务人员。近年来,高校会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人数远远高于同期校园招聘提供岗位数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针对于当前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新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及时转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顺应时代需求,解决就业问题。
  3.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以培养核算型财务技能人才为目标。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财务机器人出现,传统简单机械、重復性较高的财务工作已逐渐被机器取代。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核算财务职能逐渐被弱化,而财务管理职能受到重视。针对于共享模式下新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应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重心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移,培养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所需要的具备战略管理、预算控制、成本计算和营运分析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另外,高职院校应落实教育部关于“1+X”工作,将智能财税、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等证书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通过鼓励学生备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强化专业实践能力。
  3.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数字时代下财务共享模式强化了对财务人员数据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即对数据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分析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应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管理,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脱离的问题,学生往往需要进行一整学期理论课程学习,在期末实训周才能进行短暂的实训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未能有机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尽管学生掌握扎实的财务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相应实践能力。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需集中处理集团层面及分、子公司层面各类的经济业务,相对于传统单一行业财务核算,财务共享模式下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高职院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全面提高会计学生数据分析能力、财务决策能力及资金管控能力。
  3.3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
  高职院校一般配备会计岗位仿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及会计综合实训等实训资源,用于会计实训教学。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设管理会计实训室,也缺少相应实训平台。校内实训室仍然以财务会计全流程手工账、用友或金蝶电算化企业仿真业务为主,侧重于对学生凭证填写、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能力的培养。
  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机器人可通过RPA技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以自动化处理替代财务手工操作,辅助财务人工完成交易性大、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基础业务,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财务人员附加值体现在后期财务数据分析和报告工作上。以培养学生业务处理能力为主的校内实训室,不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财务管理技能培养,引入管理会计实训平台,建设管理会计实训室,全面提升学生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另外,学校应该加强VBSE跨专业实训,加强学生对于其他岗位的了解,帮助学生应对新的岗位需求。
  3.4 建设校内财务共享平台
  尽管高职院校通过校内实训室进行会计仿真实训,能够尽可能地还原企业真实业务情况,帮助学生掌握财务全流程业务处理方法,但传统企业财务处理并不能反映新型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情况。
  高职院校可搭建由学校、企业和网络公司三方组成的校内财务共享平台。网络公司提供技术支撑,进行平台搭建和日常维护工作。中小企业为数据资源提供方,实时上传真实原始单据至财务共享平台。平台归集各企业财务数据,形成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实训练习,还原共享中心真实业务情况。学生通过校内财务共享平台实训操作,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处理方法,适应这种企业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实现零距离就业对接。
  3.5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19年,教育部明确要求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高职院校应牢牢把握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发展契机,通过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集团企业财务业务处理中心,对财务人才需求较为旺盛。为解决人才需求问题,高职院校可与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达成人才培养协议,成立订单班进行人才培养,定期向中心输送会计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可作为校外老师全程参与校内教学,对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另外,高职院校可引入共享中心技能评价和考核标准,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智林.财务共享时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艺术科技,2019,32(12):226-227.
  [2]张凯艺,聂为明.财务共享经济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会计人才培养趋势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7):161.
  [3]唐惠钦.我国高校探索企业财务共享人才培养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1):61-63.
  作者简介:魏晨(1994—),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助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0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