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目前对于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性层面,审计评价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不高,使得对于高校的绩效审计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不足,制约了审计工作开展的高效有序。本文先分析了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和构建原则,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原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设计出了一套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于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统计方法,旨在为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教育经费绩效;高校审计;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
  绩效审计作为高校教育经费的有力管理工具,可以促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经费效益。如果需要根据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以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的效率和有效性为目标,并要全面考察到各相关指标,那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则是高校审计工作开展的重点。在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首先应该针对审计评价主体——即高校,并围绕指标构建原则,再结合被审计主体的实际情况和综合特点,选取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审计模块,再将不同审计模块细化成不同的审汁评价指标,以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1 构建依据
  1.1 理论依据
  公共管理论为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来源,主要包括新公共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其中的新公共管理论强调政府为担当公共事务的促进者和管理者。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有助于帮助转换政府职能,加强新公共管理论的实践。公共选择理论要求认为加强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方法是绩效评价,以改善公共服务效果,让民众趋向于选择施政政府。公共选择理论为公共资金绩效评价通过了审计原则,那么审计结果就是公共的选择。委托代理理论基于受托关系,可表明政府、高校之间的委托代理管理,在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中起到契约、激励等作用[1]。
  1.2政策依据
  《预算法》(2018)、《高等教育法》(2015)、《高等学校会计制度》(2叭4)及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各项目经费相关管理法规,为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提供了政策性的依据,使高等教育经费绩效的审计评价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论依据,提高了审计评价的效率。这些相关的实行条例为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全面的、操作性强的政策依据[2]。
  2 构建原则
  对于不同领域的审计,对象、方法.内容各有不同,但是在构建不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时,构建基本遵循原则具有统一性,具体可分为以下四项原则[3]。
  2.1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涉及范围广、项目复杂,并且对于不同的投入项目来说具有不同的绩效审计评价目标和审计流程,只有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将所有涉及项目做归口管理,才能形成一套較完备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使指标的评价效果达到最佳。而指标设计的重点性则是对于指标体系质的要求,除了设立的全面还要要求突出审计目标和内容。此外,还需要根据指标特性中,以及在不同项目管理中体现出的不同侧重度,对其设置相应的权重。对于高等教育经费的绩效审计评价,应当选择与教育经费使用关联性强的评价指标作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点指标。
  2.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对于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大致可分为可量化指标及不易量化指标两大类。高校资产总额、教师总数、在校学生总数等类似指标可以确定为定量指标,而对于教学、科研、人才等非物质性的指标,在审计评价时难以从数量上进行统计,所以在实际审计评价工作中对于定性指标的考核可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需要两者结合使用。
  2.3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
  在高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某些项目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其效益,例如高校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投入等。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是统一的两个方面,但又存在对立性,某些项目的短期效益不乐观,但却具有较好的长期效益,反之亦然。所以,在选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时,在指标效益的考虑上要同时兼顾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需要兼顾审计评价指标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2.4 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可行性是指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分析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效益。可行性要求在审计评价中具体体现为审计的可开展性、审计指标数据的可得性等。而可操作性主要是从现场操作人员生产方面来考虑,要求审计评价指标中的方法、标准在现实生产中能够具体实现。结合到高校的实际情况,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则需要有清晰的概念、明确的可达性,以及在审计评价工作中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 高等学校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
  3.1 平衡计分卡基本原理
  平衡计分卡( Balance Scored Card)的概念由美国教授罗伯斯.S.卡普兰等人于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平衡计分卡开始于企业界,其核心思想是分别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评价,并融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以形成综合的业绩评价指标框架,以对企业的综合绩效进行全面评价[4]。
  3.2 高校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基本内容
  基于上述的平衡计分卡原理,我们从高校的使命出发,将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核心内容转化为高校资金筹备能力、产出效果、资源投入及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模块,形成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3.2.1资金筹集能力
  对于高校资金筹集能力的考核,可以从国家教育经费拨款总额、自筹经费占比、资产负债率以及科研经费总额四个方面来进行指标构建。财政拨款是高校开展各项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财政拨款的多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对于该校办学的认同度,也是衡量高校财力的重要参考量。高校自筹经费的多少可以反映出其办学规模和效益,一般自筹经费占比为50%以上,并且自筹经费越多则说明办学效果越好。资产负债率用来衡量高校活动的债权利用能力,反映高校各项活动开展的活跃度,同时也反映了债权人的资金安全度。科研经费总额可反映出高校的科研实力和科研资金储备量。   3.2.2产出效果
  产出效果是一个综合指标体系,所以对于此指标的考核结合了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对于定量指标——教学成果主要从在校学生质量和毕业学生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对于在校学生质量的评价,可将在校学生的年度综合评价成绩按百分比制折合成对应的系数,主要用来反映高校当前的短期教学效果。毕业学生质量可分为取得“双证”应届生人数及应届生就业人数两部分来做分析,对于毕业学生质量的考核,学生毕业率可以反映出高校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则反映出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否适应用人市场,高校能否顺应时代要求。定量指标——教学效果则可从学生基本理论、技能的掌握水平,学生心理、道德素质,以及被审计高校的社会声誉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对于学生基本理论、技能的掌握水平指标,学生的基本理论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学校教授基础课及专业课中理论性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则是对于学生实践、交流等相关方面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衡量出学生对于事物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能力;道德素质可以反映出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三观。社会声誉主要从第三方的角度上考察高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等综合能力,可以从录取生源情况、人才输出质量等方面情况为审计工作取得参考。此外,还可以结合高校科研成果、学科建设成果等方面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教师核心论文发表数和科研专利项目数量作为科研成果的评价参考。高校学科建设具体可从重点建设学科和硕博点数量来做参考,也能反映出高校对于当前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
  3.2.3资源投入及利用
  高校资源投入及利用主要可从高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做衡量,可反映出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首先,财力资源的利用可从学校在校学生的人均经费开支额及教育用经费支出做评价参考,财力资源的利用反映出高校培养单个学生所需经费,若在同类高校中经费开支较少则说明该校财力利用率较高,办学效益较好。教学业务支出费用是指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所支付的费用,教学设备购置费用指因购置教学、科研活动相关设备而支出的设备。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公用经费使用结构和对于教育的关注度,促进高校经费的产出效益的提高。其次,对于人力资源的利用来说,教学任务的开展是高校的主要任务,高校人力资源利用的考察主要是对师资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对于人力资源的利用考核中主要可以从生师比、专任教师占比。生师比可以反映出高校师资的利用情况以及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生師比过高过低都是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所以高校生师比率要符合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并保持在对应范围内。而高校专任教师在高校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中起主导性作用,专任教师占比与高校人力利用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专任教师在高校职工中占比数的评价有益于高校进行人员调整,强化师资队伍。而高校物力资源的利用,可以从高校在校学生人均建筑面积、人均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数及人均馆藏图书数三个方面来设计评价指标,这三个方面的指标评价,可以衡量高校当前的办学水平,以及高校对于学生培养的潜能,同时也能促进高校对于现有物力资源的充分利用[5]。
  3.2.4 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审计评价,主要用来衡量高校的实际办学能力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具体可以从收入经费增长情况、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两个定量指标和新生质量这个定性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收入经费增长情况可反映出高校开展教育活动财力来源的稳定性,并且环比增长率可反映出高校经费收入的逐年增长趋势,是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程度的一个有效衡量指标。合理的人员配置是促进高校办学水平提高的保证,高校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任教师人数反映出高校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高占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衡量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对于定性指标新生质量来说,难以从数据上进行分析,则可以用高校在高考第一志愿录取分数在同类学校中的水平来衡量,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优秀生源可以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也体现着高校的未来发展实力。
  4 结语
  国家对于高校的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工作的开展,是我国现代高校审计的必然选择.可以促进我国高校教育办学工作开展,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通过结合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将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资金筹集能力、产出效果、资源投入情况及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构建,为高等教育经费的绩效审计评价工作提供一套全面、可实现性强的指标体系,对于优化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杰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7(4):253-254
  [2]王红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西部金融,2018
  [3]林江,王琼琼,曹越.广东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9,171(01):4650+60
  [4]艾博.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北京市A高校为例[D ].2016.
  [5]焦子怡.高校内部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以DS大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56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1571.htm